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赐:两岸高等教育发展与合作

时间:2009-07-12 13:16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7月12日长沙消息 在11日举行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分论坛上,台湾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长杨国赐发表演讲,以下为杨国赐演讲稿。

 

  摘 要

 

  当前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全球化时代所带来的国际间的激烈竞争。而高等教育能否追求卓越、健全发展,将是影响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关键。本文首先论述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意涵,着重于学术、学者、学生与课程等四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藉以促进两岸高等教育全面提升质量与竞争力。其次,呼吁两岸采取理性稳健的态度,虚心检讨,进行对等互惠的协商与规划,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平竞争与合作机制。最后,提出两项重大策略,一为两岸应积极推动有助于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七项措施;另一为两岸大学本身应有的四项积极作为。

 

  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大政策建议:

 

  一、两岸尽速签署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书,以利开展各项活动。

  二、鼓励两岸大学采取跨校与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将教学、研究与服务活动,经由两岸适当的政策与行政系统的运作而加以建制化。

  三、两岸互相承认学历与招收学生。

  四、推动两岸大学校院的策略联盟,以跨校共享教育资源及整合产官学的合作,提升两岸大学整体竞争力。

  五、两岸共同建立评鉴机制,提升办学绩效,共同追求学术的卓越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一、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以及社会的繁荣,主要依赖于知识生产的水平,知识进步的程度与知识创新的能力。而这一切又直接有赖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换句话说,高等教育能否健全的发展,将是影响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关键。

 

  当前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正从菁英走向普及,从管制走向开放,从一元走向多元。同时,也由于社会的变迁,产业的转型,观念的更新,将对高等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放眼全世界的高等教育,各国亦都朝着更开放的方向发展,尽可能让更多的国民共享学习的机会。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宜谋求调整功能并建立新的运作架构,以因应社会变迁与发展的需求,作适时而必要的全面调适。尤其是,新世纪的高等教育宜营造更具前瞻性、理想性与务实的发展环境,以适应新时代、新社会的需求,使高等教育机构更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培养专门人才,服务社会,进而导引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

 

  二、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意涵

 

  两岸于2002年初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之后,与全球经贸体系的关系更加密切,但也对两岸的经济、产业、教育、文化及个人的冲击,日趋严重。在全球化的新时代里,由于WTO将高等教育重新定义为服务业,更加剧高等教育机构间的竞争,促使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逐渐打破国界藩篱,跨越了种族、国界、文化、思想等有形无形的界限,透过各种管道推动各项学术交流与合作。

 

  WTO负责执行的各项贸易协议,主要是根据1994年重新签订的“关税及贸易总协议”(GeneralAgreementonTariffsandTrade,GATT)以及乌拉圭回合谈判(UruguaryRound)完成“服务业贸易协议”(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简称GATS)。根据正式的GATS协议所称“教育服务类”商业贸易,是指以下四类的商业服务活动:(1)提供远距教育服务,即提供远程教育课程服务;(2)鼓励出国留学,是指鼓励公民到其它会员国家留学、进修;(3)提倡境外办学,是指会员国应允许其它会员国的教育机构到本国开设学校,从事教学、研究与文化交流等商业服务活动;(4)鼓励专业人才流动,是指鼓励本国教育机构接受其它会员国的公民前来从事专业教学工作。

 

  从上述的教育服务活动,充分显现WTO所秉持的贸易自由化精神。根据WTO的协议,可知两岸必须对外开放高中职以上的教育市场,在“对等承认”与“学术认定”的情形下,势必对两岸高等教育的经营与发展形成严峻的挑战。因此,两岸大学校院应采取主动积极的创新精神,有效因应WTO所来的全球化的挑战,以开拓高等教育的新境界。

  众所周知,大学向来就是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个重要管道。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社会的来临,以及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两岸高等教育也不能例外。同时知识的传输已经超越了疆界的限制,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相互交流、相互依赖的关系也愈加密切。尤其重视追求卓越,提升教育质量与竞争力的现代高等教育,将更加重视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现代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教育、研究与服务。易言之,大学以研究学术、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务社会,促进国家发展为宗旨。由此推论,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其内涵不外学术的交流、学者的交流、学生的交流,以及课程的交流。

 

