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民间工艺美术习俗,源于伊斯兰文化艺术,具有本民族的传统和特点,表达了回族人民对艺术的感受和思想,反映了回族人民探索、追求完美的艺术境界的理想、观念和方法。
一 回族工艺美术习俗发展概况
纵观回族民间工艺美术习俗,无不与伊斯兰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兰经》第五章里说绘画是魔鬼的行为,其实质是警告人们不能画人像、神像和雕塑生物等。穆斯林严格遵守这一戒律。后来在阿拉伯地区,应用艺术在希腊、波斯等艺术的影响下,吸收其精华,并经过加工使之与伊斯兰艺术相结合,突破了原来的形式,形成伊斯兰艺术的独特风格,即避免创作骆驼、牛等具体的动物和鸟类等,尽量表现抽象的内容。在抽象的艺术创作中,充分地表现其思想内容。这种艺术创作方法大多表现在伊斯兰建筑艺术中,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首先在清真寺的建筑设计上运用了几何原理,其次在装饰设计上以程式化花朵组成反复出现的几何图形,并以此为中心,辅之以葡萄与藤叶相缠的蔓延花纹等。
我国回族人民由于受伊斯兰艺术的影响,早在唐、宋时期,阿拉伯、波斯来中国经商、传教的穆斯林,他们不仅带来了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琉璃、牙雕等精美的工艺品,而且还带来了伊斯兰艺术。如泉州圣友寺,据寺内现存阿拉伯碑文载,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其建筑风格与18世纪初大马士革伍迈业清真寺相仿。杭州凤凰寺,传说后窑殿全系砖建,为三个大圆拱形组成,是我国最早的“无梁殿”。
泉州伊斯兰教石刻,有二百余方,大部分属于元代的遗物。这些碑分为墓葬碑刻和清真寺碑刻两类。这二百余方碑刻,每一方都是一件工艺品。碑上既有阿拉伯文,又有波斯文和突厥文。阿拉伯书法艺术在这些石碑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有库法体、大楷、小楷、草书、花体、方体等等。除此以外,石碑园边上还有丰富多彩的装饰雕刻:有螺旋纹、缠枝、如意双环等图案,有的石碑上雕刻有莲花瓣、莲花蕊等几十种花卉图案,还有的以枝叶烘托圆月的精美图案。可以说,回族的伊斯兰教石刻艺术,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增添了灿烂的明珠。
元代回族的“大食瓶”,令人赞赏,制作精细巧薄,美观高雅,堪称回族艺术中的精品。另外,元代回族人加工的金银首饰灵巧好看,品种多样,也颇受人们欢迎。
明代回族的制铜和制瓷工艺,民族特色更浓。如宣德炉制出的铜器,从提供的原料紫石、风磨钢以及装饰纹样看,在当时还不多见。在制瓷上,回族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回青”这种原料,并在瓷器中将“回回花纹”与中国传统的松、竹、梅。龙、凤巧妙地结合起来。
清代以来,回族工艺美术应用的范围较广,种类也较多。在民间已有回族人制作的陶瓷花瓶、盘碟、玻璃画、箱框画、香炉、盖碗、地毯、刺绣、纺织以及回族房屋建筑的砖雕、木雕等等,使伊斯兰艺术与回族风格融为一体。
二 回族工艺美术的类型与习俗
(一)回族清真寺建筑艺术
随着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传人和广泛传播,回族的清真寺,犹如美丽的瑰宝,遍布于祖国东西南北,受到人们的重视。
回族的先民由于分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定居以后,因地理环境和建筑材料有别,以及受中阿文化的影响,其清真寺的建筑结构和式样丰富多彩。从建筑艺术风格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阿拉伯式风格;二是中国传统的古典式建筑风格;三是阿拉伯式和中国传统古典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建筑。不管什么风格的建筑,都直接影响了回族清真寺的建筑艺术,充分表现了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建筑艺术风格,足以使人感到一种美的享受。
自唐、宋至元初六七百年间,我国回族修建的清真寺,基本上都保持阿拉伯式的建筑风格。20世纪80年代以来修复和重建的清真寺,大多也都采用了阿拉伯式建筑艺术风格。大殿顶脊多为半圆拱形,邦克楼为尖塔式。其内外装饰更富有阿拉伯特色。
