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惠民在实处 让全民共享公共文化成果

时间:2011-09-21 17:02   来源:中国文化报

  6月2日,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在全国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十二五”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文化部的首要工作任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要着眼全局,实现重心下移,抓住市、县、乡、村四级文化建设,整合力量、典型引路、分级推进,实现规模化、体系化,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他同时强调,地市级是全面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层级。地市级率先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对县、乡,特别是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给予十分有力的支持,对省级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能够确立一个十分重要的支撑点。

  文化惠民功在当代,利在当代。近年来在完成中央既定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基础上,北京市文化局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设施建设标准,不断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切实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北京市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体系的构建、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均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首都文化形象和居民文化福利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北京市从细微之处着手,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十一五”:在实践中创新, 公共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近年来,北京市公共文化建设实现了从小到大的阶梯式发展。老百姓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文化惠民的甜头,从公共文化的旁观者逐渐成为参与者,甚至发挥了建设者的作用,实现了“公共文化建设公众说了算”的建设目标。201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北京调研时,对北京近年来文化事业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文化局重点在演出、电影、文化活动和图书馆服务等领域加大投入,提高建设标准和投入效益,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兼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了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形成了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需求。

  在公共文化投入总量上,据初步统计,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公共文化总投入以年均30%、人均公共文化占有金额以年均22%的速度飞速增加。拨出专款支持行政村多媒体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基本实现农村地区文化设施的全覆盖。

  在公共文化队伍建设上,北京市从不同层面加强对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群众文化团队、志愿者队伍的培养,形成“基层干部统筹、群众文化团队支撑、志愿者队伍补充”的文化队伍建设格局。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一支扎根基层、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队伍。为提高文化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还对基层文化队伍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做到排练制度化、管理专业化、队伍品牌化。

  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北京市建成了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市基本形成了市群众艺术馆,首都图书馆,区县文化馆、图书馆,街道(乡镇)文化站和社区(村)文化室四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和网络。截止到2010年底,拥有区县文化馆、图书馆43个,基层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文化设施平均建有率达96.42%。其中,行政村多媒体综合文化中心3884个,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农村地区文化设施全覆盖。这些设施的建成,为百姓就近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

  在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上,越来越多的专业院团深入乡村开展文化活动,基本解决了边远农村看演出难的问题。各类群众性的节庆文化活动形成经常化、固定化的态势。有特色、多层次、多种类的基层文化活动遍布全市,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体系。全市共有各级政府和各类社会力量主办的群众文化团队和社团1万余支。实现了市级有优秀品牌团队,一区一县有一总团,一街一乡有一分团,一社一村有一队伍的目标。每年参与活动的群众累计达到近千万人次。仅在2010年春节期间,北京市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就有172项。同年“五一”期间,各区县以迎世博、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举办了各类文化活动、提供文化服务项目130项。在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大赛中,北京市有11个作品、项目和个人获得群星奖,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

  此外,为了支持各区县开展品牌文化性活动,北京市文化局与财政局共同制定了《北京市文化划转事项及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文化活动的经费标准。同时,还专门加强了制度建设,在支持基层的资金下拨方面摸索出“明确目标—项目调研—出台标准—区县申报—专家审核—资金扶持—跟踪指导—资金检查”的系列化工作模式,保证了资金使用和活动的效益最大化。

  2010年,北京市文化局开始研究制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和标准。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机制、效果评价机制、投入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等管理制度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也为公共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遍地开花,区县公共文化建设亮点频现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近几年,北京市政府职能早已从“大包大揽”、直接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向依法行政、依法服务转变。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北京市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区县区域特色文化的打造也始终围绕这一点为中心,从文化系统构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区域合作共建、公共文化研究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品牌,真正做到让每一个老百姓从活动中受惠,让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见到效果。

  大兴:织一张“广覆盖、高效 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

  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王珠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基层文化阵地‘活’起来,群众文化活动才能‘火’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织一张‘广覆盖、高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是北京市文化局在文化服务上弥补市场缺失的实际举措,也是政府为全体公民所创造的文化福利之一。”在这方面,大兴区利用人防工事为百姓提供文化服务,率先建立了立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走在了北京市各区县的前列。

