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青年男女在歌圩上或赶圩过节时,选择对歌之人,交朋结友,寻求配偶。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二“粤歌”中记述:“俍人(壮人古称之一)之俗。幼即习歌,男女倚歌择配。女及笄,纵之山野,少年从者数十,以次而歌。视女歌意所答,而一个留,彼此相遗。……约为夫妇,及倩媒以苏木染槟榔定之。”明桑悦亦有诗曰:“男女分行戏打球(指抛绣球),清歌互答自成亲。”这种“唱歌为乐,答歌为媒”的活动,与壮民族的审美心理相关。壮人自古好歌,善歌标志着最具聪明才智,并以此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和爱慕。民间传说,漂亮的姑娘,虽有众多的追求者,但她们只嫁给在赛歌中唱得最好取得优胜的小伙子。刘锡藩《岭表纪蛮》第十八章载:“善唱歌者,能博得全社会一般民众的尊誉。…善唱歌者,能博得妇女之欢心,可藉此为媒介,而达到最美满的恋爱;并可以由此等范围之内,而实验抉择各个恋爱者之谁为惬意,进而达到美满结婚之目的”。“倚歌择配”反映了壮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和婚姻道德观念。它缘于歌而重于情,在多次歌场交往中,双方建立深厚的感情,追求自主的婚姻。青年男女的“倚歌择配”、“答歌成婚”活动,从唱“见面歌”到“约歌”都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成为歌场社交的礼俗。“倚歌择配”已将男女社交活动“歌化”,将生活艺术化,因而具有隽永的魅力,传统的文化心理又赋予了它顽强的生命力,为群众喜闻乐见。虽遭历代封建统治者“悬为例禁”,但禁而不止,盛行不衰。这种习俗与当今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风尚相当吻合。
每逢“歌圩”日,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打扮得漂漂亮亮,三五成群,四六结队,从四面八方云集歌场。在“歌圩”上,一对对男女纷纷登台,引吭高歌,互唱互答,妙语双关。从白天到晚上,从山头到草坡,到处都是欢乐的人群,到处都是歌的海洋。尤其是入夜之后,歌会进入高潮。在皎洁的月光下,一对对青年男女分散各处,或你唱我答,用情歌倾吐着彼此的爱慕;或用电筒互射,逗笑取乐,继续寻找着自己的意中人。正是在这种声光相合、情感交融的氛围中,一对对有情人通过抒怀畅情,缔结了美好的姻缘。不过,应当指出的是,壮族歌圩上的对歌仅限于不同村寨的男女之间,同一村寨的男女,即使感情再好,也是不能对歌的。
在“歌圩”中,男女对唱的山歌,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相当广泛。就形式而言,有求歌、接歌、抢歌、盘歌、斗歌等;在内容上则有生产歌、生活歌、农事歌、季节歌和情歌等。在这片歌的海洋中,唱得最多、也最具魅力的自然要数情歌了。
情歌一般是从相见和询问对方开始,一直唱到定情和惜别为止。整套情歌由见面歌、邀请歌、盘问歌、赞美歌、初交歌、深交歌、分别歌等组成。这些情歌,没有固定的内容,都是即兴创作,出口成歌,或男问女答,或女问男答,互相对唱,激烈动人。
在情歌对唱中,以盘歌最为激烈,也最难应付,被称为情歌对唱中的“急流险滩”。盘歌是在男女双方经过相识并初步了解之后,为进一步试探对方的人品、见识、性格及才智而展开的。盘歌的内容非常广泛,上自天文,下至地理;远自三皇五帝,近至当今世界;举凡农事、季节、花果等,无所不包。它像一场考试,检验着男女双方各方面的才能,只有博古通今、才思敏捷的人才能顺利通过此关。所以,为了通过这一“险”关,青年人常常要请老歌手作为坚强后盾,随时答疑解惑。因为过不了这一关,后面再赞美,也不可能深交,也就定不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