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兴: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

时间:2009-07-12 12:47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7月12日长沙消息 在11日举行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分论坛上,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教育文化组召集人李建兴发表演讲,以下为李建兴演讲稿。

  摘要

  教育与人才永远都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本,近数十年来,大陆与台湾都十分重视教育发展,尤其在当前全球化时代,教育更与国际接轨,并在两岸互动上扮演积极而重要的角色与功能。本文对于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就学生、学校、企业与社会等各提出三项主要理由及其重要性,对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现况,提出若干统计数据,最后提出对于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八项策略与建议。吾人期盼两岸教育发展与学术交流、合作,未来将不断强化与深化,为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创造辉煌的新页与篇章。

  一、两岸教育发展的契机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计,是永续发展的事业。在民族存续,文化传承,经济荣枯与社会兴替上,教育永远扮演积极而重要的角色与功能。大陆与台湾一向重视人才培育的教育工作,政府与民间皆以兴办教育,培养人力资源为最重要的任务。大陆在1978年改革开放30年来,推展九年义务教育极具绩效,中等及高等教育也极为发达,以今年(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为例,高达1012万人之多,录取率应有百分之六十二。就台湾而言,大约在最初20年(1950~1970年)重视初等教育(9年国民教育),其次20年(1971~1990年),发展中等及技职教育,最近二十年(1991~2009年)强化高等教育,以2008学年度为例,大专校院167所,学生人数共有1337,455人。可见大陆与台湾的教育发展皆有重大成就,进入一个历史发展的重要契机。

 

  盱衡当前世界教育潮流,在全球化冲击下,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高度竞争的时代,教育的专业化、自由化与国际化已成为无可避免的趋势,大陆与台湾面对这些挑战,如何强化与深化学术内涵,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已成为教育发展最优先的课题,因此两岸的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除了在两岸互动上具有划时代的意涵外,更具有“符合世界潮流,与国际接轨”的深长意义,并有助于两岸在全球化的永续发展。

 

  二、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理由

  过去数十年来,台湾学生赴大陆升学者估计约有1万4千余人,其学历尚未获得台湾的承认。台湾近几年也欢迎大陆学生赴台湾短期(一年内)研究与进修,最近则在研议开放陆生赴台,加强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其主要理由可分四项说明。

  (一)、就学生而言:

  1.提供学生多元的升学与进修管道: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大陆与台湾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学,两岸大学菁英可在开放选择下,选取适才适所的学校就读,创造多赢的效果。

  2.增进两岸学生交流,拉近距离亦扩大视野:透过学生同校同班就读,使两岸学生直接有相互认识与交流的机会,扩大彼此之视野与见识。

  3.激发学生的互动,提升竞争力:透过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间切磋与互动,使学生产生自发性的学习动机,提升竞争力。

  (二)、就学校而言:

  1.适当调节学校供需失调现象,促进学校正常发展:大陆与台湾近年来皆有少子化现象,台湾各大学生员不足,招生困难,大陆各大学供不应求,每年尚有数百万学子,望大学之门兴叹,适当调节供需,可创造双赢。

  2.强化两岸学校交流与互动,弥补教学资源之不足:两岸大专学校可建立合作机制,办理双联学制,促进学校资源相互连结,强化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

  3.提升大学的竞争力,激励大学与研究机构的进步:两岸各大学可促成良性竞争与合作,在师资、设备、资源与教学成果等方面,提升大学的教育水平与品质。

  (三)、就企业而言:

  1.扩大企业选才范围,强化企业之体质:无论大陆或台湾企业,不管在大陆或台湾地区,企业必须不断甄选晋用人才,强化企业体质,两岸在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下相互采认学历,有利企业扩大人才晋用的管道与对象。

  2.企业可增多产学合作机会,以创新育成新产品:大学与企业永远需要合作的机会,产学合作与创新育成在两岸企业的规模与产品,分享企业带来的成果。

  3.企业可与大学互助互利,提升高科技研发与创造新价值:高科技的研发,日新月异,企业可与大学共同追求高科技的知识与能力,以创造高科技的附加价值与高利润。

  (四)、就社会而言:

  1.提升民众素质,加强竞争力: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可增加学生就学机会,促成学生素质向上提升,以宏观的角度思考,在现今全球一体的地球村氛围中,可增进民众的国际观,并加强全民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解决民众因婚姻或就学伴随而来的升学与就业问题:自从两岸开放探亲、观光、小三通与大三通以来,逐渐累积伴随而来的升学与就业问题,日积月累,个案不断增加中,这些民众与社会困扰现象,可能解决,同时解除民困。

