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十二月二十五日电 题:台北的路名 传承中华文化
中新社记者 陈国华 董会峰
在台北,一切都是那么亲切,除了语言、文化、饮食等种种相同之外,路名更让人亲切如同回家。
中华路,仁爱路,广州街,青岛路,和平路……这些或大陆地名,或中华文化浓缩的词语,让台北与大陆,与中华文化紧紧地联结起来。
熟识了台北之后,可以清晰地发现,台北的路名有几个命名的脉络,一是中国大陆地名,二是文化地名,三是时代的遗迹,四是民族地名。这些或历史或文化的痕迹落在地名上,让台北更加文雅与亲切起来。
先说说大陆地名。在台北的老城区,路名俨然就是一个中国大陆版图的缩影,街道名大致是按照中国城市的东南西北位置去命名。比如城市东部街道往往叫南京路、杭州路,西部叫西宁路、长安路等,吉林路在东北边,桂林路则在贵阳街的南面。所以早期在台北市只要你熟中国地理就不用怕迷路。
再说说文化地名。在台北市,交通主干线,以东西向、南北向来划分,东西向的自南向北分别为民族、民权、民生,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南北向的则命名为光复、复兴、建国、中山等等。
这些路名带有浓浓的中华历史文化的印记。忠孝、仁爱、信义,这些儒家思想的浓缩词语,通过路名的耳熟能详,将中华文化向民众传播与渗透。而民族、民权、民生,则是中山先生的革命志向。光复、复兴等与台湾曾被日本占据,后来抗战胜利的历史紧紧相联。
据了解,大陆地名与中华文化地名,这两项主要是国民党到台湾后形成的,其把很多日据时代日本人取的路都改为有中国气息的名字。通过名字的更改,中华文化又开始在台湾岛播洒。
除了这两项,台湾还有很多路名是民族地名与历史地名。
如“安溪厝”、“同安寮”,意思就是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是从泉州的安溪或同安过来的。
再细细地追究,可以发现,台北的街道仍留存着许多先民的痕迹。如抚远街现在改为“塔悠路”。古时候的“塔塔悠社”就在台北古时的内湖区,“塔塔悠”是少数民族未婚少女戴在头上的装饰品。
捷运淡水线有个站名叫“唭哩岸”,这也是少数民族的语言,是当地山上产的一种石头。而台北繁华开始的地方——“艋舺”,也是少数民族平埔族的语言,是独木舟的意思。“北投”在少数民族的语言里是巫婆的意思。
这些有趣的人文故事,使台北的历史更丰富起来,也使台北的文化更饱满起来。有了这些地名,台北也更加令人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