  地下人防工事变活动场所,开创了“民防工事为民所用”的先例;老百姓看电影不出村、看演出不出村、看图书不出村、上网不出村,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村级文化大院;政府花钱买群众文化乐园,建立了文化活动场所……这5年,大兴区的公共文化建设做得风生水起,政府花钱给百姓找乐,群众自然乐开了花。

  大兴区文化阵地建设早就被列入“政府为群众办实事”和“政府折子工程”之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一直将文化建设列入强区富民的重要战略内容,从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到人员配置等方面都予以保障。经过努力,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已经构建完成,特别是在设施体系建设上,形成了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广覆盖、高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此外,大兴区文委还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模式、新思路和新举措,建立健全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在阵地管理上,创新试行“五个好”的评选办法,强化文化阵地管理的激励机制;在资金管理上,率先制定了“资金项目制”管理办法;在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上,推出了“1+1”管理模式;在活动开展上,坚持“一镇一品牌,一街一特色”的做法,形成了大兴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从而实现了大兴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广覆盖、高效能”的目标。

  延庆:建一支高水平的 农村群众文化队伍

  针对北京市文化人才现状,北京市文化局从当前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才的选拔、培养、任用机制,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进了人才的社会化流动,提高了人才的使用率,使公共文化建设与管理水平得到切实加强。在这方面,延庆县深入吸收北京市文化局队伍建设的精髓,在农村文化资源管理队伍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延庆县下辖15个乡镇,376个行政村,人口近30万。为解决制约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文化服务人员缺位问题,探索文化资源管理长效机制,2009年底,延庆县文委以推行村级文化资源管理员聘任制工作为突破口,在本县大榆树镇所属的25个行政村率先开展试点工作。

  为组建一支高标准的农村文化资源管理员队伍,大榆树镇组织了公开招聘,经过辅导、笔试、面试、岗位技能操作培训等环节,录用了文化素质较高的文化资源管理员;同时加强管理员业务培训,让大家充分了解现有文化资源情况,科学熟练地开展村内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管理员的工作自信心和能力,提高了文化管理工作业务水平。

  此外,大榆树镇还制定了《文化资源管理员考勤制度》、《文化资源管理员工作情况月报表》等13项管理制度以及11套记录程序,保障文化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灵活使用农村文化资源管理员队伍,积极拓宽管理员服务渠道,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提倡资源共享,最大限度服务当地农民,已成为延庆文化事业的一大特色。

  东城、西城、房山: 做一揽子文化惠民品牌活动

  从社区的文化活动到大剧院上演的芭蕾舞,从锣鼓巷的民俗文化到相声俱乐部,从旅游文化节到群众周末大舞台,不管是从覆盖面还是在纵深度上,北京文化惠民工程都带给市民实实在在的享受,而东城区、西城区以及房山区的文化惠民活动已经开展得热热闹闹,遍地硕果。

  东城区以构建“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为己任,集中体现了“首都文化”特质。“一刻钟文化圈”使东城区居民从家中出发,步行15分钟便可到达一个公共文化设施点,就近享受免费的文化服务。作为北京唯一推出20年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的区县,东城区在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构建政府保障供给、文化普惠全民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针对不同群体差异化地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一批特色公共文化产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性。

  东城区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体系主要由五大类别组成:一是由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二是政府通过设置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三是政府通过政策鼓励和扶植社会兴办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或社会资源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四是政府通过购买社会资源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五是由政府组织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向公众提供文化服务。不管哪一种渠道,都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东城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公共文化服务更公共”已不再是梦想。

  西城区同样不甘落后。近年来,西城区以区属文化设施为龙头,打造品牌、拓展服务。“1121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让更多的文化服务融入到街道社区服务工作之中,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保障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西城的街道文化站把节日文化活动、群众才艺展示、群众团队排练、公益文化类培训均作为常年服务内容,承担着地区文化服务的主要任务。而随着西城区图书配送中心的建立、一卡通借阅服务在全区图书馆的正式开通,西城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开展了讲座、培训等形式的读者活动,拓展了过去单一的借阅服务功能。同时,社区教育学校作为街道文化站的有益补充,其作用得到了积极发挥,青少年校外教育、社区群众才艺培训、群众思想素质教育及社区文体娱乐活动都是社区教育学校的主要服务内容。