  3.增进两岸和平发展:对长远的社会目标而言,两岸学生来往就学,可能增进彼此生活、制度、价值观的了解,有助于消除歧见及建立两岸友好的关系,对两岸长久和平发展十分有利。

  三、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共同模式

  2002年7月台湾公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两岸人民交流正式建立法律架构,也是两岸教育学术交流的关键转变。近年,台湾第二次政党轮替,两岸关系趋于缓和与和平发展,陆生赴台就学、学历采认、大陆学者聘任等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也进入新阶段。

  综观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共同模式,可分下列三项说明:

  (一)、两岸签署学术交流协议:

  两岸各级学校缔造联盟或为书面约定之合作,自2004年至2008年底止,共计726所学校,其中台湾地区计有103所,大陆地区学校计229所。

 

  这些缔盟合作案,有些采校级合作,有些采院级合作,甚至有些校内某一系所之合作。

  (二)、大陆学者赴台访问及讲学:

  大陆学者赴台讲学或研修停留时间不得逾1年,参加研讨会总停留期间每年不得逾4个月。自2002年至2008年底止,审核同意大陆学者赴台共计:

  (三)、大陆学生赴台研修:

  2008年开始台湾已放宽陆生赴台研修期限由4个月延长为1年。依现行法令规定两岸学生教育学术交流活动可采各种方式进行。例如:

  1.台湾各大学可赴大陆开设推广教育等学分班。

  2.台湾各大学可在金马地区设进修学分班。

  3.陆生赴台进行专题研究。

  4.大陆学生赴台短期实习。

  5.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会议。

  6.参加各种活动,如:参观、访问、比赛、演讲、领奖、示范观摩及其它公益性活动。

  上述各种研修活动种类繁多,两岸每年交流学生人数,公私立各校多者数百名,少者十数名不等。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目前系朝向鼓励交流的脚步迈进,双方应该继续在“尊严平等”、“互惠互利”、“开放管理”的原则下积极进行交流,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关系的重要关节,借着两岸教育学术的交流与合作,两岸教育学术界对于亚太地区甚至全世界的繁荣与稳定进步发挥重大的影响与具体贡献。

  四、两岸深化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策略与展望

  如上所述,数十年来两岸教育已都有重大发展与成就,现阶段且迈入历史发展的重要契机。此外,若两岸学历的相互采认成为事实,促使两岸互利互补的关系,将更加日益密切。须知两岸在共同文化背景下,教育学术的交流与合作必将创造无穷的利基,其后续的发展潜力,更足以乐观期待。虽然如此,吾人深知两岸教育发展与学术交流与合作尚待努力之处仍多,举荦荦大者,具体建议如次:

  第一,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须在正确的教育理念基础下进行。

  第二,教育永远是国家最有利的投资,应重视各级各类教育的永续发展。

  第三,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必须遵守对等、尊重、互惠等原则,创造双赢的成果。

  第四,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必须尊重大学自主原则,政府可予监督,不宜干预。

  第五,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应重视办学理念、招生、师资、资金、图书设备与其它。

  第六,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项目逐步可包括:相互招生、教师或学生交换、短期交流活动、学术合作、合作办学、科研、职业培训与课程开发等。

  第七,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可由政府、学校与民间等共同参与。

  第八,两岸为促进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应充分提供信息,重视透明与公开的程序,取信社会大众。

  总之,教育与人才都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本,藉此两岸在教育有了重大发展与成就之际,强化与深化两岸学历采认与学术交流,乃两岸当前重大课题与当务之急,愿大家共同努力,为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创造辉煌的新页与篇章。

  共同建议事项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

  两岸应将教育交流与合作,各自列为当前重要教育工作。大陆对于台生宜订有优待及鼓励办法,台湾则通过修改相关条例,早日实现开放陆生来台,学历采认政策。

  二、学术交流与合作:

  两岸应将学术交流与合作,各自列为大学与学术机构长期而全面交流的重大事项。并重视下列建议:

  (一)两岸应重视各级各类教育的永续发展,并强化两岸间之交流与合作。

  (二)两岸学术交流与合作应本对等、尊重、互惠等原则,并创造双赢的效果。

  (三)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应尊重大学自主原则,政府可予监督,不宜干预。

  (四)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应重视办学理念、招生、师资、资金、图书设备及其它。

  (五)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项目逐步可包括:相互招生、教师或学生交换、短期交流活动、学术合作、合作办学、科研、职业培训与课程开发等。

  (六)两岸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可由政府、学校与民间共同参与。

  (七)两岸为促进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应充分提供信息,重视透明与公开的程序,取信社会大众。

编辑:陈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