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行河道的演变和形成。山东黄河现行河道是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县境内)铜瓦厢决口,从东坝头改道东北流,穿过运河夺大清河入渤海后形成的。改道之初两岸并无堤防,为多股漫流状态。直到同治末年,新河堤防才逐渐兴建,到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全面完成。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在郑州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企图阻止日军进攻,致使黄河改道南行经淮河入黄海。1947年3月,花园口决口堵复,黄河回归山东故道。此后,黄河下游河道一直稳定在现行流路之中。
(2)山东黄河沿岸地形特点。山东黄河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由黄河泛滥冲积而成,是华北平原的组成部分。平原地势以黄河为分水岭,地面坡降平缓,微向东南倾斜。大堤以北为黄海平原,属海河流域;大堤以南为黄淮平原,属淮河流域。山地主要分布在右岸,自梁山县至济南为中低山区,隶属泰山山系北麓。左岸有几处不连续的小山。在中低山区与冲积平原接壤处,分布着一些湖泊及洼地。
(3)山东河道特点。河道比降上陡下缓,输沙能力上大下小,泥沙沿程淤积,河床逐年淤高,形成地上悬河,河床普遍高于背河地面3~5米,而且还在逐年上升;堤距上宽下窄,宽河道排洪能力大,高村站以上河道堤距5~20公里,河道排洪能力20000立方米每秒,比降约为1/6000,河道宽浅,河心沙洲多,水流散乱,主槽变化剧烈。高村~陶城铺是从游荡型向弯曲型转变的过渡型河段,堤距一般为2~8公里,河槽宽0.6~1.3公里,比降约1/8000。该段河道由于堤距较宽,河道平面变化较大,河槽有较大的横向摆动。陶城铺~利津堤距0.5~4公里,河槽宽0.3~1.0公里,属弯曲型河段,堤距较窄。由于两岸险工、控导工程多,较好地约束了河道的摆动范围,河槽比较稳定,一般平面变化不大。窄河道排洪能力小,只能排10000立方米每秒,比降约1/10000。
(4)洪水特性。黄河洪水按照出现时期的不同划分为桃、伏、秋、凌四汛。十二月至次年二月为凌汛期,凌情严重时形成冰坝壅水,易造成决口,形成灾害。三至四月桃花盛开之时,上中游冰雪融化,形成洪峰,称为“桃汛”;七至八月暴雨集中,河水猛涨,称为“伏汛”,历史上大洪水多发生在这一时期;九至十月流域多降大雨,形成洪峰,称为“秋汛”。伏汛、秋汛习惯上称作伏秋大汛,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汛期。伏秋大汛的洪水多由黄河中游暴雨形成,发生时间短,含沙量高,水量大。黄河决口成灾主要发生在伏秋大汛和凌汛期。
暴雨洪水出现时间主要在7~10月份。洪水来源主要有五个地区,即上游的兰州以上地区、中游的河口镇至龙门区间、龙门至三门峡区间、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分别简称河龙间、龙三间、三花间),以及下游的汶河流域。上游地区洪水洪峰小、历时长、含沙量小。中游的三个地区是最主要的洪水来源区,一般不同时遭遇。来水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以三门峡以上来水为主形成的大洪水简称“上大洪水”。如1933年洪水,其特点是洪峰高、洪量大、含沙量也大,对黄河下游威胁严重;二是以三花间来水为主形成的大洪水简称“下大洪水”。如1958年洪水,其特点是洪水涨势猛、洪峰高、含沙量小、预见期短,对黄河下游防洪威胁最为严重。汶河洪峰形状尖瘦、含沙量小,除威胁大清河及东平湖堤防安全外,当与黄河洪水相遇时,影响东平湖对黄河洪水的分滞洪量,从而增加山东黄河窄河段的防洪压力。
冰凌洪水,只在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和下游花园口以下河段出现,主要发生在河道解冰开河期间,其特点是峰低、量小、历时短、水位高。凌峰流量一般为1000~2000立方米每秒,全河最大实测值不超过4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总量上游一般为5~8亿立方米,下游为6~10亿立方米;洪水历时,上游一般为6~9天,下游一般为7~10天;由于河道中存在着冰凌,易卡冰结坝壅水,使河道水位在相同流量下比无冰期高得多,例如1955年利津站凌峰流量1960立方米每秒,相应水位达15.31米,比1958年104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位还高1.55米。凌洪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流量沿程递增,因为在河道封冻以后,拦蓄了一部分上游来水,使河槽蓄水量不断增加,由于“武开河”时这部分水量被急剧释放出来,向下游推移,沿程冰水越积越多,形成越来越大的凌峰流量。黄河下游冰凌洪水,自三门峡水库防凌蓄水运用以来,减少了“武开河”的机遇,减轻了下游防凌压力。
