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熊猫成为使者历史达千年 飘扬过海全球当明星

  时间:2006-01-09 16:55    来源:     
 
 

  华西都市报讯 6月1日,国家林业局宣布,向台湾同胞赠送的大熊猫将出自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让大熊猫这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引发了又一轮高潮。

  鲜为人知的是,熊猫成为和平、友谊的使者,竟有漫漫千年的历史,而从上世纪前半段至今,四川的大熊猫一只只从深山中走出,其足迹不仅遍及北京、上海、香港……直到不久后的台湾,甚至还多次飘洋过海到达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素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也许注定将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各种使命,不同时代的大熊猫离开四川时“身份”都迥然不同,从冒险家的战利品、到代表中国的最高国礼、世界巡展的明星、乃至如今的科研交流大使,让我们追寻着它们的足迹,去了解大熊猫背井离乡的故事……

  使者身份———追溯到千年前

  武则天首次送大熊猫?

  据成都大熊猫博物馆馆长吴先智介绍,大熊猫作为外交礼物始于公元685年,当时的女皇武则天将两只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天武天皇,日本皇家年鉴也作了类似记载。

  狩猎者的战利品

  尽管远古以来,大熊猫就栖息在我国的崇山峻岭中,但它为世界所知,却仅有一百多年历史。1869年,法国神甫戴维在四川宝兴一农家发现了一张黑白相间的动物皮,于是写信给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它乌溜溜的黑眼珠旁边是黑色毛发,好像戴着时髦的墨镜,它圆圆的脸上有黑色的耳朵、鼻子和嘴巴,仿佛戏剧舞台上完美的化妆。这个兽类吃的居然是竹子,看起来老实巴交。”也许戴维也没想到,他找到的这种黑白相间的动物,很快风靡了西方,并在若干年后成为世界上最受追捧的动物。

  这一时期,寻找、捕捉大熊猫成了一种极富冒险精神的挑战。但大熊猫隐居高山竹林,所以外国人除了带走一些大熊猫皮和一些传奇,谁也没有得到一只活的大熊猫。如今在列宁格勒、巴黎、伦敦、纽约、华盛顿等博物馆,仍保存着不少大熊猫标本,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第一只走出国门的大熊猫

  此后半个多世纪里,大熊猫留给西方人的仍只是一段段美丽的传说,直到美国纽约一位女服装设计师露丝·哈克纳斯前往中国。

  露丝的丈夫是一位动物学者和探险家,他为寻找大熊猫而奔赴中国,但暴病死于上海,露丝决定继承丈夫遗志。1936年,她和雇佣的美籍中国人杨昆廷进入了四川汶川县。经过两个月的苦寻,11月9日,他们在一个海拔3000余米的险坡,发现了许多人正梦寐以求的这种神秘动物。

  他们为这只幼崽取名为“苏琳”,并带着它迅速回到上海。露丝仅以两美元的“贿赂”,就登上了美轮“麦金莱总统号”。她提着一只柳条编织的大筐,在海关登记表上写着:“随身携带哈叭狗一只。”就这样,“苏琳”成为了开眼看世界的第一只大熊猫。

  1936年圣诞节的前夕,当露丝和“苏琳”抵达美国旧金山时,迎接他们的竟是喧天的鼓号声,众多提前获得消息的市民提前来到码头迎接她们,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特为苏琳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1937年苏琳被送到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立即成为这里的超级明星。人们从四面八方争相前来目睹,最多时一天竟高达四万人。苏琳的每一个滑稽逗人的动作,都成了报纸和广播的新闻,市场上许多商品的广告上,都出现了苏琳的形象。来自四川深山的“苏琳”,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尽管它只活了一岁半,但却载入了史册。

  而据记载,1936—1945年间,西方的盗猎者从中国非法运出了13只活体大熊猫,而他们捕获的大熊猫远远超过这一数字,其中有一多半在运输途中死亡了。

  26年送出23只

  中国政府把大熊猫作为礼品,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有了。1941年,国民党政府就以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名义,送给美国一对大熊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熊猫得到了积极的保护,以前冒险家们通过高价收购、偷猎偷运等方式将大熊猫偷运出去的时代结束了。从这一时期,只有作为馈赠给友好国家的国礼,大熊猫才有可能离开中国。

  吴先智回忆说,最有名的应是送给美国的两只熊猫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对总统夫人帕特说:“总统夫人,我们要送给你们两样东西。”这礼物就是两只大熊猫,这一消息顿时让美国代表团的所有成员兴奋不已。随后大熊猫玲玲、兴兴前往华盛顿动物园定居,1972年被美国民众称为“熊猫年”,随后每年平均有300万以上游客到动物园观看。

  据专家统计,从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间,我国共赠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这些大熊猫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四川。它们出国时甚至得到国家元首般的待遇,有的下飞机踩着红地毯;有的甚至有一个战斗机编队的护航,大熊猫作为国宝,成为中国的象征。许多学者认为,大熊猫为新中国得到国际认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演员身份———全球去当明星

