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铁岭城市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城区与沈北已经连为一体,成为沈阳经济区同城化发展的先导。一个财政穷市、资源小市如何奇迹般崛起?支撑这个庞大工地运作的是一个理念先进、运营有效的资金筹措管理体系。
公共资源资产化存量整合出真金
整合公共资源是铁岭市政府融资的“第一桶金”。面对政府财力规模小、经营资产少的实际,铁岭另辟蹊径,以价值形态运用为突破口,推进公共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走出了一条“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政府融资新路。市政府出台了规范公共资源管理、推进政府投融资体系建设的意见,以物权法、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相关规定为基本依据,将公共资源分为非经济类公共资源、具有外部经济性的公共资源、具有收益性的国有自然资源、具有收益性的社会公共资源和可运营的行政事业资产五大类,从资产管理、收入管理、运营管理三方面分类施策,创新政府投融资体系。省政府批准市级行政中心南迁新区后,铁岭市把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房产证、土地证全部上收,将非经营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评估值16.7亿元,使其成为政府融资的初始资本来源。
用活资源撬动地方金融体系,迈出政府融资第一步。铁岭是一个金融资源匮乏的城市,做大地方金融体系成为破解融资难题的第一突破口。2006年铁岭对原城市信用社进行改制,成立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剥离13.7亿元不良资产。铁岭市以整合的16.7亿元公共资产作抵押物,将城信社不良贷款剥离到资产经营公司,使信用社资产质量达到监管部门要求,仅用4个月时间即完成商业银行组建工作。2007年初,又以新城区一处商业用地评估10.6亿元注入资产经营公司,作为抵债资产划给商业银行,释放了16.7亿元抵押资产,成立了铁岭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这种运作方法一举三得:腾出了商业银行贷款空间,提高了盈利能力,释放了有效资产。商业银行成立4年来,为新城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融资50亿元,为铁岭崛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优良资产注入、投资公司和优势企业增资等措施,商业银行净资产由2.1亿元增至10.8亿元,增长4倍。铁岭还组建了全省第一家村镇银行———铁岭新星村镇银行,其业绩居全国前五名,今年域内5个县(市)将全部完成村镇银行组建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村镇银行全覆盖。
巧用资源做强政府投融资体系。铁岭市政府整合上收的16.7亿元公共资产,由财政资产经营公司进行实物形态管理,通过固定资产转为长期投资的办法,将其作为资本金注入到公共资产投资公司,在母公司负债率没变的情况下建设了新的融资平台,实现资产放大效应。随后划入市管南城水库有效资产,将市财政持有的商业银行股权划转公投公司,有线电视实施事转企成立天光网络公司,客运中心转制成立交投公司,开发区、高新区成立资产经营公司,园区管理按企业机制运作,上述公司均由公投公司控股。成立了天水物产公司,负责新区住宅和教育机构建设与投融资,成立城投公司负责老城区建设与投融资,成立金峰建投公司负责新城新市镇和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与投融资。目前市本级六大投资公司的资产总额已过600亿元。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政府信用能力。4年前,铁岭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近40%,居全省首位,全部金融机构被总行停牌,失去贷款审批权限。铁岭公共资产投资公司现金回购了银行不良贷款5亿元,资产确权剥离不良贷款26亿元,解决口径外历史挂账27.8亿元,以土地置换不良资产82亿元,目前铁岭金融机构不良率已降至全省平均水平以下,全部银行均恢复贷款权限,中行、农发行为政府投资公司发放信用贷款9亿元,工行还在铁岭开展了土地储备贷款业务。
坚持“举债有度,用债有效,管债有规,偿债有源”的投融资原则。铁岭政府的融资理念得到金融机构广泛认同,双方形成高度信任、良性互动。举债要兼顾需要和可能,债务要用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具有牵动性的项目上,考虑政府的投入产出;所有债务管理既要有规章制度,又要有负责的承担主体;各投资项目,既要落实资金来源,也要落实财务来源;通过调整财政体制、建立政府偿债准备金和偿债专户、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等措施,使偿债能力信息透明化。此举使政府投融资公司信用能力大大增强,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打好多元融资组合拳。铁岭市六大投资公司各有自己的项目区域和职能定位,根据项目的投资特点、融资成本和控制风险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3年来,铁岭市本级投融资公司融资总额达238亿元,主要有以下八个渠道:一是资产经营收益,包括土地运营收益,资产整合变现收入,工业地产、金融地产、商业地产开发收入;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与开发行、农发行两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对接机制;三是发行企业债券21亿元,东北地区发行机制改革后首家启动,发行额度东北第一;四是商业银行贷款,尤其是土地储备、信用贷款走在全省前列;五是信托机构融资;六是短期票据融资;七是上市重组,新城区城市运营和土地一级开发权赋予政府控股的财京公司,已与上市公司四川中汇医药进行重组,实现借壳上市;八是中期票据发行工作已经启动。
狠抓投融资能力建设实现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
着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体系。铁岭市政府要求对每个融资项目都进行充分论证,确保具有可靠的第一还款的财务来源;每个项目都要依托一个投资公司,落实承贷主体和管理主体,落实项目法人、业主责任,减少政府项目资产管理主体缺位、项目建成后资产管理监管乏力的问题;以资本运营为核心,建立资产增值机制、债务退出机制、公司再融资机制,最终实现上市的目标;“借用管还一体化”,由一个明确的主体负责,防止钱到人散的现象发生,落实主体责任、主体定位。
加强政府投融资公司各项基础工作。资产重组坚持高起点,聘用具有上市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信用评级公司,提高信用能力;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政府工作人员兼职不兼薪,聘用职业经理人,实行年薪制,提高管理运营能力;为投资公司增项目、增资产、增预期、增信用,增强其融资能力,政府将工业园区、新城新市镇、新县城的土地一级开发权交由投资公司进行控股,沈铁城际连接带加油站由投资公司统一建设,招标出售;建立政府财务总监制度,市政府投融资办聘用高素质、高学历的副处级财务总监,派驻投资公司,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增强投融资公司的再融资能力,要求融资的使用要形成有效资产,形成现金流,实现资产倍增,实现滚动发展;加强项目策划,政府融资项目、载体、管理和运营四要素中,项目策划居于首位,精心策划了一批能增强投资者信心的项目,如莲花湖湿地公园、金融后台基地、“金岭(金融服务外包)”计划等,实现项目资源、金融资源、管理资源的有机结合。
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区域金融资源吸引力。在不动用政府财力的情况下,通过资本运作建设金融地产16万平方米、生活服务设施15万平方米、占地800亩的金融服务外包园。目前已有辽宁建行数据档案管理中心、辽宁保险培训中心等进入园区。
经过3年多的运作,铁岭市政府投融资体系已经实现了三个转变:运营载体由公共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变,政府六大投资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达到97.5%,公益性资产或按规定转经营性资产,或予以剥离;收入来源由财政补贴为主向经营性收入为主转变,预计2010年末,六大投资公司收入总额中经营性收入达90%以上;信用主体由政府向企业转变。由于政府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资产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投资项目市场化程度提高,投资公司信用评级不断提升,已经具备不需要借助政府信用独立融资的能力。(作者系中共铁岭市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