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民俗的底蕴是丰厚的,如同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老北京的民俗是独特的,其韵味如同北京的二锅头。只要你一头扎到民间去,你就会被北京的民俗所吸引、所感动,你就会叹服北京民俗所蕴藏着的大学问、大智慧。
平常日子寻找北京的民俗物件,有这么几个不可不去的地方。一是有着300多年历史的琉璃厂,这里最能展现北京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在100多家文物古玩商店组成的文化街上,元明清的书画、文房四宝、玉器都能找到。但鱼龙混杂,能不能淘换到真东西就看你的功底了。其实买不买并不重要,最大的乐趣在于逛。倘佯于街肆中,你会感到一股儒雅之风扑面而来。二是北京古玩城。这是北京最大的古玩市场,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玩艺术品交易市场。唐三彩、紫砂、景泰蓝、古旧陶瓷、钟表、书画、刺绣、佛像及各类杂项等上千个品种琳琅满目。古玩城还经常举行各种工艺品的集中展示和展销,吸引着大量海内外的“淘金者”。三是潘家园旧货市场。这里基本是一些民间的工艺品、杂物、古玩。最有意思的是在这里还可以买到一些旧小人书,旧海报、甚至旧月份牌。就连文革期间的毛主席纪念章、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在这里也能找到。四是报国寺文化市场。这儿有点和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感觉差不多,虽然成立得比较晚却后来居上,人气很旺,已成为旧书、字画、钱币、古玩交流的热卖场,生意十分红火,这里常年开放的专业展馆有“世界钱币邮票馆”、“中国邮票馆”、“中国钱币馆”、“彩票股票粮票馆”、“烟标火花馆”、“邮币卡长廊”、“中国期刊馆”、“连环画馆”等。寺内后面的大殿是东方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拍卖预展的场所,每月一次的百姓收藏拍卖会把市场带动得更为热闹。旧货都是来自民间的具有收藏价值的瓷器、玉器、钟表、相机、字画、地毯、明清家具及家庭摆件饰品等八大类古旧工艺品,规模可以和古玩城媲美。
实际上,要体察北京的民俗,最好的机会是到春节期间举办的庙会去。庙会就是设在庙里或附近的集市,按规定的日子举行。北京的庙会由来已久,俗称赶集或赶会,本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形成的定期商业活动。作为庙会的寺庙,必须宽大,以便能容纳参加商品交易的商贩和游人。人们热衷于赶庙会,是因为不仅有商品的流通,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进香、求神、拜佛等宗教活动,在庙会中反而成了稀罕事。
北京的庙会在元明时期已经出现。以内城西南角成方街的城隍庙最为有名,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日开庙。后来衰落,庙会移至广安门内大街路北报国寺(慈仁寺)内。继之,隆福寺、护国寺等庙会兴起。这样几经起落,庙会也有所变迁,直至最后稳定在以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花市、土地庙等五处为主的庙会。
