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7月12日长沙消息 在11日举行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分论坛上,清云科技大学校长李大伟发表演讲,以下为李大伟演讲稿。
摘要
台湾技职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资本及技术密集阶段,高职与高中人数比为7:3,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建立深厚的基础,也为产业及社会培育了无数优秀人才。近来台湾更提出技职教育再造方案,对技职教育提出十项改造策略,其中强化教师实务教学能力、引进产业资源协同教学、落实学生校外实习课程等计划备受瞩目,期望藉此展现技职院校学生务实致用之精神,扩展产学紧密结合培育模式、缩短学用落差,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储值就业人才,提升台湾竞争力。
台湾技职教育一向在台湾建设及社会发展扮演的重要功能,尤其是近年技职教育政策在产学各界支持及参与下,已经获得许多良好的绩效和成果,本文就两岸教育交流措施、陆生来台之政策与进展略做说明,并对两岸技职教育交流之政策提出六项建言,期能对两岸技职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展新的模式,使两岸技职教育更为精进。
对两岸技职教育交流之政策建议,本文提出(一)建立学历证件查核机制(二)国立科技大学建立交换学生、互采学分及双联学制(三)私立学校二技学制开放招收陆生(四)台生至大陆台商企业进行研习(五)两岸学生专题竞赛(六)延揽大陆技术教师来台进行实务教学等六项建言,期能对两岸技职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展新的模式,使两岸技职教育更为精进。
一、前言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2009)来,教育投资与教育发展亦有空前的变化,政府与民间重视教育成长不遗余力,沿海各省尤为显著,其中技职教育与民办教育的提倡与办理,可谓一日千里,突飞猛进,值得道贺(李建兴,2009)。台湾技职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资本及技术密集阶段,高职与高中人数比为7:3,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建立深厚的基础,也为产业及社会培育了无数优秀人才。新进台湾更提出技职教育再造方案,对技职教育提出十项改造策略,其中强化教师实务教学能力、引进产业资源协同教学、落实学生校外实习课程等计划备受瞩目,期望藉此展现技职院校学生务实致用之精神,扩展产学紧密结合培育模式、缩短学用落差,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储值就业人才,提升台湾竞争力。
台湾技职教育一向在台湾建设及社会发展扮演的重要功能,尤其是近年技职教育政策在产学各界支持及参与下,已经获得许多良好的绩效和成果,本文就两岸教育交流措施、陆生来台之政策与进展略做说明,并对两岸技职教育交流之政策提出六项建言,期能对两岸技职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展新的模式,使两岸技职教育更为精进。
二、两岸教育交流措施
台湾近年在学术教育交流活动上,积极推动各项措施,期能提升两岸技职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岸技职教育发展引领新的契机,以下就现行两岸教育交流措施简略说明。
(一)台湾与大陆地区学校交流原则
依据两岸关系条例33条之3,办理各级学校与大陆地区学校缔结联盟或为书面约定合作,现阶段之交流原则为:1.关于教师交流部分,仅限于一般交流常态之短期客座讲学,未开放涉及聘任双方人员担任教职或研究职务之事宜。2.学生交流部分,迄未采认大陆地区高等学校学历,未开放承认学分及授予学位等情事。3.交流名称问题,使用全衔,以对等立场;例如国立学校,交流文件内删除“国立”字样;私立学校校名前冠上台湾或台北文字。
(二)鼓励两岸学术教育交流活动
为鼓励两岸学术教育交流活动,台湾每年均编列经费,用以补助学校、学术机构与民间文教团体办理类如学术研讨会、教育参访或教学观摹、学艺竞赛、展览或研习以及社教艺文活动,藉助此类活动促进两岸之了解与合作。
(三)延长陆生来台短期研修期限
为提升两岸学生之实质交流,建构两岸青年学生互相砥砺、良性竞争之学习环境,并使陆生能够深入体验、认识台湾之民主社会及文化价值,于2008年10月24日修订相关法规,将陆生来台短期研修期限由4个月延长为1年。依据教育主管部门统计,2008年第1学期计有820名陆生来台短期研修,其中24名研修期限为1年。
