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温度一般都保持在36.5℃左右,如果降至31℃以下,就会失去知觉,26℃以下则会造成死亡。所以衣服的主要功能就在于保温。由于大自然有四季之分,衣服也就有了春、夏、秋、冬装之分。
冬装是不是冰雪服饰呢?如果是,冰雪服饰的界定与讨论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不是,冰雪服饰是指什么呢?
冰雪服饰的涵义
大自然的气温变化无常,各地又有自己的春、夏、秋、冬。比如我国春城昆明,冬季最低气温一般平均在8℃左右,而哈尔滨冬季最低气温一般平均在-25℃以下。这样,同样的季节,由于所处纬度不一样,冬季服饰一般也不一样,随着纬度的差异愈大,服饰的差异也愈大。可见,人们的服饰一般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季节,另一个是纬度。
由于前面我们界定了冰雪自然环境就是指在北纬41℃以北的冬季自然环境。所以,可以给出冰雪服饰的涵义。
所谓冰雪服饰就是人们在冰雪自然环境下所穿戴的衣服、鞋帽的总称。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身体冬季保温的需要。
服饰保温能力,有科学界定,既衣着指数(克洛)。英文名称叫Clo,是英语单词“衣服”(Cloths)的前三个字母。一个克洛是衣服表里温差为0.18℃时,每一平方米面积上1小时通过1千卡热量的隔热水平。相当在室内气温为21℃,风速在3米/秒以下,相对湿度为50%的情况下,静坐的人所需要的衣服厚度(隔热量)。
我国冬季一月份,长江以南地区大约需要3-4克洛,关内地区大约需要4-5克洛,吉林以北地区大约需要6-7克洛。如果按1克洛需要穿0.64厘米厚的衣服来计算,生活在冰雪自然环境下的人们,需要穿4.5厘米厚左右的衣服。
有人把地球上从赤道到极地分为七个衣着带。在冬季月平均气温在-20℃至-10℃的寒温带气候是四层衣着带。而极地寒冷气候一般衣着已不能满足需要,需特别制作。 这样,我们可以从比较科学的角度,给出冰雪服饰的定义: 所谓冰雪服饰就是衣着指数在6克洛以上,适应于4层衣着带的具有冰雪符号,又适应于冰雪自然环境的服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