以怀念穆罕默德圣人取名的广州怀圣寺(俗称光塔寺),由光塔和寺院两大部分组成,其造型特别优美,尤其是该寺光塔高达36米,塔表为圆形灰饰,远望如光洁的银笔,别致壮观,直上苍穹。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建造的泉州圣友寺,采用了中世纪阿拉伯普遍流行的建筑式样,礼拜殿四壁为花岗石所砌,东西正门为尖拱形,西墙左右还有六个小壁龛,嵌有阿文石刻《古兰经》警句。据记载,该寺原来大门也由花岗石砌筑,尖拱形门拥,门楼顶部有宣礼尖塔,明万历年间毁于地震。
在西北地区,这种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也有不少。如银川南关清真寺、兰州西关清真寺和新疆的一些清真寺等。这些寺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其共同特点为:都有高耸的尖塔,半圆形拱门,有绿色圆形拱顶,顶上有一颗象征伊斯兰教特征的新月直冲蓝天,周围有若干小穹顶环抱。寺内墙壁、窗棂、屋檐相连。大殿内的“敏白尔”(讲台)、“米拉哈布”(凹壁)都富有精美的工艺造型。新疆地区的清真寺在石膏雕花艺术、天花板的装饰及木柱头、木柱脚的雕饰和边饰壁画上,都表现出了阿拉伯建筑艺术风格。
在回族地区,我们看到还有许多中国传统古典式的清真寺建筑。这类清真寺从结构上看,多采用木结构体系和砖木结构体系。从布局上看一般为“三堂一院”:即礼拜堂为正殿,南北厢房为经堂和澡堂。建筑艺术的特点是雕梁画栋,飞檐四出,角亭对立,气魄雄伟。但这类清真寺的碑柱、门窗以及室内装饰上又呈现出了阿拉伯建筑风格。如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其外部造型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巍峨壮丽。整座寺院沿东西向中轴线前后共分五进院落,外院是一座雄伟的牌楼,主体建筑分为前后大殿、省心楼、凤凰亭、朝阳殿,也称“五凤朝阳殿”,布局合理,宽敞明净,优雅美观。天花板藻井与米拉哈布左右的木雕阿拉伯文、花卉和抽象的几何图形,均系明代精品。
回族的清真寺还很讲究砖、石雕,注重整体艺术。宁夏同心清真大寺,其建筑从整体上看采用了中国传统艺术。但在照壁、房墙、大门入口等地方有精美的砖雕。寺门前人口处对面有一照壁,为青砖砌成。照壁中间刻有一幅“月藏松柏”砖雕图,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南北厢房的里山墙壁、码头以及大殿前的八字墙,还刻有青竹、荷花、梅花、牡丹等图案和阿拉伯文字画。将伊斯兰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情绪上的安定和肃穆养性及美的享受。
(二)回族的阿文中堂艺术
阿拉伯书法艺术,在伊斯兰造型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书法之一。随着伊斯兰教在户国的传播,我国回族中的一些著名阿匐和回族阿文书法家,早在元代就已熟识和掌握了阿文精妙的行文,经过世代相传,现在已形成了秀美、独特的艺术特色。在回族聚居区,穆斯林普遍有挂阿文中堂的习惯。我们在西北地区回族穆斯林家里看到一幅幅形式多样、不同字体的阿文书法作品,回民称这种书法体为阿拉伯库法体。
库法体,源于库法城。公元638年,阿拉伯军事首领赛阿德·本艾布·瓦高斯奉哈里发欧麦尔之命,在当时的希赖王国附近修筑了一座城市,取名库法。到第四代正统哈里发阿里时期,伊斯兰教的首都从麦地那迁至库法,一些文人墨客和阿拉伯书法艺术家也随之来到库法。后来,将这些阿拉伯书法家的艺术作品汇集发展形成了一种规范的字体,以库法城命名。
在我国回族当中,库法体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除用库法体书写《古兰经》经文和清真寺、拱北建筑的匾额以及墙壁、梁柱和大门两侧的楹联外,还大量地用库法体书写回族家庭的阿文中堂。
回族的阿文中堂一般为有饰库法体,采取了许多变体,即在库法体的字距行间,以线条为主,饰以各种花草的枝、叶、茎、花于一体,有的以字组画,做到宇中有画,画中有字。有的既有用阿文组成的盆花,又有用阿文组成的汉字,如“忠”、“孝”、“节”、“义”等,给人一种整体的造型美。这种阿文中堂,有的远看或粗看似花草,细看近看才分清花草与阿文字。这种有饰库法体艺术,使人感到柔和优美,富有神秘色彩。