北京的庙会,从时间上来分,有两类。一类是每年开一天或几天。如:朝阳门外东岳庙庙会的开庙日期为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西便门外白云观庙会为正月初一至十八日;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庙会为正月初二日;崇文门外太阳宫庙会为二月初一日。据说该日为太阳的生日,届时有小贩沿街叫卖时令食品“太阳糕”(用米粉加糖压制成方块的食品,上面盖有红色太阳或雄鸡的图案);东便门内蟠桃宫庙会为三月初一至初五日,其中三月初三是蟠桃圣会的正日子,游人最多;广安门内善果寺庙会(晒经会)为六月初一日;宣武门外南下洼子江南城隍庙庙会为七月十五日,并做中元节道场等等。另一类庙会每月都有固定日期开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上面提到的五大庙会,它们的开庙日期错开,使得北京人能够天天赶庙会。
隆福寺庙会位于东四隆福寺街,建于元朝,该庙大约有六、七层殿,前门在隆福寺街,后门在钱粮胡同。庙会大致在明朝景泰年间形成,逢九、十日(即:初九、初十、十九、二十,二十九、三十日)开庙,后来又把逢一、二日增加进去,作为“加庙”。庙会经营商品项目甚多,如:服装鞋帽、绸缎布匹、文玩古董、书籍字画、手工艺品、日用杂品、花鸟鱼虫、猫狗宠物、儿童玩具、风味小吃、家常便饭等。此外还有民间娱乐、艺术活动,如:说书、唱戏、魔术杂技、相声曲艺等以及算命问卜、相面合婚、测字流年等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可称为北京第一大庙会。
护国寺(崇国寺)位于西四北护国寺街,为元朝古庙,庙的规模比隆福寺小,有四进殿堂,但形成庙会却在隆福寺之前,开庙日期为逢七、八日。
白塔寺庙会(该寺元时为大圣寿万安寺,明时改为妙应寺,白塔寺为俗名) 位于阜成门内大街路北。元朝时请尼泊尔人参加设计和兴臻,由四进殿堂和塔院组成,开庙日期为逢五、六、日。
护国寺和白塔寺为西城主要庙会,与东城的隆福寺庙会相呼应。经营规模和商品种类均略逊于隆福寺。有相当部分的商贩随着这几个庙会轮流设摊经营。
花市庙会(俗称花市集)早期在花市大街路北火神庙内(后曾为崇文区图书馆)举行,开庙日期为逢四日、亦称火神庙庙会。庙的规模小,院落亦不大,难容大量摊贩与游人,而且是倒下台阶,出入不便,影响交易。后来商贩逐渐把摊位转移到花市大街两侧的人行道上,庙内日渐冷落。久之,游人对火神庙庙会的名称逐渐淡忘,而认为这个庙会就是在花市街上者增多,花市集就成了火神庙庙会的代名词。花市大街北侧的人行道较宽,摊贩多集中在此,与路北的商店平行绵延约二三华里。摊位与路北商店之间留有一丈多宽的路供游人行走和贩物。花市庙会的经营项目以妇女佩戴的胸花、头花、婚丧嫁娶、商店开业以及各种装饰用的纸花、绢花、绫花、通草花等最为出名,艺术性很高,有些可以乱真。另外,花市大街也经营鲜花。
改革开放以后,民俗文化焕发生机,庙会也成为春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坛庙会和龙潭湖庙会是北城和南城最为有名的大庙会,办得最早,规模也最大,创造了“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新模式。在庙会文化和庙会经济的催动下,北京的庙会越来越多,越办越好,民俗特征突出,民俗内容也更加丰富,呈现出传统化、主题化、科普化的特点,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逛庙会首先得玩痛快。玩是学问,什么时节玩什么,大有讲究。老年间春节逛厂甸,小孩用压岁钱,左手买个大花脸,右手拿个大扎枪,挤在人堆里,专爱看“鸟叼钱”。一或几只“交嘴”(一种小鸟,如麻雀大小)被分别拴在木棍上,插在一个道具箱屏风的两边,让它们等侯主人的指令。当观看的人越聚越多的时候,有人把纸币高高举过头顶,此时驯鸟人便把一双交嘴放开站在他手掌上,小鸟见到有人举钱,便照直疾飞过来,把钱叼到嘴里飞回驯鸟人处,把钱吐给主人,然后跳到小桌上,咬开一个带弹簧盖的小盒子,从里面叼出一个小小的骨牌,交给主人,于是它的工作完成了,并得到两三粒黍子吃,主人再把它拴在小木棍上。小骨牌上写有头彩、二彩、三彩、末彩的字样。举钱入可以根据小交嘴叼出的骨牌的彩名,分别得到不同的报酬。举钱的人非常踊跃,放出来叼钱的小鸟会有几只同时工作。光阴似箭,五十多年前的厂甸这一景观,如今已很少见到。
