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中秋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网络投票活动拉开序幕以后,签名赞成“申遗”的网民人数已迫近百万,民众的“申遗”热情之所以高涨,直接的动因是发端于中国的古老传统节日端午节,竟被韩国抢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自此项活动开展以来,各媒体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褒扬有批评,见仁见智。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在此间表示,由于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每两年一次,每个国家每次只限申报一项,因此中秋节在短期内将难以申报成功。而中国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官员郭旃更是直接的说,如果考虑“凯恩斯决议”一国一年一项的规定,中国的申遗大队已排到下世纪的门槛。此消息的传出似乎给热情高涨的民众当头一瓢凉水,于是有些人发出中秋“申遗”无望的感叹。
笔者却以为,此次在中国掀起的中秋“申遗”活动,其过程远比结果更为重要。因为由此引发的热烈讨论将会引导民众对于怎么保护上下五千年光辉璀璨的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和积极探索,以应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今所面临的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该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的严重冲击。从此意义上来说,中秋“申遗”,重在唤起疗救传统文化的注意。
据史料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古籍《周礼》,并记载了周代就有中秋夜迎寒与祭月的习俗。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而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仅次于春节的中国第二大传统节日。
民俗学家称,每逢中秋之夜,一家大小选取月照最佳处,先摆上时令瓜果及糕点等供品,焚香祭拜月神,求月神帮助自己了却心愿。男则愿蟾宫折桂,女则愿貌似嫦娥……继而,长辈指点明月,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其间,大家边吃边聊,并穿插吟诗作对,制谜语猜谜等活动,其乐融融。
然而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等西方远道而来的“洋节”越来越红火,而在中国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习俗如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则越来越“淡”,有些年轻人甚至对诸如清明、七夕、重阳等节日的日期都不甚了解,更无从谈及深刻理解其文化蕴涵。在此背景下,这些节日则与其本意渐行渐远、慢慢蜕化,以至于端午节成“粽子节”、中秋节成为“月饼节”、清明节成“烧纸节”、春节成“送礼节”……
漫步在繁华的都市街头,唯一能让人切身感受到中秋临近的就是商家们的“月饼大战”,伴随着“贵族月饼”、“天价月饼”的层出不穷和“月饼瘦身”的殷切期唤,人们再也无心把酒祭月、静心赏月了。反而这些节日却成了某些人阿谀奉承、庸俗腐败的天赐良机,月饼再也无“团圆”之意,铜臭味和腐败味如同中秋夜空上的云朵,遮盖了清丽皎洁的月光,中秋节几成为“月饼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期待在滚滚商业的硝烟中复兴,成为炎黄子孙们的精神家园,而复兴和发扬这些古老传统文化职责的,似乎再没有理由旁及他人。中秋“申遗”能否成功、需多长时间似乎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抓住这一“申遗”契机,将这古老节日的内涵发扬光大,使其内聚于民心、外扬于世界。(完)
(责任编辑: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