回族阿文中堂的书写,除了选用笔、墨、纸(白、黄纸)外,还要准备直尺和三角板,用来画字母上下走动的准线和水平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我们见到著名回族阿文书法家哈吉·穆易兰,他不仅在纸上写出优美的阿语中堂,还可在布、玻璃上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中堂和条幅,国内许多清真寺和一些穆斯林家庭都有他的墨迹。在1985年召开的宁夏国际伊斯兰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上,他展出的阿文中堂、条幅、对联等阿文书法作品,被国外宾客全部买去收藏。
此外,国内知名的阿文书法家还有陈进惠、李文彩、舍俊有、马学海、马益平、陈坤、刘景隆、张瑞正、苏晓辉等,他们的作品被国内外友人广泛收藏。
现在,阿文书法已用来书写清真牌和书、报、刊、广告、商品等,颇具民族特色,很受兄弟民族的赞赏和广大穆斯林的好评。
(三)回族的刺绣艺术
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文化艺术的影响,民间刺绣以其独特的风格,广泛流传,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回族聚居区,特别是山区,回族姑娘们常常以刺绣比聪明,争巧手,看本事,视刺绣为一种吉祥的艺术情趣。每个姑娘或媳妇,一般都有一个刺绣用的小包袱,平时注意购置各种刺绣针、剁针和花丝线。每当走乡串户的货郎担来到山乡村头时,妇女们争相选购五颜六色的花线。到农闲时,便互相串门,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坐在一起,拿出绣花绷,忙起刺绣活计。回族妇女的刺绣都有自己的巧妙构思和飞针走线的“套路”,姑娘和媳妇们坐在一起,取长补短,互相竞争,越绣越美,越绣花样越多,真可谓百花盛开,多姿多彩。鞋头、袜底、鞋垫、坎肩、经挂、裹肚、香包、缠腰、枕顶、枕套、帽沿、耳套、荷包、围裙、盖头、褥面等用品上刺绣着各种花纹和图案。
回族的刺绣富有想像力和艺术魁力。虽然伊斯兰教义禁止崇拜偶像,禁止在造型艺术中表现有生命的物体(人和动物),但她们创作日常生活用品和鸟类动物时,往往绣成一种错综复杂的图形,使鸟类等形体交织在花草图案中,以求形似。
刺绣花草图案和几何图形,是回族妇女刺绣的绝技。在西北山区回民家里,我们看到她们的枕头、坎肩、挂图、围裙等处绣的花卉,形象非常逼真,形似蝴蝶的花朵,娇嫩的花瓣,淡雅恬静,仿佛使人感到散发着暗香。有些刺绣作品,很注意变化装饰,给人以整体美。她们往往撷取大自然中各种不同的植物叶,构成自己想象中的花草树木,技与叶、花与蔓和谐地统一,有点像汉族人刺绣图案中的百花百果一棵树的创作方法。苏州回族妇女全静芬的刺绣作品,轰动了我国刺绣界,曾在国际上获奖。
回族妇女的刺绣,不仅表现自然美、生活美,而且还艺术地表现其宗教信仰。当回族姑娘或媳妇买回一块干净的布料后,洗完大小净便请阿匍书写上阿文中堂,然后便不分昼夜,千针万线地刺绣。绣完字,一般还用传统的阿拉伯几何图形或云纹样绣上花边,挂在墙上,颇受人们的喜爱与好评,充分体现了回族妇女的审美心理。
(四)回族的剪纸艺术
回族民间有首“花儿”唱道:
白云山上雾绕呢,
灵芝草有心人找呢,
惟尕妹子要手巧呢,
万样子花随心者铰呢。
剪纸,这朵瑰丽的回族民间艺术之花,以旺盛的生命力深深扎根于回族民间艺术土壤之中。在西北回族聚居区,回族妇女的剪纸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厚,无论在窗户上、墙壁上、顶棚上,还是箱柜上,随处可见她们的作品。
回族妇女具有剪纸的传统习俗。一般女孩到了七八岁,就拿起剪刀开始剪,一直剪到六七十岁。农闲之时,饭余之后,心灵手巧的回族妇女,便用一把剪刀,几张彩纸,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剪出各种各样的作品,以美化和点缀生活。有时邻里乡亲们还坐在一起相互观看学习,互相馈赠作品,特别是逢回族传统节日、乔迁新居、举行婚礼、给孩子贺满月、抓周等喜庆活动时,便剪出寄托她们理想的作品,增加生活的新鲜色彩和欢快的气氛。
回族妇女的剪纸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识。笔者在宁夏泾源县看到的“五谷丰登”、“农家乐”、“瑞雪兆丰年”、“吉(鸡)庆有余(鱼)”等作品,既不是传统观念的自然的模仿,也不是现代观念、自然形态的夸张变形,而充分表现了回回民族的心理意识和朴素、大方、自然的审美观。
