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潍坊风筝网】关于风筝的一些历史典故

时间:2010-04-15 15:40   来源:潍坊风筝网

  风筝问世后,便与军事结缘,留下许多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公元前202年,刘邦集中韩信、彭越、英布等40万大军,把项羽围困在现在的灵璧县。这时项羽兵力已不过10万,粮食也快吃完了。韩信为了瓦解项羽的军心,用牛皮做了一个风筝,上面绑有竹笛,乘夜风吹到楚营上空,下置善笛之炊思乡之曲,又命围攻汉军,高唱楚歌,齐声悲怨,动摇了楚军军心。项羽大惊,以为刘邦全部占领了楚地,自己已穷途末路,只好醉酒军营,慷慨悲歌,同虞姬诀别,他的8000子弟兵,尽皆散去,不战而溃,留下“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公元前200年,韩信与陈豨和谋反汉,想挖地道至未央宫。为了测量至未央宫的距离,韩信派人做了一只风筝。这只风筝使用丝绸做面的板子式风筝,其形象一只蝴蝶,样子虽不好看,但飞得很稳,顺风起飞时,一边放线一边计量线长,当风筝飞到未央宫上空时,距离也就测出来了。
    

  中国南北朝时期,就有风筝用于通讯和越险的故事。据宋朝高承《事物原记》载,太清三年(公元549年)梁武帝萧衍曾被敌将侯景围困在台城,粮草断绝,形势危急。城外虽有援军,但城池受困,无法联系,手下将军羊侃献计,把救驾密诏,藏于风筝中,顺着风筝力放到城外,搬取救兵。当即有台资肖纲在太极殿前,把风筝放出。可惜风筝放出,就被侯景发觉。以为有人搞巫术。命部下乱箭射下。救驾密诏落于后手,羊侃和武帝远远望见,束手无策。

编辑:徐维彬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