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7月11日长沙消息 在11日举行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分论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佛光大学艺术所所长林谷芳发表演讲,以下为林谷芳的演讲稿。
两岸文化是一个母体在不同环境下发展出的两个子体,之所以形成今日样貌,以何种态度看待原有母体正乃其中的关键,就此,两岸前期的确体现了彼此相当的差异。一般来说,台湾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比较一贯,带有持续性的,而大陆则在不同阶段间显现了高度反差。诚然,一个文化在变迁时对固有者总难免有所批判,但发展出来的东西能否沉淀生根,也必牵涉到与原有者的接轨以及时间的积累。以此,台湾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上的经验与成果就有着我们不能小觑的地方。
对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有博物馆式的保存,橱窗式的展现,阶层性的传承,但这些都是片面、局限的,相对于此,台湾的中华文化传承则较为全面,而比诸于大陆,除了态度、发展上的持续性外,我们更可以从生命性与生活性看到它在此的根本特质:
一、生命性
(一)均衡性:较全面、整体地传承儒释道三家
大陆前期有过近乎反传统的运动,尤其对关联于较多知识菁英的儒释道三家更是否定,近年来,传统文化的肯定则又特别聚焦于儒家,连弘扬中华文化的机构也直接以“孔子学院”为名。
相形之下,台湾五○、六○年代虽有一些知识分子承续五四的基调否定传统,但整体而言,对中华文化仍持高度肯定。七○年代不仅认为发展必须以此为基石,甚且所要发展者正就在彰显自己文化内在的价值。八○年代中期后,本土·中国虽常被某些人型塑成一组对抗的概念,但除极端份子外,中华文化的种种早于生活中生根。
这种对中华文化的肯定,在官方,与目前大陆相同的,主要聚焦于对儒家伦理的提倡,蒋介石在对抗文革发起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中直接标举“伦理、民主、科学”,虽然五四所标榜的后两者,他也希望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源,但以伦理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则至为明显。
政治上如此,影响所及,教育上五○至八○年代的台湾高中生所必修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其内容即是《论语》与《孟子》。然而,相对于官方的独偏儒家,民间则又显现了更丰富的样貌。以道家而言,它是中国艺术从美学至实践最大的影响者,中国水墨以山水为宗,诗中尽多田园隐逸,体现的正是道家的自然哲学,而山林的道家与钟鼎的儒家在传统上不仅颉颃消长,它更为儒家社会提供了一个生命出口,让人不致在过度的社会制约中丧失自我,这成就了中国生命的“外儒内道”,直言之,若缺了这一块,中国人生命与文化的失衡也可想见。
在台湾的道家依旧体现着原有的特色,扮演着原有的角色,即便官场中人,台面下的生活亦率多以此为依归。在五○、六○年代,两岸严峻的形势虽使道家容易被赋上消极的色彩,但也正因生命的紧张,它反而成了更重要的出口。
在台湾,道家的思想及生活态度不只在学界,更在艺术界。以自然为内涵的艺术,无论水墨、音乐自来即是大宗。生活上,台湾高度发展的茶艺及常见的布衣生涯也都受到道家极深的影响。
犹有进者,道家的传承不只在思想、生活态度,更及于实际的丹道修行,尽管台湾纯粹的道观极少,但道家修行的书籍却在五○、六○年代因道门中人而得以在台作大幅的刊行。
相较于道家的传承,佛教的发扬更是台湾文化发展的一个特色,可以说,它已成为显学,影响渗透于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去除它,几乎无法谈及台湾三四十年来的发展。台湾信佛者遍及各阶层,人数尤众,这情形使三十年来的天主、基督教徒一直无法增长。而一改清末以来视宗教为落后象征的态度,在台湾,知识菁英的学佛非常普遍,情形可比拟于历史的盛世。