如今的庙会以“弘扬先进文化,展示民族艺术”为主题,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参与性、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各种展览、文艺演出异彩纷呈。小品、相声、快板、评书、大鼓、弹唱、杂技、气功、柔术等民间民俗表演,让人目不暇接。民间工艺琳琅满目,美味小吃醇香扑鼻。泥人、毛绒玩具等儿时玩具,带来的是童真的快乐;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展卖,传递了中式服饰的风情。而冰糖葫芦等传统特色小吃更是让人们一饱口福。有的庙会上还办起了各种专题展览,如收藏展,票证展、烟标火花展、玉器展、中国钱币展、世界钱币展和邮票展等,既传播了科学知识,又增添了节日气氛,尤其是介绍力学、生物学、光学、电磁学、人体学等科学知识的科普展,使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深奥的科学道理,更受群众欢迎。民族文化庙会也是庙会的一朵艳丽之花,少数民族绝技、体育、歌舞、展览、器乐、游艺、竞技、祈福、工艺、书法、酒俗、茶俗、花街巡游、民族知识竞猜等活动轮番亮相,而且都是“原汁原味”,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逛庙会的另一大乐趣是买玩意儿。玩意儿就是最有民俗特点的手工艺品。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丰厚的民间传统艺术特别是极具浓郁北京特色的手工艺品堪称民间一绝。鬃人是北京独有的,创始于清代末期,鬃人的底部安有一圈鬃毛,将高不过半尺的小鬃人放入铜盘中,一敲打铜盘,鬃人就在鬃毛的弹性作用下旋转舞动起来,老北京人称之为“盘中戏”。北京皮影是从兰州等地传人河北,后再传到京西、北郊农村,然后入城并形成东、西城两派的,现在偶尔在庙会上还能一睹北京皮影的风采。毛猴、草编、风筝、绢人、地毯、花丝镶嵌、剧装、料器、骨雕等都是北京民俗工艺宝库中的珍品,极受国际友人的喜爱,在庙会上都可以找到。
“民以食为天”。逛庙会不能离开吃,甚至很多人就是奔着吃去的。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遇水而兴,顺水而行,经过千百年的丰富发展,不但形成了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基本口味,而且衍生出淮扬、鲁、川、粤等著名菜系,美味佳肴数不胜数。北京是人文荟萃之地,海纳百川,中外大餐、南北风味都能在京城品味到,但什么是京城的特色饮食,外国人往往认为只是北京烤鸭,再深入一些的,能说出谭家菜、涮羊肉,实际上,最能代表北京民俗饮食文化的是风味独特的小吃。“小吃情结”着着实实地烙在北京人的心头,哪怕远涉重洋,身在异乡,提起“吃”的话题,马上馋涎欲滴的不是满汉大菜,而是小吃。
北京最集中最有特色的小吃在庙会。所以,逛庙会除了玩个高兴,买个稀罕,就是要放开肚子,吃个痛快。
