开栏语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创造活力”、“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等新词频现,体现了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部署。
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快速增长,一大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脱颖而出,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我省的文化建设已经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步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时期、新阶段。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陕西文化建设成就巡礼》专栏,集中宣传一批我省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先进典型,集中展示我省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关中民俗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在迎接台湾客人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在特定时期最表层和最本质的元素。它是民族精神与民族审美的最直接折射。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文化之根脉,民间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遗存。如今,古老的关中出了个奇人:他几十年间凭一己之力抢救了大批文物,进而创建了全国首家以民俗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研究、展示、传承为主的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于一体的大型民办博物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他就是王勇超。
倾一己之力抢救关中民俗遗产
王勇超的收藏之始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的秋天,因为正在干一个古建筑修复工程,王勇超和几个朋友第一次走进关中腹地的渭北地区进行古民居考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渭北地区作为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重要的交汇地,保留了一些即将消亡的精美石刻、石雕、画像砖和当时还不起眼的拴马桩、饮马槽等民间文化遗物。王勇超被这些老祖先留下的东西朴实中的精美所感动和折服。
在进一步考察中王勇超发现,经过历次战乱,文革破坏和今天建设过程中的人为摧毁,许多相当有价值的民俗遗物正在加速消失。眼看着弥足珍贵的民俗文化一天天被消蚀,王勇超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尽自己的力量,抢救性收藏这些不可再生的精神财富。他立志,“我要把‘根’留住,把关中现存民俗文化的遗物全部收购回来。”
从1985年起,王勇超组织了30多人,分成六支队伍,对关中各地的民俗艺术品开始了地毯式的普查和收购。常见于陕西关中地区渭北一带的拴马桩,在一段时间成了他收藏的重点。
当时,私人收购“文物”还不被认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依据,他无法取得合法的收藏身份,长时间被人们当成了文物贩子,甚至连人带车都被扣押过。多年来,王勇超把他手下六家公司创造的全部利润都用在了收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