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 (记者蔡波 通讯员杨义堂 赵相恩)2008年9月28日上午,秋雨霏霏,举世瞩目的戊子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济宁市曲阜隆重举行并完美落幕。这是自2004年公祭孔子以来,第五次举行祭孔大典。参加今年祭孔大典的有原国家领导人,山东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的领导,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有关部委领导,第三届孔子教育奖获奖代表和海内外贵宾共1200余人。 在万仞宫墙前,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为大典主题铭文揭幕,济宁市市长张振川宣读主题铭文。铭文揭幕仪式结束后,在平和的雅乐伴奏下,祭祀队伍通过明故城,走过七道门,来到孔庙大成殿前。身着“六艺”服的中学生在甬道两侧肃立诵读《论语》,大成殿上,祭祀代表分六组向孔子像敬献花篮,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恭读祭文。悠扬的古乐中,身着汉服的舞者,峨冠博带,手持羽和龠,跳起了祭孔乐舞。
山东卫视和10余家网络媒体对2008祭孔大典进行了现场直播,百余家报刊及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记者采访报道了活动盛况。舆论普遍认为,此次祭孔大典在往年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既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又为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与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推进了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参加大典的贵宾对此次活动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这次活动为节庆中的精品。
回顾整个过程,三大亮点较好的提升了2008祭孔大典的内涵。
一是主题更具时代性。今年祭孔大典的主题是“仁者爱人、自强不息”。“仁者爱人”出自《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易经》是中华文化的原典,儒家、道家都从中汲取了充分的营养。自强不息是儒家取其阳刚的一面,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千百年来,儒家文化中“仁者爱人、自强不息”的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脉。今年中华民族在抗击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全民动员举办奥运等工作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大爱无疆的博大胸怀、不向困难低头的坚强意志,也正是“仁者爱人、自强不息”精神的写照。如果说,“全球联合祭孔”、“海峡两岸同祭孔”是形式上的创新,那么,2008年的祭孔主题则更注重揭示孔子文化的内涵,注重结合孔子文化节的时代特色,用祭孔活动来引领人心,用孔子文化节的平台来弘扬民族精神。这一主题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孔子“圣之时者”的特点,将孔子文化与当代中国现实的紧密结合,显示出了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二是祭文更具影响性。经过认真策划,今年祭孔大典的祭文由我国著名作家金庸先生撰写。金庸是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今年由金庸先生撰写的祭文不仅体现出孔子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向世人展现出了我国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金庸先生的祭文把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将举办奥运、自强不息、注重环保,建设和谐世界等内容写到祭文之中,祭文内容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同时,对祭文严谨的保密工作,增强了祭文的神秘感,也使祭文成为了本次祭孔大典备受瞩目的一大亮点。祭孔大典开始后,相关媒体对祭文进行了全文播发,众多网站、媒体对祭文内容进行了转载。金庸撰写祭文的事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省级等多家媒体、网站对此事进行了追踪报道,很好地提升了今年孔子文化节的影响力。
三是组织更具科学性。为向全世界努力展现一个真正神圣而肃穆的祭孔大典,今年祭孔大典更注重组织工作的科学性。将祭孔来宾细分为三部分。首先,国家和省市领导在装修一新的休息厅按序集合就坐,先用湿巾净手拭面,以体现庄严神圣;其次,其他主祭贵宾在神道路南首排队等候,待祭孔音乐响起后依序走上神道路;三是今年安排1000名贵宾在孔庙前的金声玉振坊前集合,提前举行开庙仪式,沿孔庙的神道路依次从各大门进入,全身心地参与到祭孔的整个过程当中来,让参加祭孔的嘉宾完整地体会到祭孔过程的庄严与肃穆。孔庙大成殿前划分了五个区域,贵宾们由工作人员引导在各自区域站定,整个现场井然有序。祭祀仪程中,所有来宾整齐划一地向孔子像施礼行拜三鞠躬,对至圣先师的敬仰之情充分表达出来。由于整个组织工作的严谨,使孔庙内的古柏森森、殿堂巍峨与所有参加祭祀人员的气具凝神、神圣肃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将整个祭孔大典的神圣感推向了极致,给人们所带来的心灵震撼超越了往年任何一届,令人难以忘怀。
祭孔大典,是为了纪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缅怀先贤、弘扬中华美德、加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同时让世界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会到先师孔子的教诲,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2008祭孔大典,再一次为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祭孔历史增添一抹时代的亮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