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然而,每年春节过后,总会听到不少抱怨:各种应酬不断,赶场子喝酒无度,春节花销年年攀升,生活节奏完全打乱,甚至亲朋好友互相攀比,压力剧增。一方面是文化传统的传扬,另一方面是对各种繁文缛节的惧怕。随着热热闹闹的元宵节收场,兔年春节也随之结束,然而,对于过年的种种习俗的爱与恨却仍然令人回味。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以电子贺卡方式,向亲人、朋友祝福,都传达出人们对过年习俗的认可。无论年味浓淡如何变化,年文化的变迁都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在继承和发扬民俗的时候,若能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与当下社会的时代需求相结合,就能过个既有古朴年味,又不乏现代气息的新春佳节。
吃喝无度惹是非
一年忙到头,春节期间本应彻底放松休息,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但是有时疲于应酬,生物钟完全被打乱。
23岁的张然家住三台县潼川镇,她说:“最怕在酒桌上劝酒,简直就像要打起来一样。”这种酒风往往导致几家欢乐几家愁,总有一些“过分耿直”的人成为喜庆热闹的牺牲品。今年春节,张然的父亲就未能幸免,“每次我爸一喝醉,我妈就要跟他吵架,然后一家人闹得很不愉快。”
礼品红包烦忧不断
“出门之前在礼品上做个记号,初一送出去,等到十五,那个礼品没准就又转回来啦!”说起过年,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五四村的李志军为送礼头疼不已。“礼品太一般了,人情自然也就轻了。可礼品太贵了,经济上却无法承受。”这些送来送去的礼品,无非就是酒水、腌腊制品之类,不一定就健康,收礼的人也不见得喜欢。
“过年过节的,还是想给侄儿女们发些红包,让娃儿们高兴,也讨个喜庆,但是红包讲究却很多,内侄、外侄、远房分别给多少,都要分清楚,很是累人。”
传统年俗一样不能少
“我们的‘年’时间长得很!冬月下旬就要杀年猪,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四全家大扫除……”泸县云丰村六组村民罗庆良说,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才算是过完春节。
“我们虽然没有回家过年,但还是在出租屋贴上了门神和春联。”剑阁县凉山乡联合村村民杨志和爱人一起,留在打工的广州市白云区过年,可过年该遵守的习俗、该有的忌讳他们一样都不少,“不能说不吉祥的话;大年初一要出去拜年、发红包、不能扫地。”
年轻人不重老一套
和传统的过年方式不同,射洪县青岗镇井坝村21岁的李松则选择聚会、上网等方式过年。“爸爸妈妈他们过年规矩多,我们年轻人才不讲究这些。”李松说,除了年三十吃团年饭、看春晚和家里人一起外,其他几天都和同学、朋友一起过。“初一聚餐、初二上网耍游戏,初三去县城唱KTV……小学、初中、高中同学都要聚,时间根本不够用。”
网上拜年低碳新潮
兔年春节期间,随着绵阳网民的增多,网上拜年多了起来。绵阳市的大学生刘蓓蓓随父母到北川新县城游玩时,通过手机发微博:“北川,人气真旺,我的祝福也人山人海地飞向亲友……”很快引来众多网友跟贴祝福。
大年初五,市民龙先生登录QQ,收到了名为 “合家幸福”的贺卡。这个春节,龙先生收到这样的拜年电子贺卡有12封。“以这样的方式表达朋友间的祝福,我觉得既省事温馨又时尚新潮。”
本报记者 吕秋 廖晶莹特约记者 田明霞
北京,2011盏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的元宵节花灯绚丽多彩。新华社照片
网友热议:
“孔雀向西飞”:
过年回家就是吃吃喝喝,路上挤车还累人,简直没意思。今年我一个人在广州过年,很是自在,但当屋外传来热闹的鞭炮声时,没有亲人在身边,还是感到了一阵失落。
“回家看看”:
这几年生活好了,我们这里走亲戚时送礼也少了很多,主要就是摆摆龙门阵,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虽然送礼少了,但春节走亲戚还是必要的,不然人情越来越薄,那就不好了。
“天涯有爱”:
今年过年回家,跟着父母亲戚聚了好几次,感觉酒风“和谐多了”。女士可以喝红酒或饮料,男士可以在红白啤三种酒之中选择,并且不再往死里劝。看来真是时代不同了,人们更注重身体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