庙会上有上百种的风味小吃。对于“老北京”来说,“爆肚冯’、“羊头马”、“豆腐脑白”、“茶汤李”、“年糕陈”是熟得不能再熟的招牌。大碗里的豆汁,滋滋作响的灌肠,用特大号龙嘴壶冲出的冒着热气的茶汤,还有艾窝窝、八宝粥,烫面蒸饺、炒疙瘩…………这些大饭店大酒楼里找不着的吃食让逛庙会的人尽情饕餮。庙会没有桌椅,边走边吃,走哪儿吃哪儿。不少北京人甚至外地人、外国人就喜爱这种露天餐饮自然纯朴的感觉。在寒冬瑟瑟的冷风中,吃一大碗卤煮,叫几串烤肉,暖身热嘴、更是一份豪情。即便寒风刺骨,来一碗玫瑰冰糖水,或者来一碗凉粉,五脏六腑透着分外爽。
有人说豆汁最能代表北京小吃的特性,庙会上喝豆汁别有一番滋味。梁实秋在《雅舍谈吃》里说,不能喝豆汁儿的人算不得北平城里人。数九寒冬正是喝豆汁儿的日子,喝一碗浑身暖和,其实三伏天也有喝的,外边热,再喝一碗滚烫的豆汁,里外冒热气,汗出透了,反倒凉快了。不过,这豆汁不是所有人都能消受得起的有,特别是那股子特殊的味儿,爱喝的闻了趋之若骛,不惯的人熏得能退避三舍。喝豆汁有讲究,辣咸菜丝儿,就酥脆的焦圈(焦圈,又叫“小油鬼”,圈小如镯,炸得焦脆酥香。焦圈从清宫御膳房传出来后,成为从前北京粥铺的早点,喝豆汁时一般配食焦圈儿)、或者再加上可口的芝麻烧饼。“豆汁之妙,一在酸,酸中带着馊腐的怪味。二在烫,只能吸溜着喝,越喝越烫,最后是满头大汗……”。现在想不是庙会的当口喝豆汁可不容易,崇文门外磁器口有一家锦馨豆汁店,是硕果仅存的唯一—家豆汁店。这家店铺新门脸,老招牌,来的也尽是老主顾,从四九城奔来的人那叫多,屋子里弥漫的味那叫绝,“呼呼”冒着气的豆汁儿那叫热。豆汁极有人缘。愣有从北京大学打的而来的老教授找来就想喝这口儿。
庙会上最抢眼的是冰糖葫芦。据说最初的糖葫芦每串只有两个果儿。大个儿的在下面,小个儿在上面,中间用根竹签儿穿起,像个葫芦似的,故名糖萌芦。这个说法儿,晚清《宫廷见闻》中就有记载。老北京的糖葫芦分三种,大串可以长达5尺。在庙会上尤其是厂甸庙会上都可以买到,小孩儿得扛着走。
庙会上叫卖最多的是“喝茶”,别误会,可不是绿茶红茶茉莉茶,而是糜子面用开水沏开上面撒红糖加上山楂条、青红丝、葡萄干、核桃仁、瓜子仁等一些果料的八宝茶汤;还有油茶(油炒面),原是个蒙古吃食,用香油(有的用牛骨髓油)把面炒热,里面加核桃仁、芝麻、瓜子仁、白糖,用开水沏开;面茶是用糜子面熬成粥,盛到碗里后,表面均匀洒上芝麻酱,再撒上花椒盐儿。喝的时候,要一手擎碗,转着碗边儿喝,使面茶上的芝麻酱和面茶同时入口,不可用羹匙或筷子;杏仁儿茶是把大米面熬成稀糊,加上杏仁儿,盛到碗里,再搁桂花、白糖。这几样所以名之为茶,是因为喝的时候,不用羹匙,如同喝茶一般,当然吃法不大雅观,但透着痛快。
灌肠在庙会上都是随煎随卖,热腾腾的一盘、蒜味浓香,用牙签扎着吃,香!
豆腐脑儿也是庙会上常见的小吃。豆腐脑儿就是把豆腐点得嫩一点儿,关键是浇的卤,卤分清真教和汉民的两种。回教豆腐脑儿的卤是用口蘑、牛肉或羊肉做成,前门外门框胡同的“豆腐脑白”和鼓楼后的“豆腐脑马”,号称“南白北马”,都很有名。汉民的豆腐脑儿,用猪肉片和口蘑做卤。此外,还有炒肝、煎饼、油条、麻花、簿脆、油饼、马蹄烧饼、开口笑、麻团、馓子等。
除了北京的小吃,全国各地知名的特色小吃也齐汇庙会之上,什么江南汤圆、云南米线、四川麻辣烫,应有尽有。甚至能吃到“米黄子”、“烩羊杂”、“手抓羊肉”、“荫米酥”、“面蒸羊羔肉”等风味独绝的宁夏小吃。
如今的庙会是追着春节走的,平时看不到。老北京的民俗,最鲜明的体现就在那时节之中。时是时,节是节。应时当令,四季不同。北京人吃东西,讲究赶节令。比如立春这天习惯上要吃春饼。俗叫“咬春”。虽属家常饭菜,但也有规矩。要用烫面擀饼,还要把两张粘合在一起,当中抹一些香油,一面烙好再翻过身儿烙那面儿。等两面都烙好了,到吃时再揭开,因为当中有油,好揭。每烙完这样一张,就把它放进用细柳条编织的笸箩里,上边再盖上潮乎乎的布,不让它散热。重要的是各种配菜。酱肘子、酱肘花、猪头肉、火腿、熏鸡、烧鸭子、咸肉、叉烧肉……熟肉类都得切丝。这不必家里做,可以很方便的从外面买来。普通人家吃春饼,等把饼烙好后,最重要的就是炒“和(读‘或’)菜”。“和菜”用豆芽和粉丝炒成,还可以单炒一些菠菜、韭菜、黄花木耳,另外绝对不可少的就是“摊黄菜”(炒鸡蛋)。它可不是煎荷包蛋,而是打稀了摊,油要大。吃的时候,要先揭开一张饼,把各种菜摊在其中,上边搁甜酱撒葱丝,最后把饼卷成卷儿,像吹喇叭那样一口口吃进肚子。吃春饼有个好处,即便当时饱得很,过后也不会太“撑”,原因是其中素菜比较多。