  (1)学术的交流:透过两岸高等教育机构研究议题的合作,举办研讨会、期刊及书籍等交换和推广研究成果。

  (2)学者的交流:包括两岸大学教师的短期访问和征聘。

  (3)学生的交流:两岸大学互相招收学生前往就读,包括短期和长期停留。前者属于交换或游学性质,着重获得文化经验和生活体验;后者主要为取得学位或文凭。

  (4)课程的交流:两岸大学透过远距或网络修习彼此所开设的课程,并承认修习科目学分。

 

  三、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策略

 

  两岸加入WTO之后,面对高等教育全球化与国际化所来的冲击与挑战,即将面对许多接踵而来的问题,亟需两岸采取理性而稳健的态度,虚心检讨,从事合理的协商与规划,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平竞争与合作的机制。尤其是,两岸的各大学校院必须更加努力,强化大学本身的体质与竞争力,同心协力共同重新塑造大学的新价值与新文化,发展两岸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为加强今后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个人试提出下列策略藉供参考,并敬请指教。

 

  (一)、两岸积极推动有助于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计划

  (1)两岸尽速签署协议,双方共同协议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计划。

  (2)鼓励两岸大学采取跨校的合作策略,将教学、研究与服务活动,经由两岸适当的政策与行政系统的运作而加以建制化。

  (3)推动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也是两岸大学校院重要的资源和信息沟通的管道。可经由台湾高等教育学会与大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作为桥梁,提供两岸大学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包括经常举办两岸高等教育论坛,推动两岸大学机构的学术合作,以及研究出版有关高等教育发展与推动大学革新策略的专书或报告。

  (4)扩大两岸人才交流,主要包括学生互换、教师互派和学者互访。一般分为短期进修学习和长期攻读学位两种形式。

  (5)加强两岸高等教育机构双边的研究合作,主要方式包括:两岸各大学之间互相开放,双向开展校际学术交流;出资邀请两岸学者专家参与集体或个人重大科技的合作研究;跨校设计与组织相关研究课题的共同探讨;按照学科或专业领域建立信息网络,实施跨校教育资源的互补和援助,如建立远距教室、网络大学、电子图书馆;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交流、传播、开发科学研究成果和创新性知识;两岸大学对等合作共建文化或科技研究中心等,均有助于两岸大学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6)两岸互相承认学历,也是促进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措施之一。甚至未来两岸大学教师可在各大学校院间互相聘用,学生也可在两岸大学校院中交流,双方可以相互承认所修课程学分,并可获得对方大学的学位证书,将会逐步实现。

  (7)设立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心,负责执行两岸高等教育计画,提供各项交流活动,包括与两岸相关文教机构合作、各大学校院互访、研习或训练,以及最佳实务交流等。

 

  (二)、两岸大学本身应有的积极作为

  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除有赖两岸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外,更须两岸大学本身扮演更积极的推动者角色,期望全面有效推动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1)积极发展两岸大学各自的特色

  现代化的大学特色发展,标榜以开放化、多元化、民主化、人本化与国际化为基础。因此大学特色的型塑,应以增进学生学习成效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轴,以全面提升大学教育质量为核心。

  (2)推动两岸大学校院的策略联盟

  签订策略联盟伙伴,通常以跨校的资源共享及整合产官学的合作,期能提升大学校院整体竞争力。其具体作法为:结合大学的师资人力,建立以市场趋势、产业求和大学研发力的三角结盟关系与人才交流,创造人才及知识整合的市场价值。此外,亦以策略联盟措施提升两岸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竞争优势,并积极鼓励合作办学或双联学制。

  (3)落实自我评鉴机制,增进大学校院竞争力

  两岸大学为追求卓越与多元发展,提升学术水平与研究深度,做好自我管控工作,大学评鉴实为达成此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亦为提升与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必要措施。此外,高等教育面对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两岸更应积极合作建立评鉴机制,了解各大学校院办学绩效,激励各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不断改进创新,以提升整体高等教育素质。

  (4)两岸高等教育共同追求学术的卓越发展

  随着教育自由化与国际化的趋势,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以追求卓越的目标,培养与国外大学相互竞争的能力。两岸大学宜重点选择具备发展潜力的特定领域,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建立直接而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寻求共同培育人才及合作研究的计划,全面提升两岸大学知识创新与国际竞争力。

 

  四、结语

  因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全球化与国际化的严峻冲击下,高等教育市场未来会更加开放、更具挑战性。两岸也应尊重市场自由竞争的机制,加速推动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以培养两岸大学具备全球竞争力,同时提升两岸高等教育的服务质量与国际知名度,进而掌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优势地位。

编辑:陈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