(四)放宽推广教育限制
核定“大学推广教育实施办法”及“大学办理推广教育计划审查要点”。
2008年11月3日修正大学推广教育实施办法。2008年11月6日修正大学办理推广教育计划审查要点,放宽台湾之大学赴大陆及金门马祖地区办理推广教育限制,使台湾高等教育机构之高阶师资可实际参与大陆地区之高等人才培育工程,对两岸人才培育之互动,点亮璀璨的明灯。
三、陆生来台之政策与进展
据大陆官方统计,在大陆念大学、研究所且有正式学籍的台湾学生人数约有6,400人,各省台商协会则估计约有7,000人;而近五年,台湾一般大学校院赴大陆地区研习学生数为3,098人(学士班2,239人、硕士班799人、博士班60人),而大陆来台研习陆生人数为1,705人(学士班1,332人、硕士班309人、博士班64人),陆生来台研习人数相对较少(何卓飞,2009)。
目前台湾因尚未开放采认大陆学历,导致陆生无法来台修读学位,进而影响两岸学术及文教之正常发展,为促进两岸文教交流,教育主管部门业于2008年6月开始,针对“开放陆生来台就学”筹组跨部会项目小组,并研拟相关具体执行策略及相关配套措施,惟因大陆学历采认非单纯之教育议题,涉及安全、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结构层面之问题,须采取渐进、稳定之原则,参酌其它国家之办理经验及实际了解大陆高等教育之状况,配合整体大陆政策据以审慎推动。目前台湾对大陆地区学生来台就读之政策初步采三限六不原则,所谓三限原则指“限制采认高等学校”、“限制来台陆生总量”、“限制学历采认领域”,限制采认高等学校指仅认可学术声望卓著、办学质量绩优之大陆地区高等学校,以确保来台学生有齐一质量;限制来台陆生总量为招收大陆地区学生总数将有所限制,原则上各校招生人数在核定招生总数之百分之二以内,但来台陆生总数不得逾台湾核定招生总数之百分之一,约计2,000人;限制学历采认领域系不开放大陆地区所有涉及台湾证照考试有关高等教育医事学历之采认领域。
六不原则为“不会加分优待”、“不影响岛内招生名额”、“不编列奖助学金”、“不允许校外打工”、“不会有就业问题”、“不得报考公职人员考试”等六项。不会加分优待指陆生来台就读或考试均不给予加分优待。不影响岛内招生名额为陆生来台就读采申请制,并以外加名额录取,不会排挤现有台生之升学机会。不编列奖助学金系政府不编列预算作为陆生奖助学金。不允许校外打工是指来台之大陆学生不得于校外打工或兼职,来台陆生需准备在台生活费及学杂费。不会有就业问题为陆生停止修业或毕业后不得续留台湾。不得报考公职人员考试指大陆地区人民依法不得报考我们的“公务人员考试”与“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如公务人员高等或普通考试、会计师、建筑师、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
三限六不原则是因应台湾现阶段之教育环境及经济、社会所需而而研拟之原则,鉴于大陆高等教育质量快速提升,世界各国多予以承认,预期台湾采认大陆高等教育学历之效益除符合世界潮流外,亦可促进两岸文教交流将有助于两岸之和谐发展,未来两岸学历采认应朝共惠互利方向努力,为两岸高等技职教育开展一片蓝天。
四、对两岸技职教育交流之政策建议
(一)建立学历证件查核机制
大陆地区学生来台就读,常发生之困扰为学历证件之查证问题,未来大陆地区学生之毕业证书建议须经大陆官方机构认证,如“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台湾学校亦可在大陆“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在线查询学生之毕业证。此外,台湾亦可要求申请大陆高等教育学历采认当事人必须同时向大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办理成绩单及学位证认证,以供台湾官方查明证实当事人之修业期限、修习课程及是否具备相应之学力。另公证处系大陆政府认可之机构,其所公证之资料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亦将规定申请大学高等教育学历采认者,其成绩单、毕业证及学位证均须经大陆公证处公证属实,建立严密之学历查核机制提高公信力,将有助于学生交流之推动,亦是两岸学学生交流的基本配套措施。
(二)公办科技大学建立交换学生、互采学分及双联学制
双联学制是指签有合作协定的两校间之大学生或研究生,在原本学校修业至少两学期后,即可免考托福、GRE、TOEIC或其它相关入学测验而直接至有合作协议的学校就读,继续修习未修毕的相关学分,只要符合双方学校的毕业资格后,就可以较短的修业年限同时取得两校的学位。双联学制不仅提供海外学生来台就学的另一管道,而台湾学生亦可循此模式赴海外学习。
