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灾后重生伟力 关切羌族文化传承——台湾文化界人士走进北川
新华网成都7月16日电(记者陈键兴)山峦肃穆,河川无言,曾经的家园历经三年多前那场惊世大劫难,只留下一片破碎、道道伤痕。站在北川老县城的废墟上,台湾艺术大学校长黄光男教授禁不住湿了眼眶:“人心悸动,谁能不流泪啊!”
16日,参加“情系巴蜀——两岸文化联谊行”的台湾文化界人士来到北川老县城遗址,凭吊在“5·12”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随后又走进北川新县城,了解灾后重建情况。目睹灾难带来的巨大创痛,又看到“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建设成果,台湾文化界人士感受着重生背后的坚强与伟力。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秘书长陈春霖说,无论在老县城还是新县城,他都被深深“震撼”了。
当天上午,从绵阳市出发前往北川,进入灾区范围后,车内就沉默了下来。公路两侧的青山上还残留着地震的痕迹,看着一道道土石裸露的滑坡带,大家纷纷拿出相机,轻轻地按动快门。
来到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区,满目疮痍、柔肠寸断的景象如此近距离地展开在眼前,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无比凝重。在纪念碑前,90多位台湾文化界人士整齐肃立,为逝去的同胞默哀、鞠躬,而后排着队献上寄托哀思的黄菊花。
“三年多前,在电视里看到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当时就有锥心的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活下来,希望伤痛能减低。今天来到北川,在发生地震的现场,又回想起当年的内心感受,而且更加强烈。”台北市文化艺术促进协会执行长黄寤兰对记者说。
灾难面前,生命是脆弱的,但更是坚强的。离开地震遗址区,大家驱车来到北川新县城,看到浴火重生的“新北川”,好几位台湾朋友都表达了这样的感悟。
走进热闹的北川“巴拿恰”(羌语,大意为商贸街),身着民族盛装的羌族青年男女载歌载舞,迎接台湾同胞。在这条解决了千余人就业的商业街上,台湾朋友们看到了北川羌族同胞用辛勤的劳动和民族的智慧创造着新生活的价值。
看到生气勃勃的新城,看到当地人们脸上的笑容,大家都异常感慨。听说北川新县城是由自己的老家山东对口援建的,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先生说他也感到非常荣光。三年多前灾难发生后,身在宝岛的他即义捐画作,将爱心递过海峡,送到四川灾区。看到今天的“新北川”,老画家激动地说:“你看,新城的建筑将羌族的特色与现代的设计思维结合得这么好,真的是很了不起!”
在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口弦、羌笛和羌绣传承人的表演吸引了许多台湾同胞,大家手中的相机又忙碌起来,还有人干脆使用起了摄像功能,边拍边做起了“采访”,仔细地询问传承人相关的问题。离开时,许多台湾同胞还应邀和羌族青年拉起手,跳起了欢快的“莎郎”舞。
随后,大家走过抗震纪念园,来到北川县图书馆。别具一格的建筑,宽敞明亮的阅览室,种类齐全的书报刊物,给台湾文化界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他们对北川最大的关心就系于文化。
黄光男教授对记者说,北川是一个羌族自治县,灾后的文化重建尤为重要,需要大家特别关心。在创造新生的过程中,要切实地保持好羌族的文化特色,使其在人民生活中间永葆生命力地传承下去。
陈春霖则认为,相比硬件而言,文化的重建需要更长的时间,台湾文化界人士都非常关心,希望能够参与其中,持续地给予协助。他举例说,台湾的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力量可以组织起来,深入北川开展与羌族文化保存以及当地文化产业合理开发相关项目的合作。
一个“老北川”,一个“新北川”,台湾文化界人士心念经历悲怆的同胞之痛,心系创造新生的振兴之路。“看地震现场人心悸动,想北川新生源远流长。”黄光男教授即兴将当天的感触浓缩在这两行文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