  此外,为贯彻文化惠民工程,作为北京的远郊区县,房山区在全市首家推出“文化周末大舞台”,成为房山知名的品牌活动和基层文化展演的主阵地,深受百姓喜爱,获得了北京市群众性文化活动示范奖;每年全区综艺演出达3000余场,“2131工程”放映电影2.8万场,观众达600万人次。

  丰台、石景山: 创一条共建共享的新思路

  丰台、石景山是北京的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实现和拓展首都城市性质功能、面向全国和世界的具有外向型经济服务功能的重要区域。这两个区公共文化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口,强调现代化、国际化的文化诉求,因此其公共文化发展定位于创新,包括产品内容和形式创新、文化管理创新、文化人才创新等。

  丰台区积极探索文化工作共建共享的新思路,建立了“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吸引驻区部队、中央、市属专业文艺院团积极参与,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力建设、共同受益的局面。在全区21个街乡镇开展了“六个十”示范项目评选活动,以“突出特色,扶持重点”为原则,采取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扶持力度,提高政府对文化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区县级文化信息数据平台,丰台的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化建设成效初显。

  与丰台区情况有所不同的石景山区,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提出了“打造北京CRD,构建和谐石景山,建设现代化首都新城区”的奋斗目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在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扩大文化辐射力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目前,石景山已形成全区重大文化活动、部门联动齐上阵的机制。建立起单位主管领导和联络员组成的通讯网络和横向联合,形成了上至政府、下至社会各单位的社会文化共管机制。区社文委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整合资源,联动发展,结合区域CRD建设和重大节庆日契机开展了各类主题文化活动。八大处茶文化节、重阳登高节、台湾风情节等主题文化活动广泛开展,逐步形成全区上下文化活动层次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共办文化新格局。

  朝阳:打造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基地

  朝阳区是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基地之一,为了给百姓提供多样性、便利性、基本性和均等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朝阳区积极探索符合本区区情的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并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保障各类人群的基本文化权益,确立均衡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探索出统筹配置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提高了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供给能力。

  2010年,朝阳区在区域范围内针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群众调查,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了解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根据区域人口结构复杂和文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朝阳区提出了打破行政层级,设置文化机构的新理念,即在原有的区、街乡的层级之间增加了地区文化中心,形成了区级文、图、博—地区级文化中心—街乡文化中心—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充分发挥驻区文化名人、文化专家以及群众文化带头人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文化专家库建设,定期为群众文化队伍进行专业指导。同时,加大对群众文化队伍的扶持,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每年设3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对群众文化队伍的奖励与补助,有力调动了大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大碗茶”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朝阳流行音乐周”“书香朝阳”全民阅读活动、“朝阳文化大讲堂”等活动,让百姓在文化舞台上尽情展现着才华,彰显着朝阳百姓欣欣向荣的生活!

  “十二五”:在完善中前行, 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如果说“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公共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已经向政府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那么“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公共文化建设所要走上的将会是一条创造新纪录、书写新历史的辉煌征程。

  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未来。“十二五”时期,如何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成为北京市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课题。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表示:“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依靠的力量也是人民。因此要加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发挥北京的区位优势和首都的文化辐射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努力让文化的‘阳光’普照大众。”

  作为我国社会百姓文化活动参与程度最广泛、文化权益实现程度最高的城市,“十二五”时期,北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为重点,构建覆盖城乡的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满足人民群众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欣赏文艺演出、参加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需求,重心将从“建有”向“完善”推进,工作侧重“两基两全”即基本文化需求和基层文化建设、设施健全和管理健全,结合北京发展大局,解决新题、难题。规划注重与“十一五”工作相衔接,体现连续性,突出北京的特定性,实施中的可操作性。

  “十二五”期间,根据区县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北京市分别制定四个区域发展的工作目标。主要思路初步确定为:明确四个功能区发展定位、三个体系建设,两个重要支撑,实现一个目标。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管理运行体系、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三个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建设的重点;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加大财政投入是体系建设的两个重要支撑点。通过5年时间,达到一个目标,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为长远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不言而喻,“十一五”的北京市公共文化建设就像是在全国文化建设浪潮中破浪前行的风帆,因其关乎每一个人的公共文化权益,所以需要政府下大力气全心全意做好;因为细微之处方显服务水平,所以需要精雕细琢;因为惠民程度高,所以老百姓才会交口称赞;因为取得的成效好,所以更具借鉴意义。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