双联学制是将签有合作协定的两校学程视为一体,两校间的所有学分、学程互相承认,由于合作层面过于深入,因此学校所签署的大多为需要另外通过合作学校教授之审查,或其它相关入学测试的双学位制。由于双联学制涉及学位的授予,与一般交换学生仅止于学分的授予大不相同,因此对于所合作学校的学生程度必须得要有相当的信赖度。台湾双联学制目前分别有1+2+1学士、2+2学士、3+1学士、1+1硕士和3+2学硕士及博士双联等模式,但大陆依目前规定,只有政府选派出国的学生,方能采用双联学制模式同时取得国内外大学的学位,大陆教育部对于双联学制仍在评估规划,两岸大学要透过学术交流来互相授予学位,大陆并无这种制度,大陆所谓2+2或3+1双联学制,目前以交换生性质居多,高校彼此签订协议,到对方高校就读一段时间,学分可相互抵免。真正授予国内及国外学位的案例较少,而只是拿到原学校的学位。两岸公办科技大学交流,短期建议先由交换学生、互采学分作起。
台湾公办科技大学接受行政部门大量补助,台生与陆生学杂费收取标准不一相同,但应如如何区分,恐不易合理订定,另两岸公办大学学生素质较为均一,采用交换学生或双联学制者,学生学习较无阻碍,故建议在四年制公办科技大学,采「1+2+1学士」制试办交流,将较易于推动。
(三)私立学校二技学制开放招收陆生
两岸高等技职教育供需状况,存有明显之差异,大陆技职教育现阶段仅延续至专科阶段(大学专科、高等职校),学士学位(大学本科)层级的就学机会则处于短缺状态,另台湾近年则因开通高等技职教育升学进路,大量提供科技大学学士学位层级之就学机会,故技职教育在二年制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可衔接大陆的专科毕业生来台就读,建议两岸可规划推动此类学制之合作,增进大陆职业教育体系学生之技艺技能。
本项政策涉及大陆学历采认问题,初期台湾在三限六不原则下,未纳入大陆专科学历(高等职校、大学专科)之采认,短期权宜之计,台湾技专院校可采境外开班方式,办理推广教育二专学分班+二技学士学位班,或于大陆开设推广教育学分班,修习推广教育学分达二专毕业学分者,得以同等学历(力)就读台湾二年制技术学院,短期可解决学历采认问题。
(四)台生至大陆台商企业进行研习
台湾近期启动之“技职教育再造方案”中,最受瞩目的策略之一为“落实学生校外实习课程策略”,该策略主要内容为公私立技专校院为主体,安排各校大学部及专科学校(五年制、二年制)日间部(不含夜间部、进修部、研究所),利用暑期或学期中一定期限,弹性赴企业实习,并列入毕业学分。目前台湾技专校院办理实习之种类包含参访、校内实习(课堂教学)、校外实习及海外实习,其中技专校院办理学生校外实习及海外实习系所仅占约10%,为协助学生提早体验职场,养成正确工作态度及提升就业力与国际竞争力,推动学生校外实习课程有其迫切性。
教育主管部门初步规划,未来技专院校日间部学生毕业前应有半数以上毕业生必须至产业界修习企业实习学分,以现阶段每年约有十万五千余位技专院校间部学生毕业,若半数需至企业实习,台湾企业每年需要提供五万个实习机会,是否能足额提供尚有疑义,加上两岸经济交流日趋平凡,台湾毕业生到大陆就职比率逐渐增加,为利两岸技职教育交流,建议可选派台湾技专院校学生至大陆台商企业实习,除了解专业实务外,亦可增进学生对两岸文化之了解。
(五)两岸学生专题竞赛
技职教育学生之交流与合作,除上课外,可举办专题制作竞赛方式,邀集台湾与大陆技职院校学生共同参与,在竞赛活动中可相互观摩彼此的技艺技能、思考方式、沟通互动模式,并激发彼此的创意与思路,技职教育务实致用的精神融入竞赛活动中,两岸在本类专题竞赛尚属缺乏,为促进两岸技职教育交流与互动,建议可考虑办理本类竞赛活动。
(六)延揽大陆技术教师来台进行实务教学
一向注重实务教学之台湾技专院校而言,技专校院教师实务经验可谓重要的人力资本,为提升技专校院教师及学生实务教学及实作能力,台湾积极鼓励学校聘任具与任教领域相关之工作经验者,其主要目的有为深化技职教育之实务教学,培育具有实作力及就业力之优质专业人才及加强技职教育与产业接轨,提供学生零距离之产业科技认知,缩短学校教育与业界人才需求之距离。现阶段未开放大陆教师来台任教,建议可先开放具技艺技能之技术教师,如文艺、戏曲、舞蹈类实务教职,可优先延聘来台,传授特有技艺技能,延续文化传承,也为台湾目前积极推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注入创新与创意的新血。
五、结语
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在台湾远比大陆为早,台湾从1950年代逐步推动高职、五专、技术学院而科技大学,大陆迟至改革开放后,约1990年代开始才有职业教育大规模改革,相距达四十年之久(李建兴,2008)。台湾职业教育起步早、发展快、办学体体系完整、成果显著,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现阶段两岸技职教育都在改革发展,追求卓越,为追寻技职教育更高之教育质量、进行体制改革,调整供应社会所需之人才;两岸应持续建构交流与合作模式,共创两岸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