回族剪纸还自由地、纯真地表现回族人民的感情,如她们剪的“十二生肖图”,特别是虎、金鸡报晓等飞禽走兽的形态,都是意念中的,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有许多作品还寄托着回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有着较为深刻的寓意。如“龙凤”、“金鸡”、“黄牛”、“骏马”、“滩羊”、“双飞燕”、“领头雁”等作品,从表面上看是一般的飞禽走兽,但实际上经过她们巧手布局,大胆点题,借形寓意,生动形象,富有含蓄的艺术魁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族妇女的剪纸艺术在不断翻新花样,如黄土高原的朵朵山花,争奇斗妍。
(五)回族的面花艺术
回族的面花艺术,以其制作工艺精湛,别具特色,味道鲜美而备受人们的赞誉,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品尝和欣赏。
面花,以麦面为主要原料,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精心加工制作出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的回族造型工艺品。据回族民间传说,面花艺术早在元代就已流行。在继承阿拉伯传统饮食工艺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兄弟民族饮食工艺的一些手法,经过数代相传,形成了回族独特的面花造型和风味。现在回族面花艺术的品种达百余种,一品一形,百形百味。特别逢回民过节、婚丧嫁娶、抓周、招待贵客等重要的喜庆场合,只要你留意,就会看到那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的面花,使你一饱眼福。
回族面花的造型大多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花草、蝴蝶、鸽子等形态,同时,还大量地采用阿拉伯的卷草形、云纹形等几何图形。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场合,通过擀、切、揉、捏、搓、挟、挤、压、画、点、染等多种手法,制作出形式多样的造型,并用炸、蒸、烙、烤等烹任技术,使形、色、香、味集于一体。如炸货类里有油香、馓子、花花、油酥花茧、油酥脆花、油圈等,仅麻花一项可制作出三股麻花、绳子头麻花、大麻花、果料麻花、芝麻麻花、芙蓉麻花等。蒸货类里有千层饼、开花卷、金裹鱼、白牡丹、红花绿叶、雪花梅等。烤货类里有云纹岁糕、卷草形馄馍等。近几年,回族的一些面花还大胆采用象征、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使其花纹巧妙,绚丽多彩,并赋予一定的意义,成为回族文化百花园中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
(六)回族的雕刻和制镜艺术
回族的雕刻艺术,可分为石雕、木雕、砖雕和灰泥浮雕四种类型。这里简要介绍一下砖雕艺术习俗。
砖雕,亦称河州砖雕,源于甘肃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回族的砖雕艺术颇有影响,它将阿拉伯文字图案与中国山水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具有回族特色的艺术。回族的砖雕主要用于回族的清真寺、拱北以及住宅建筑。砖雕以“提活”为辅,“刻活”为主,即在特别的青砖上用橡平刀、斜刀等工具,刻出各种花卉、乌虫、翠竹、劲松、荷花、葡萄以及阿拉伯几何图纹等,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民族气息和乡土气息浓厚。整个工艺过程一般要经过烧制、打磨、格方、落样、雕刻等工序。今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公馆建筑,就是回族砖雕艺术的典型代表,其砖雕形象栩栩如生,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回族砖雕艺术,现已广泛流传到全国各地,不少兄弟民族在建筑工程中,也模仿回族砖雕,其影响已日益深远。
回族的制镜艺术,也很有特点。在西北地区,我们在回民家中可以看到各种制有克尔白图、山水风景画、阿语对联等等的工艺镜子。有的固定店铺,专门从事回族制镜艺术;有的深人到回民家中去画,受到回族群众的好评。现在不少回族工艺镜子已畅销全国。
除此之外,回族的地毯编织艺术,同样形式新颖、图案美观,特别是礼拜用的拜毡,画面一般都是克尔白图,周围是几何图形,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