学佛的普遍,使台湾有着强大的稳定力量,大量的志工撑起了台湾,这力量发自于信仰,发自于对生命的观照,谦卑、如实、自省恰于媒体人物的张扬、浮夸、斗争形成对比,有人以“隐性台湾”与“显性台湾”称之,这隐性台湾所最得力者并不在儒,而在佛。
谈佛教振兴,六○、七○年代知识分子之认识禅,主要系受日人铃木大拙等著作的影响,而八○年代佛教的蓬勃一定程度则因于秀异的宗教人格:慈济的证严法师、佛光山的星云法师、法鼓山圣严法师、中台山惟觉法师、灵鹫山心道法师,信众皆以十百万计,虽各有不同着墨,但都强调人间佛教,其中:慈济专注于慈善,佛光山则关注教育文化,法鼓山于知识佛教多所著墨,灵鹫山则强调宗教的融合与对话。
正因佛教普及,台湾艺术创造乃都观照于此,以佛法为主题创作在美术界极为普遍,表演艺术界的重要作品更都与此有关,如云门舞集的《流浪者之歌》,表演工作坊的《如梦之梦》,优剧场的《金刚心》等。可以说,去掉了佛教的观照,台湾艺术的成就也将大大地削减。
(二)体践性:重视儒释道三家的生命体践
儒释道三家,是哲理,也是生命态度,而即使谈生命的超越,佛道之修行也直指生命可以实质地转化到另一境界,这种本质使它们所言皆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离开体践,生命的学问即不成其为学问,而只是戏论。台湾的中华文化传承较之大陆,体践性强是它的一个特征,不能以体践印证者,在台湾皆无法产生信服度,也所以学院的哲学思辨始终也只能止于学院,无法发挥社会的能量。在大陆,许多学者对中华文化的诠释称得上精辟,但与他实际的生活可以是两回事,社会也不要求这种学问与生命的相合性,台湾不然,像于丹般签书庄子者,必然遭受极大的质疑。体践性使得台湾社会可以有真实的行者直接活在日常,你可以看到历史就是当代,典籍并不只是典籍,台湾的茶馆就是茶人生活方式的直接显现,不少人以修行作为生活的重心,儒家的伦常更体现在台湾人的待人接物上。体践性使台湾许多事物带有道场或修行的意味,这在华人世界中可说是绝无仅有的。
二、生活性
(一)日常性:中华文化自然出现在各阶层的日常生活中。
讲体践性,必然论及生活,但中华文化在台湾之渗入生活,还可以自两面观之:
一是它的人间性本质,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实践的可能性。一是它遍及各个阶层。即使琴棋书画,在台湾也非被特别标举为专业,它是生活中自然之事,许多人学此,也不以习得一种才艺切入,而是一种生活。生活使台湾发展出不同于日本的精致中国茶艺与中华花艺,生活使许多人回归纯朴自然,生活也使志工成为许多人的生命选择,在这里,董事长与工友、教授与出租车司机可以成为“道友”。生活也使台湾社会“十步之内,必有芳草,陋巷之中,就有春天”,台湾文化的“藏富于民”也是它相对于其它地方的一个特色。
(二)相融性:与当代生活的相融无碍
生活,是全面的,有形而下的需要,有形而上的追求,有传承过去的,有应对将来的,而中华文化传承在台湾的生命性与生活性,乃使它出现的样态不可能是完全复古的,以传统应对当代在台湾更绝非理念之事,它是生活之事,也因此,谈传统文化如何有机地切入现代生活,台湾乃可以提供一个重要的参照。切入出现在艺术的创造,重要的艺术作品无不奠基于传统或自传统汲取养分,但表现却可以是很现代方式的。切入出现在人间佛教的弘扬,从教理到弘法,许多的样态都因对应当代而生。切入也出现在教育,古典一直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入甚至出现在许多科技人身上,因为物理世界的研究与生命学问可以完全不冲突,甚至因这生命性的学问才使极大的竞争压力可以得到纾解。
小 结
以大陆之大与台湾之小,两岸之称除了海峡划分之外,最重要的当然来自于政经制度的不同,而就中华文化的传承而言,台湾更可无愧于“两岸”二字,因为它的持续性、均衡性、体践性、日常性、相融性使这种传承显得真切而不虚妄。的确,两岸过去因政经制度及对待原有母体态度的不同,在中华文化上乃有了不同的传承发展,许多地方更呈现出长短互见的情形,例如:以艺术而言,大陆功力深厚者众,台湾则在与生活的贴切与创意上见长;以学问而言,大陆学力根深或巨细靡遗者不乏其人,台湾则在体践性上彰显。彼此互补、合成即是一个完整的圆。然而,尽管如此,生命性与生活性,这台湾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上的根本特质,仍应该成为全中国人在此的一个根柢样貌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