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携手面对灾后重建

时间:2011-07-12 11:02   来源:华夏经纬网

 

巴蜀文化周开幕式

 

 

川台教育界地震灾后教育重建研讨会在德阳召开

 

 

交流团在汉旺凌发板房学校与师生活动联谊

 

 

台湾教师为灾区小朋友做心理辅导

 

  2008年7月14日至21日,在国务院台办的指导和支持下,四川省台办成功策划并举办了川台教师“2008巴蜀文化周”活动。来自台湾中南部的35位大中小学校长、文史类教师以及具有地震灾后教育重建经验的教育界人士和我省25位德阳、绵阳、广元等地灾区学校教师一起参加了活动。

  此次规划于“5.12”汶川大地震之前的活动,在地震后省台办及时调整活动方案,针对四川灾后教育重建工作非常紧迫和台湾教育界希望藉由台湾“9.21”地震积累的经验为灾区提供教育重建方面协助的新情况,将帮助灾区与文化交流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邀请台湾经历了“9.21”地震灾后教育重建的教师和我省重灾区的教师共同参加,突出巴蜀文化和灾后教育重建两大交流主题,突出两地教师共同参与互动交流,精心设计,举办了巴蜀文化讲座、巴蜀文化交流会、与灾区学校师生联谊活动、震灾后教育重建座谈会等,参观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都江堰、乐山大佛、峨眉山和三星堆、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等蜀文明古迹,领略了川戏、川菜、川酒、川茶等丰富多彩的蜀文化。历时一周的时间里,两地教师一起感动,彼此鼓励,携手面对灾后教育重建难题,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两岸文化的一脉相承,加深了解,增进了感情,增强了信心,取得良好成效。

  一次震撼人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共鸣

  “5.12”地震发生后,台湾同胞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关爱。此次交流活动在地震2个月后举办,地震灾区和抗震救灾的情况也是台湾客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7月16日,在德阳市台办的积极配合下,交流团前往德阳市绵竹灾区探访。在绵竹,大家看到的不再是一片瓦砾的凄凉,而是在人们井然有序的忙碌身影中拔地而起的一排排整洁的过渡安置房、开始恢复车水马龙的街头和热闹的商贸景象;在受灾严重的汉旺镇,大家看到人民解放军对所有危房进行严格管理,确保群众安全;在倒塌的东汽中学校舍前,大家了解了在灾难面前用生命和行为诠释的高尚师德,被谭千秋等教师为救学生献出生命的事迹所感动,被东汽中学校长周德祥在自己的女儿和妻子都遇难的情况下,强忍悲痛,指挥全校师生安全撤离,冒险抢救学校重要文档的事迹所感动,被无数教师舍己忘我的大义和无畏所感动。台湾客人们留下了热泪,真诚地说,地震灾害比我们知道得还要严重,但灾区的管理和恢复比我们想象好很多。虽然过去一直从媒体上在了解消息,但今天身临其境更为震撼,我们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在大灾面前空前的凝聚力和不屈不挠、在磨难中奋起的精神,感受到在生死关头呈现的人性光辉、民族光辉。

  一次彰显两岸同胞手足情深的爱心历程

  “手足情,同胞爱”一直是贯穿活动始终的主旋律。7月16日,交流团来到绵竹汉旺红星凌法小学。这所在地震中损毁的学校已经由第二炮兵救灾部队捐建成为崭新的板房学校,孩子们正在成都大学外语学院志愿者们的陪伴下学习、生活。交流团的老师们很快融进孩子中间,有的老师与孩子们共同挥毫,写下“爱心永被,力争上游”、“架起彩虹桥,友谊传两岸”、“两岸三地情,永结同胞心”以抒心意;有的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游戏,教唱充满希望的儿歌“萤火虫”;有的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当看到孩子们用“我们心连心在一起”的绘画诉说心中的坚强和感恩时,台湾教师非常感动,向学校和孩子们赠送书籍,表达祝福。

  7天的朝夕相处,也是川台两地教师心与心交融的过程。参加活动的四川教师刚刚经历地震创伤,有的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有的失去了学生,有的失去了温暖的家。台湾客人们有从“9.21”地震的废墟中幸存下来的,有长期从事“9.21”地震后心理修复、教育重建工作的。针对这种情况,四川省台办在活动安排的细节上都尽可能地为教师们提供互动的机会。川台两地教师感同身受,在整个活动中彼此陪伴、疏导,打气鼓励,真情相待,坦诚交流。在这种浓浓的“爱”的氛围中,地震的阴影在减弱,生命的希望在上升,一些教师从刚开始沉默寡言到后来能主动沟通,一些教师感慨地说,爱让我们在一起,非常感谢台办给大家提供了这样好的交流形式,这种帮助非常直接、非常实在。

