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经济的提升最终要靠文化力量的支撑。”湖里区区委书记李栋梁告诉记者,近年来,湖里区以创建全国先进文化区为载体,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形成全区上下协力支持,群众广泛参与,全社会共建、共办、共享的大文化格局。
文化设施日臻完善
文化事业经费年均增长37%
目前,湖里区已经构筑起一个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区已建成各类文体设施34.26万平方米。其中,区文化中心占地13605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汇集了文化馆、图书馆和文艺培训中心等主要功能,在湖里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起到了龙头作用。
“在全市六个区中,湖里区的文化馆第一个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图书馆也是全市首个被评为区级二级馆,目前正在申评国家一级馆。”湖里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湖里区委区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事业经费年均增长37%,远远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事业费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2008年起,区政府每年还安排不低于2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基层文化建设。
与此同时,各街道、社区也高度重视文化工作,纷纷高起点规划建设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再加上大型中心广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百姓们的文化活动空间越来越宽敞,设施也越来越完备。
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市民共享“温馨湖里”广场文化
尽管天气已经开始转冷,但“温馨湖里”广场活动依然热火朝天。周末,仙岳山上拉歌声此起彼伏,社区、公园里,处处有人在扭秧歌、打腰鼓。
73岁的社区文艺队大队长吴秀治每天忙于参加社区合唱队、登山队、腰鼓队、舞蹈队、象棋队等活动,她由衷地感叹:“家住在湖里,我们的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比年轻时还要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富足的物质财富,更要有充裕的文化供给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正因为这样,湖里区近年来坚持“节庆打品牌,平时不断线”的原则,不断拓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特色文化,全区每年举办较高水平的文化活动200场以上。
一些活动甚至已经打出了品牌,如连续举办五届的“厦门元宵民俗美食文化节”,每年吸引观众近10万人;“温馨湖里周末大舞台”活动,深入学校、企业、社区,每年开展广场文化活动100场以上。此外,“青苗奖”、“鹭岛花朵”少儿文艺调演、小学生合唱节等活动已经成为每年固定的品牌文化活动;而今年推出的首届厦门(湖里)城市诵读节、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则被培育成文化活动新品牌。
打工文化精彩纷呈
组建全省首支外来青年艺术团
每逢湖里区的大小演出,总有一支队伍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湖里区外来青年艺术团。这是全省首支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体的文艺团队。队伍的参与者工作都很辛苦,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文艺,更热爱湖里这片土地,他们在工作之余,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排练,创作编排了100多个节目,获得30个市级以上的奖项。其中,2007年创作、排演的闽南语歌曲《咱的故乡》,获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创作奖,实现了厦门市在全国群星奖成人组上零的突破。
“在湖里,外来人口几乎是本地户籍人口的三倍,培育良好的打工文化,不仅有助于服务外来员工,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湖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湖里区连续举办了三届外来务工人员青年才艺大赛,为外来务工青年提供了展现艺术才华的舞台。湖里区还定期在外来人员聚居地放映露天电影,三年来共放映400多场。同时,举办外来务工人员免费电脑培训班,以“周末讲坛”的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
文艺大赛屡获殊荣
获百多个全国和省、市奖项
除了外来青年艺术团外,湖里区还先后组建了外来青年合唱团、五缘湾合唱团、区老年艺术团、区少儿艺术团等。并积极引导各街道、社区组建和做强街道艺术团、社区舞蹈队、腰鼓队、民乐队、南音社等主力队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基层文化队伍195支,成员约5760人。这些以不同形式组成的文艺队伍,积极活跃在基层和各行各业,为全区的文化繁荣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而这些队伍也在各种比赛中屡屡获奖。
其中2006年成立的五缘湾合唱团获第八届中国合唱节混声合唱比赛银奖、第十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合唱比赛演唱金奖。区老年艺术团设舞蹈组、曲艺组、声乐组、器乐组等,聚集了一大批老年艺术人才,其编排的节目获多个全国和省级以上文艺调演金奖。
在2008年厦门市农民文化艺术系列活动的各项比赛中,湖里区在合唱、秧歌、摄影、美术等参赛项目中,所选送的作品在全市各区中数量最多,质量最高,获奖作品最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2009年厦门市第四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比赛中,湖里区共获得6金10银9铜27个优秀奖,并荣获优秀组织奖。
此外,湖里区还先后荣获第四届和第五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金奖、第八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金奖、第八届中国合唱节银奖、全国中老年艺术大赛金奖等100多个全国和省、市奖项。
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率先推行娱乐场所审批听证制
随着群众文化活动的热烈开展,湖里区也创新思路,构建起了一个繁荣、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湖里区有关部门积极扶持网吧、娱乐场所等项目向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区域发展。一方面在全市率先成立网吧行业协会,推行网吧行业自律;另一方面加大整治力度,重点针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销售盗版非法出版物、娱乐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依法查处,对无证经营的黑网吧、影吧、电子游戏室、歌舞娱乐场所等进行不间断的打击取缔。
为了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湖里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娱乐场所审批听证制度,坚持对每起娱乐场所的设立审批都召开听证会,让监督关口从事后转到事前。
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164家,其中网吧66家、娱乐场所33家、音像制品店31家、书报刊店31家、营业性演出团体1家、电影放映2家,文化经营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四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交相辉映
除了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外,近年来,湖里区的文化产业也异军突起,硕果累累,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
目前,湖里区拥有我省首个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乌石浦油画村;我市惟一“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优必德工贸有限公司;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惠和腾飞石艺有限公司;以及我市首家网络游戏产业示范基地——厦门市吉比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四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交相辉映,与此同时,艺友工贸、万石画艺、好立工艺、三乐钢琴等一批重点文化企业乘风而起,在首批确认的36家厦门市重点文化企业中,湖里区有9家,湖里区的文化产业展开了一幅“基地示范、品牌领跑”的壮美画卷。
湖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湖里区将在新的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保持文化体育的持续稳定发展,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