洪水灾害。历史上黄河水灾严重,尤其是黄河下游,频繁的决口、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据历史文献记载,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在下游决口的年份达543年,决堤次数达1590多次,黄河河道迁徙26次,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洪灾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江淮,包括冀、鲁、豫、皖、苏五省,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每次泛滥决口或改道都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如1933年8月,陕县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下游两岸决口50多处,淹没冀、鲁、豫、苏四省30县,受灾面积6592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73万多人,死亡1.27万余人。1938年6月国民党扒开花园口大堤,黄河夺淮入海,淹及豫、皖、苏三省44县,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黄河下游凌汛灾害也很严重, 1855年铜瓦厢改道至1955年的一百年中,发生凌汛决溢的有29年,平均三年半就有一年凌汛灾害,建国后,1951年、1955年凌情严重,分别在利津县王庄和五庄决口成灾。
(5)水沙特点。一是水少沙多,年输沙量之多、含沙量之高,居世界河流之冠。二是水沙异源,黄河泥沙90%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上游的来水量占全流域的54%,而来沙量仅占9%;三门峡以下的支流伊、洛、沁河的来水量占10%,来沙量占2%左右,这两个地区相对讲水多沙少,是黄河的清水来源区。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来水占14%,来沙量占56%;龙门至潼关区间来水占22%,来沙量占34%,这两个地区水少沙多,是黄河泥沙主要来源区。三是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1958年来沙量达27.8亿吨,1987年最小为2.48亿吨,相差11倍,年内分布很不均衡,汛期沙量在天然情况下占全年的80%以上,汛期又集中于暴雨洪水,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汛期下泄沙量占全年沙量的97%。四是含沙量变幅大,同一流量下的含沙量可相差10倍左右,1977年8月三门峡站最大含沙量达911立方米每公斤,非汛期含沙量一般小于10立方米每公斤。
进入山东黄河高村站的水量多年平均为388亿立方米(1951-1999年),其中最大为1964年,达873亿立方米,最小为1997年,为103亿立方米。汛期(7-10月,下同)平均来水量为223亿立方米, 占全年的57.5%,其中最大为1964年,达528亿立方米,最小为1997年,仅为31.8亿立方米。非汛期平均来水量为165亿立方米, 占全年的32.5%,其中最大为1964年,达344亿立方米,最小为1997年,为71.6亿立方米。
进入高村站的泥沙多年平均为9.55亿吨(1951-1999年),其中最大为1958年,达25.6亿吨,最小为1987年,为1.69亿吨。汛期平均来沙量为7.7亿吨, 占全年的80.6%,其中最大为1958年,达22.8亿吨,最小为1991年,为1.03亿吨。非汛期平均来沙量为1.85亿吨, 占全年的19.4%,其中最大为1971年,达4.35亿吨,最小为1960年,仅为0.31亿吨。
2000至2001年进入高村站的水量年平均为131亿立方米,汛期、非汛期来水量分别为39.8、90.8亿立方米,较多年均值分别偏少66.2%、82.2%、45.0%;沙量年平均为0.970亿吨,汛期、非汛期来沙量分别为0.283、0.687亿吨,较多年均值分别偏少89.8%、96.3、62.9%.
(6)河道冲淤。由于黄河进入我省的水量少、沙量多,泥沙在河道内不断淤积,河床逐渐抬高,自1950年7月至1999年5月山东黄河河道(高村至利津)共淤积28.94亿立方米,平均年淤积0.591亿立方米,其中主槽平均年淤积0.278亿立方米,滩地平均年淤积0.312亿立方米。3000立方米每秒相应水位高村至利津5个水文站平均抬高3.59米,每年平均抬高0.073米。1986年至2000年,由于来水来沙条件不利,冲刷河槽的大洪水较小,山东黄河淤积抬高加快。其中1985年10月至1995年10月十年间就淤积抬高1.21米,年均抬高0.12米,尤其是1990~1996年,3000立方米每秒水位年均升高0.18米。河道平槽流量由6000立方米每秒,减少为2000~3000立方米每秒,并且槽高、滩低、堤根洼的局面进一步加剧。据1995年河道测量成果计算,东明油房寨断面主槽比滩地平均高1.06米,滩唇比堤根高3.4米,堤根比背河地面高1.8米,滩唇高出背河地面5.2米。横比降达1/2400(河道比降为1/6000),一旦发生大洪水,易出现横河、斜河、主溜直冲大堤,给防守带来很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