  一次为灾区教育重建出谋划策的真诚行动

  为灾后教育重建出力,是此次交流活动的重点,台湾教师们作了充分的准备。7月16日下午,由四川省台办主办、德阳市台办和教育局承办的“川台地震灾后教育重建研讨会”在德阳市召开,来自台湾的校长老师和四川灾区教育部门领导、校长和老师共计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台湾教师们结合“9.21”地震灾后教育重建的经验,从校园重建和师生心灵重建两个方面入手,作了题为“后现代校园重建理论与务实之探讨”、“复合式校园重建与社区总体营造规划”、“2000年台湾震后学校重建经验分析”、“南投县小学校园重建案例探讨”、“游戏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灾后心灵重建”、“开启一扇窗,让‘悲’不再‘伤’”等的发言,提出了很多在校园规划重建和心理复健上操作性很强的建议。针对灾区老师提出的如教师自身的心理问题如何解决、学生恐惧上学不敢进教室怎么办等问题,大家进行了热烈探讨,提出了注重生命教育、教师必须首先安顿好自己、彩绘板房学校、绘本教学辅导、建立游戏辅导室等参考方案。台湾教师们还将特地编印的《校园重建论坛》、《创意校园规划与经营》、《以绿建筑创建新校园》等资料送给了与会的灾区教师。大家认为这种交流非常有借鉴意义,教育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讨,会后川台两地教师纷纷互留联系方式,希望今后继续交流。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校建立游戏辅导室进行学生心理复建工作,台中教育大学谢明昆老师第二天一大早就去购买了大量玩具,与交流团成员、什邡洛水中学校长李长露一道前往洛水中学板房教室,布置游戏辅导室,培训辅导教师。李长露校长感激地说,地震夺去了洛水中学90多个孩子的生命,给很多学生心理留下了阴影,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疏导,我们感到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一次徜徉巴蜀文化的文化寻根

  为了发挥中华文化的纽带作用,省台办围绕巴蜀文化这一主题安排了系列活动。首先,举办了巴蜀文化专题讲座和交流会。为了让台湾朋友对巴蜀文化有一个整体认识,活动邀请四川大学客座教授、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巴蜀文化讲座。从古蜀文明起源到今天的文化演变,袁教授对巴蜀文化开放与兼容的特点娓娓道来,激发了客人浓厚的兴趣,不断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与袁教授探讨、交流。其次,开展了具有浓郁巴蜀文化色彩的参访活动。7月15日,活动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开幕式,悠扬的祭祀音乐引领着客人们穿越古蜀文明的历史,步入了蜀文化天地。短短几天时间里,客人们沉浸于苏东坡博大的精神世界,漫步三国文化长廊,赞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伟大、乐山大佛的雄伟和峨嵋金顶的壮观,惊异三星堆遗址的神秘,而四川古老的民风民俗、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精彩的川剧“变脸”以及“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文化更是让大家流连忘返。交流团团长、台湾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促进会秘书长路惠鸿说,2002年我曾到过四川,这次来看到变化很快,有更大的进步和繁荣。巴蜀文化底蕴很厚,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确博大精深,也正是这样的文化,让两岸同胞能在这次地震中血浓于水。南投县周进可校长说,都江堰、乐山大佛等等过去都只是在书中读到,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这次亲临此境,感觉非常好,为我们有这样伟大的祖先自豪。中台科技大学历史系主任周诚明教授说,我非常崇拜苏东坡,这次参观三苏祠,收获很大。苏东坡面对劣境的旷达之胸襟,不凡之生命精神,来自于巴蜀民风之熏陶,博览群书之智慧。这种精神,是中华文化的财富,也是我们今天在地震灾难中奋斗、成长的力量。

  7天丰富而紧凑的活动很快结束了,在省台办举办的欢送晚宴上,双方教师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希望今后携手同心,为灾区重建加油,为中华文化喝彩,为两岸未来祝福。正如四川教师李发文即兴所赋:“长空有月明两岸,海峡无浪共一舟”。(四川省台办交流处 邹青)

编辑:刘承思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