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陇原大地深入开展的文化体制改革,如春风吹拂,如春雨飘洒,给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带来勃勃生机。
目前,我省已按照既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全面完成改革试点任务。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体制改革,乘风破浪
2006年5月,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同年10月,甘肃人民出版社转企改制为读者出版集团,成为我省文化事业单位“转企”第一家。2009年12月,完成股改后的读者出版集团启动上市工作,顺利实施增资扩股。
随后,甘肃省杂技团、甘肃敦煌影视文化中心、甘肃文化出版社、甘肃音像出版社、甘肃广电报社、兰大出版社、甘肃声像出版社先后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同为改革试点,省新华书店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了全省性的集团公司。兰州市按照“转制一批、剥离一批、重组一批、催生一批”的思路,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广播电视、文艺出版和报社系统的17家单位先后转制为企业。
经过转企改制,作为市场主体的文化企业,迅速转换角色,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09年,读者出版集团完成销售收入5.2亿元,比2008年增长29.84%;实现利润9556万元,比2008年增长40.57%。省杂技团创排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开拓敦煌旅游演出市场,2010年共演出612场,收入600多万元,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旅游演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至2009年底,全省103家文化事业单位完成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约占总数的31%。省广电总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中层领导干部全面推行职级分离、岗位管理,既破解了超职数配备干部的难题,也使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省图书馆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在地县基层图书馆建立和完善省图书馆分馆和流通站。
随着宏观管理体制的稳步推进,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正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兰州、嘉峪关、天水和白银4市组建了综合执法机构,兰州和嘉峪关还实现了文化、出版、广播电视三局合一。
文化事业,繁花似锦
2006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目前,我省已建成农家书屋13000余家,覆盖77.4%的行政村。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06个,公共图书馆92个,文化馆101个,乡镇文化站1120个,建成990个乡镇基层文化信息服务站和1.6万个村文化信息服务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甘肃模式”被国家广电总局推广。金城第一戏楼、黄河剧院、飞天文化产业大厦等一批文化项目陆续完工。
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陇剧《官鹅情歌》,京剧《丝路花雨》,秦剧《百合花开》,电视连续剧《老柿子树》等文艺精品屡获国家大奖,为我省戏剧大省建设写下良好开端。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加快建设戏剧大省的意见,明确了各项政策,增加了戏剧精品创作的专项扶持资金,完善了戏剧创作生产机制。
精品剧目红红火火,群众文化日益丰富,节日有节庆文化,校园有校园文化,企业有企业文化,社区有社区文化,即使在建设工地,“赞歌献给建设者”活动,也年年在开展。在农村,文化大院、自乐班、业余剧团日益活跃,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千台大戏送农村”坚持每年为每个乡镇送一场公益性演出,5年来已经演出22539场,观众达2400多万人次,成为文化惠民的甘肃品牌。
文化产业,雨后春笋
文化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读者出版集团、省新华书店等单位转企改制以来,享受由国家减免的税收优惠高达2.4亿元。从2006年起,文化产业统计纳入到全省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之中。从2008年起,省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进行贴息资助,两年来为3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进行贴息,撬动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3亿多元。
一系列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取得了不俗成绩:2006年至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30.74亿元、36.13亿元、40.56亿元和45.51亿元,平均增速为14%,预计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我省文化产业更是逆势上扬,引人注目。
出政策、上项目、搭平台,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投资11亿元的甘肃会展中心建筑群、投资3.5亿元的飞天文化产业大厦、在天津生态园开工的读者新媒体基地、投资1.7亿元的金城关文化风情区,吸引社会力量投入3000万元建成的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等,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庆阳香包、天水雕漆、临夏砖雕等民营文化产业项目也已形成一定规模,发展势头良好。
不断深入的文化体制改革,不仅兴了文化事业,也火了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