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能够接卸45万吨油船
辽宁省南濒渤海与黄海,背负广袤的工业腹地,沿海城市众多,港口密集,交通发达,是我国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是我国近代开埠最早的省份之一,也是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四盟连通世界的海上门户。在十一五期间,辽宁大力推进港口建设,促进港口资源整合,转身向海,领跑东北亚蓝色经济。
东北开放的海上门户
我国最北端千里海岸线上,辽宁省星罗棋布的分布着大小港口40多个。记者在大连港集团新建成的能够接卸45万吨油船的原油码头上看到,从科威特始发的超大型油轮“高铃”号正在卸载进口原油。今年下半年,国内最大的能够接卸45万吨油船的原油码头投入使用,大连港的原油总体通过能力跃升至8000万吨,成为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大型油品专业港口。
大连港集团总经理孙宏告诉记者:“在整个东北地区的港口来说,大连港的港口条件是得天独厚的。在环渤海地区扩大了集装箱支线中转的范围,对渤海湾七个港口有了业务的互动。使得整个东北地区货物的出口成本更低、更有效。”
丹东港作为我国沿海最北端的港口,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体系建设,2010年实现粮食周转能力400万吨以上,成为我国新的粮食出口大通道。10月份开工建设的通化陆港,打开了制约吉林东部地区国际贸易发展的瓶颈,丹东港由此展开了北上黑龙江、吉林兴建陆港,抢滩现代大型物流体系的新战略。
数据表明,东北经济区对外贸易85%以上的份额通过港口运输完成,航运在东北振兴中起着“主通道”的作用。
作为距东北腹地最近的大港营口港,短短3年时间就实现了年吞吐量从一亿吨到2亿吨的跨越,通过海关,检验部门合力建设“大通关”的软环境降低了企业成本,最终转化为进出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营口鲅鱼圈海关关长郭新义说:“通关速度快了,给我们解决了一些难题,让我们少一些麻烦,不仅仅是降低了这么点成本,而是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了!这个效应是无限的。”
目前,全省主要港口集疏运通道基本建成,“十一五”期间,辽宁省高速公路建设以“全面打通省际通道,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为目标,重点建设连接周边省区的高速公路大通道。并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覆盖全省的“3小时交通圈”,促进“沈阳经济区”和“突破辽西北”战略的实施。建成了长兴岛、大窑湾等主要港区的集疏运通道基本完善。充分发挥了辽宁的区位优势,为辽宁内地、吉黑两省和内蒙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提供海上门户。今后将继续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实现港口与其他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全面满足港口运输发展的需求。
港口建设璀璨生辉
在港口建设过程中,辽宁加大对全省港口资源整合。目前,大连港集团通过认购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增发股份即将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正在投资参股葫芦岛港集团;大连港集团还分别与锦州、丹东市政府开展合资合作,联合开发锦州港龙栖湾港区和丹东港海洋红港区,现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辽西煤炭通道项目上,大连港集团与葫芦岛市政府、大唐国际、国电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和起步工程的建设;营口港与盘锦市政府也开展了全面的合资合作,新建设的盘锦港荣兴港区已于今年9月竣工试投产。
辽宁省交通厅厅长张铁民说:“我们坚持以项目为切入、以资本为纽带、以合资合作为主要形式,推进全省港口资源整合,取得了较大进展。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港口资源整合,从效益和效率上真正提升辽宁港口群的整体竞争力。”
“十一五”以来,辽宁港口建设璀璨生辉。建成了全国乃至亚洲地区最新崛起的作业效率最佳的集装箱码头,世界先进水平的30万吨原油码头,国内最大、最先进的30万吨矿石码头,亚洲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粮食专业码头,具有国际水平的汽车滚装专用码头,具备了完善的内外贸集装箱运输和原油、成品油、铁矿石、散粮、煤炭、散杂货、钢材、商品汽车、液体化工的装卸、仓储、运输、服务及滚装运输、火车轮渡等功能。
辽宁同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航运往来,每年承担着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运输,80%以上的外贸运输,90%以上的集装箱外贸运输。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辽宁港口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9亿元,预计到2010年底,生产性泊位将达到35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71个,综合通过能力4.75亿吨,货物吞吐量将达到6.5亿吨。目前全省形成了以大连、营口为主要港口,丹东、锦州为地区重要港口,盘锦、葫芦岛等一般港口为补充的分层次港口布局体系,为东北老工业基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港口基础设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