有的小吃是可以当饭吃的,而且不分季节。京东肉饼为很多北京人喜爱。羊眼包子因其个头小似羊眼,所以人称羊眼包子。别看包子小,但馅料多样,深受人们喜欢。相传清代康熙皇帝曾食用过羊眼包子,故而出名。烧麦起源于元大都,是地道的京味小吃,现在南北方都有。北京烧麦从馅上分,春、夏、秋、冬四季有别,春以青韭为上,夏以羊肉西葫芦为优,秋以蟹肉馅应时,冬以三鲜为当。在清称之为“稍麦”,乾隆年间诗人杨米人的〈都门竹枝词〉中就有“稍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的诗词。锅贴儿形似饺子,包好并不煮,搁在油铛上,烙一会儿,往饺子上再浇点热水,盖上盖儿一焖,铲出来,贴着铛的一面是焦的,所以叫锅贴儿。
臭豆腐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安徽人王致和在北京创制的,地址在宣武门外大街路西。先用大豆做成鲜豆腐,切成小方块,引菌加盐,搁在大缸里,扣缸封严,使之发酵。两个月后出,颜色浅灰,闻着臭吃着香。后来臭豆腐成为北京传统特味小菜之一,清朝末年被列入御膳房的小菜。过去小商贩都挑着小圆笼卖臭豆腐,现在许多老北京人还都爱这一口。
炒红果、鲜菱角、心里美萝卜等都是应时食品,尤其是心里美萝卜,想吃得美必得北风起,大地寒的时候 —— “萝赛过梨啦”这一声吆喝能传出半条胡同远,筐里的萝卜个个翠绿翠绿的,买者随便挑一个递给小贩,取出小刀削去两头,然后把萝卜皮从上到下削成长片,但不切断,所以整个萝卜削完一圈皮后微微散开,犹如一朵花,外绿内红很好看,接着将红色部分横竖各切若干刀,便成长方形小条,吃完一条条萝卜心,还可以把皮切丝,用酱油醋香油凉拌,不但清凉爽口,并且维生素也没被破坏掉。当水果吃可以去腻顺气,开胃下火,比鸭梨便宜而且效果要好。
硬面饽饽、芸豆糕之类现在已不多见,快成了尘封的记忆。芸豆糕 —— 小贩挎的筐里面用布包着煮好的红芸豆,买时他先问你要糕还是要豆,糕就是把煮烂的芸豆用一小方块布包上,捏住布的四角一拧,在手心上拍两拍,打开布便扣下一个芸豆饼来,有现在的烧饼大小,再取出一个牛角形的东西,大头这边有个带小孔的木塞,向芸豆饼上摇几下,椒盐遍撒饼上,豆香气浓,软乎乎的;如果不要饼,促就用纸卷个上口大底儿头小的纸筒,装满散芸豆也撒上花椒盐。小吃中也有一些如榆钱糕、藤萝饼之类尝鲜儿的时令小吃,颇有些感应自然变化、天人合一的味道。榆钱就是榆树的果实,因为嫩绿圆扁,形似钱币而得名。用榆钱入面蒸糕即为榆钱糕。此糕白绿相间,香甜适合。吃惯了大鱼大肉,这些带有野味的有着浓厚乡土气息的小吃反而大受欢迎。榆钱糕春天吃,夏日老北京的小贩应时当令售卖凉粉儿。北京人喜爱的凉粉儿称:拨鱼”或“蛤蟆骨朵”,是用淀粉熬制,用醋、芝麻酱、芥末、蒜汤、辣椒油、腌胡萝卜丝等调料相拌。曾有赞拨鱼的诗:“冰镇刮条漏鱼窜,晶莹沁齿有余寒”。酸梅汤昔时是老北京夏天唯一的清凉饮料。因酸梅入厥阴经脉,酸梅汤既可解渴,又可以祛暑平肝。据说最为精制讲究的酸梅汤,不用水煮,而用沸水浸泡酸梅。饮时也绝不往碗里加冰,而是在汤罐外用碎冰“镇”,所以酸而不烈,甜而不酽,冰而不创牙床。过去卖酸梅汤的手执两只铜碗,两碗相叠,大指小指卡住下碗,二指三指挑动上碗,频频相敲,有断有续,发出“得儿铮—铮”的声音。京糕也叫山楂糕、金糕。以山里红、砂糖、白矾等为原料,熬制冷凝而成,吃起来酸甜可口。