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中秋宴,不得不提起拜月的典故。相传古代齐国的一位丑女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仍未被宠幸,直至某年的八月十五,天子在月光下看到她,觉得她美貌动人,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便由此而来。拜月看似成为了祈求美貌的一种行为,设香案、摆月饼、西瓜、红枣、葡萄、红枣等作为祭品,中秋宴前后,这种祭拜必不可少。
而后来的中秋宴,慢慢演变成为解乡愁、盼团圆的某种寄托,或是成为亲戚朋友难得团聚的某种纪念,这些在先人的诗词中总能找到蛛丝马迹。比如,“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如今读起文天祥的《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还是能感受到他即将赴中秋宴席的几分期待与欣喜。而这般欣然参加中秋宴的兴致除了来源于一江秋水的冰清华美,当空明月的婉约可人,如画江山的大气磅礴,自然还有佳人相伴的快意动容。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中秋节都伴随着喜庆祥和的气氛,很多时候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而变得格外凄凉,他乡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失意才子对仕途的惆怅,月圆之时,伴随着“此事古难全”的失落,拜月,又何尝不是寄托着无限期盼。
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悲喜,对酒当歌,把酒问青天的动作显然带来了很多正面效应,苏轼因中秋宴中欢饮达旦大醉,一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的心事,辛弃疾也在《中秋寄远》中书写着“玉液满、琼杯滑”的离愁痛快,随着酒杯一次次地被斟满,又再次空落的瞬间,或许只有明月才能感受中秋深藏的那份人情世故。文/周人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