  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介绍,1982年,考虑到保护濒危动物的需要,我国政府开始停止赠送大熊猫出国。大熊猫热并未降温,许多国家纷纷采用租借的方式,花钱请大熊猫去巡展,这时出国的大熊猫多是短期巡游,角色更像明星演员。如l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中美两国相关组织达成了在洛杉矶借展一对大熊猫的协议。“永永”和“迎新”成了第一对以巡展方式走出国门的大熊猫。从此,大熊猫频繁走出国门,参加各类巡展。巡展给大熊猫保护领域获得了不少资金。

  科研身份———借用全世界的力量

  频繁的巡展对圈养大熊猫的繁殖造成了影响,并受到一些国际动物保护协会的质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国际动物保护机构等经过研究,达成了一项沿用至今的有关协议:中国如果送l对健康、有繁殖能力的大熊猫出国,可以留在所在国进行为期1O年的合作研究,该国每年付给中方100万美元,lO年总共付给1000万美元,繁殖的后代仍归属中国。大熊猫出国的目的,由商业化向科研合作发生了转变。

  l994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运至曰本和歌山县的一对大熊猫拉开了大熊猫出国合作研究的序幕。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余建秋介绍,以合作研究形式让大熊猫出国,是动用全世界更多力量来保护大熊猫。决定大熊猫前往国外进行合作项目,需要建设部、林业部、外交部三个国家部委会签,同时还需要分管副总理或总理的签名。在项目启动前,中国专家会去当地考察大熊猫未来的生活环境,还要对当地科研人员、饲养员进行培训,有时准备期长达几年。当大熊猫到国外动物园后,每逢繁殖期等特殊情况,中国专家还会前往协助。

  “侨居”海外———18只四川大熊猫似“贵族”

  据统计,目前四川有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11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7只,共计18只大熊猫旅居在美国、奥地利、泰国、日本等国,这些旅居在国外的大熊猫,过得堪称“贵族”般的生活。

  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中心负责人魏荣平告诉记者,该基地送到国外的大熊猫,他几乎都去探视过。旅居国外的大熊猫的待遇全都远远超越其它任何一种动物,它们几乎都居住在豪宅中,2003年,维也纳美泉宫动物园为迎接四川大熊猫阳阳和龙徽,投入50万美元打造了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熊猫馆舍,馆舍里有独立的大熊猫观察室、研究室、活动室、卧室等,房间温度可以根据大熊猫习性自由调控。

  但这相比美国的大熊猫“豪宅”来说完全又是小巫见大巫,华盛顿动物园花费400万美元改建了“豪华”馆舍;亚特兰大小巧玲珑的大熊猫馆费用高达700万美元;圣地亚哥为迎接中国的1对大熊猫,也曾花费了500万美元兴建馆舍……这些造价堪比星级宾馆的大熊猫馆大都占据着动物园最中心的位置。欧洲某国不产大熊猫的食用竹,他们每天从国外空运竹子,以保证大熊猫的口粮。

  年年“高薪”———四川大熊猫操成“金领”

  记者从四川省林业厅了解到,四川大熊猫“海外兵团”不仅生活优裕,更有“高薪”可拿。据了解,一只“打洋工”的国宝,最高“年薪”可达人民币400多万元。

  1994年,成都大熊猫基地的大熊猫夫妇“梅梅”和“永明”出国,旅居日本白浜山野生动物园。根据中日两国签署的“十年大熊猫繁殖计划”协议,“梅梅”和“永明”除了供人观赏外,还将接受两国专家对其行为及繁殖方面的研究。日本政府每年要向中国支付100万美元,供中国在大熊猫野外栖息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1996年,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白云”和“石石”熊猫夫妇来到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它们的“年薪”也是每年100万美元。

  根据与各国的合作研究协议,这些国家目前每年将向我国提供超过600万美元资金,平均一只出国大熊猫每年可挣三、四百万元人民币,是名符其实的“金领”。

  2003年1月14日,10岁的雄性大熊猫“高高”接替回国养老的“石石”去了美国;3月13日,熊猫夫妇“阳阳”和“龙徽”远赴奥地利维也纳美泉宫动物园;10月12日,卧龙大熊猫“创创”和“灵慧”旅居泰国清迈动物园……

  根据大熊猫“务工”国家的经济状况,它们挣钱多少也是有区别的。在美国、日本和奥地利,每对大熊猫一年可挣100万美元,但在泰国,“创创”和“灵慧”的“年薪”只有27万美元。

  据了解,大熊猫“打工”费专款专用,将用于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建设,野外科研、宣传教育等工作,对方还将定期到中国监督费用使用情况。

  千年出川史———昭示人类文明进步

  余建秋认为,如今出国大熊猫担负着“交流研究”的责任被租赁出去,既改变了过去的无偿赠与,也杜绝了单纯的经济效益。这种方式满足了国外民众观赏大熊猫的愿望,又能为大熊猫保护事业募集到资金,同时中国科研人员还可以学到国外动物学方面最新的理念、技术,以更好地保护这一濒危动物。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博物馆馆长吴先智说:“不同时代走出四川的大熊猫,都被深深烙上了时代的印记,通过大熊猫的千年出川史,能感受到人类更加亲近自然,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记者王新实习生宋力)

  来源:新浪新闻中心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