金糕不仅可以单独吃,也常常用于其它小吃的配料和点缀。玫瑰枣儿是把小红枣儿(以京郊密云的小枣最好,皮薄、肉厚、核儿小)洗干净,用文火煮熟后,再加上糖、玫瑰,用小竹签儿扎着吃,称玫瑰枣儿。如果不加玫瑰,而加木樨(桂花),就叫木樨枣儿。总之,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初五吃粽子,这是传统,也是习俗,虽有改革,但很难消亡。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民俗活动也多。最大的节日要算是春节,老百姓叫过大年。过大年要贴春联,平时讲究的人家门上有对联。老对联多出自于名篇诗词的佳句,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春联则都是祈福祝愿的吉祥话,如今大都改成了具有时代精神的内容。
元宵灯节赏灯是民俗活动之一。灯有许多种,数也数不清。宫灯具有装饰、美化室内的艺术效果,也是古代宫中人工采光不可少的照明工具。初始的宫灯比较简陋,多以竹篾秸秆为骨架,以纱为罩。到七八世纪后,制作和使用上有了大的发展,细木框架的雕漆宫灯开始出现。今之所谓“宫灯”:一是泛指皇宫中所用之灯;一是特指灯种中的专门类型,即以悬挂为主,呈六角(亦有八角、四角)造型,覆以绢帛及其他名贵材料,上施绘画,缀以缨络,流苏等装饰者。宫灯最早来自于宫殿,除了照明之外,还是室内或建筑艺术上的装饰品。宫灯是灯彩的一种,灯彩也叫花灯,又可分为壁灯、台灯、提灯、吊灯等几大类,其中又有走马灯、动物灯、纱灯和宫灯等。十七世纪后,宫灯流入民间,除皇宫外,朱门官宦、富商巨贾也竞相制挂宫灯,争奇斗胜,风流所及,至于阊巷。唐明皇时,每逢元宵上阳宫大陈灯影,用丝绢做灯楼20间,高150丈,上悬挂珠玉金银穗坠,微风一至,金玉交响,如同奏乐一般。宋代灯彩发展到高峰。据说京城有灯山一座,上有文殊、普贤菩萨,其手能动,手指出水。在南宋时有高约56米的琉璃白灯山,上有各种人物活动自如。明太祖时,元宵节曾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盏。明永乐帝也于元宵节在紫禁城午门前大立鳌山柱灯。还在东安门外开辟专区悬灯,称为灯市。今北京故宫所存十七至十九世纪间所造千姿百态,穷极工巧的各种日用照明与观赏、典礼灯,可说是中华灯文化的奇珍,传统造灯工艺的代表。宫中所享受的百物千品,无不来自于民间。所谓宫灯,只不过是征选天下名匠,集民间造灯工艺之大成而已。而今所特指的宫灯已成为驰名中外的特种工艺美术产品,走向世界,其雍容华贵的气派,与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与室内装饰的高度和谐,确实无与伦比,尽管现在早已改为电光源,不再用油、烛,但是其风韵不改,愈见精彩。按照我国传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观花灯,逛庙会、吃元宵(南方吃汤圆)。据说它象征着一年到头“团团圆圆”。灯上加谜,更增乐趣。人们一边观灯,一边射虎,脑筋快的,学问多的,猜个正着,可以领奖。不在奖品多少,图的是个好彩头,一乐儿!
现在的春节比任何时候都更热衷于寻找旧风俗的影子,寻找过农历年的滋味。“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这些流传数百年的老风俗非但没有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而被人们丢掉,相反的,人们为了这些“年味”四处奔波而乐此不疲。从腊月二十三到过了元宵节,春节初赛算告一段落。人们鼓足干劲,又该忙活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