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世新大学教授张依依在“情系八桂”活动中在桂林
中国台湾网9月3日台北消息 在8月,我有幸参加“情系八桂”活动,访问以桂花(或桂树)出名的广西,因而对广西的风土人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遂有此文。
在没有去过南宁以前,对南宁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抗战时的战场,因为曾不只一次看过“中国军队转进南宁”这类文字。等到了南宁之后,才发现南宁相当国际化,是整个大西南最重要的出口,也是大陆面对东盟最重要的口岸,有东南亚各国的领事馆进驻,市内邕江弯弯曲曲的穿过,沿岸尽是现代化摩天大楼;所有的人都在谈房价,只因此地的房产一天一个价,稍晚一步,就买不到了。从前的广西省是没有海岸线的,但是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却有一段不算短的海岸线,隔着北部湾与越南遥遥相望,南宁虽处南方,但气候温和,蕉风椰雨,绿化相当彻底,无怪乎曾获联合国选为最适人居之地,以地理条件而论,南宁的确无人能及。
南宁可以说是少数民族壮族聚居最多的地方,因此壮族的铜鼓,就成了南宁的象征与标志。广西民族博物馆藏有大量铜鼓,记得小时在台北的历史博物馆,就看过一面超大铜鼓,是抗战时开挖滇缅公路出土的,由于馆内并无类似文物,因此显得非常特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每每去史博馆,都要多看两眼。近年来透过电视报导,依稀知道那是壮族的东西,所以此次在铜鼓的故乡,一眼就认出那就是曾使我迷惑的铜鼓。鼓面一例是太阳在中央,四周饰以青蛙(壮族的图腾,生殖崇拜的遗迹),寓意阴阳和合,宇宙圆满。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是铜鼓专家,在简报里播放了一段现今壮族举办仪式时,以四面小型铜鼓齐奏的影片,鼓音叮咚,相当悦耳,有印度尼西亚“甘美朗”(Gamelan)音乐的味道。铜鼓流传至今已三千年,至今在东南亚和大陆仍有少数地方使用,可谓活化石。民族博物馆还藏有不少少数民族的工艺、服饰及壮锦;壮锦艳丽复杂,每部织布机彷佛一个计算机,所有的纹饰,在织机上的竹笼里就已有了“编码”。瑶族是广西第二大少数民族,素以服饰多彩著名,恋祖的尖头瑶,把本族的历史(涉江、迁徙、农耕等)织在衣服的纹饰里,一层一层,彷佛大事记,试想每天身上穿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不断述说先祖的故事,何等不忘本。
都说南宁新市区房子涨得快,但我却喜欢南宁的旧市区,因为那儿有骑楼,乃是台湾最常见的景象。骑楼的前身即干栏式建筑,古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早在七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和河母渡文化,就已有干栏的踪影,若以壮语译之,“干栏”就是“上面的房子”之意,而今在岭南和东南亚某些地区,还看得到骑楼,而台湾由于西北雨和建筑法规之故,保存最多。我们在旧市区的“新会书院”,看了四折地方戏曲的片段——粤剧(七夕盟誓)、桂剧(打棍出箱)、彩调、壮剧,我对前两者“很有感觉”,并且在文化上全无隔阂,与京戏殊无二致,两者都很有文艺气,词曲身段俱美,尤其新会书院保存良好,完全是岭南会馆三进式老建筑,在那样的地方听戏好像听堂会,最适合不过。不能理解为何桂剧在今日有日渐凋零之势,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产业,而今两岸都风靡“文创产业”,花很多钱搞许多新的表演形式,如“八桂大歌”,但即使投入这样多的财力与人力,却不如一折千锤百炼的简单戏曲感人,任何传之久远的东西,必有其可贵之处,现代人费尽心力铺陈形式,却乏于钻研叙事词曲,未免舍近求远。
次日前往柳州,车才过柳江,就对江上的夜景惊艳不已,七年前来过一次柳州,比起从前,柳州彷佛已脱胎换骨,江水经过整治变得干净,人民也亲水,整条江边的人行步道,都可以漫步,江里也不乏泛舟和游泳的民众,直到深夜还有人徘徊。柳州其实是工业大城,但浑不觉污染,柳侯祠公园里林荫处处,虽非星期假日,仍有很多人优游其间,或坐或拉琴或跳舞,其乐融融,那份悠闲,使人向往。园内有不少桂花树,其高大乃我一生所仅见,后来我在桂林也看到一些高大的桂树,可见广西“八桂”实非浪得虚名,听说金风送爽桂花开时花香四溢,我忙不迭的买了一瓶桂花酱,权且将花香锁在那小小玻璃瓶里。
柳州人最忘不了柳宗元,后者虽只做了四年柳州刺史,但政绩斐然,遗爱柳州,因此柳州每年清明仍然祭柳,柳侯祠的“荔子碑”碑文就是韩愈写给柳州人民祭祀柳宗元的“迎飨送神”祭歌,以赋体写就,此碑集韩愈诗、苏东坡书法、柳宗元事迹三绝于一碑,读之使人动容。柳州又称龙城,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大龙潭公园风景秀美,碧绿无比。柳州市博物馆还把侗族有名的“风雨桥”搬进馆内,给人以不同的风情与感受,这一路所参观的博物馆都相当不错,对协助外人了解广西,有莫大帮助。柳州虽是刘三姐传唱山歌之处,但柳州人民所呈现的悠闲自足,才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虽然名气不比桂林,但柳州也具备喀斯特地貌,自有引人之处。
在柳州往桂林的路上,看了1961年长春电影公司出品的“刘三姐”电影,才明白我小时所看、香港邵氏公司1963年出品的“山歌恋”电影,其源头应该就是“刘三姐”。虽然山歌曲调大同小异,但邵氏公司新编故事,重新写词,又找来俊男美女主演,所以也相当可观,两片皆有其时代背景与意识形态,但两片都有美丽的山歌与爱情。刘三姐的传说始于唐代,至今已一千多年,其事迹流传于壮、汉、瑶各族中。倒底有没有刘三姐其人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刘三姐如今已成为勇于追求自己理想,勇于与恶势力抗争的代表,不仅是广西最大的文化资产,也成为广西最响亮的文化符号,光从刘三姐身上引申出来的文化产业,就赚进大把银子,并且也把广西永远的与民歌和唱歌划上等号。广西历来是众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而山歌,本来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他们以歌言事,以歌喻理,以歌交友,以歌传情,以歌自娱娱人;广西确实几乎个个能歌,在这个认为“饭养身,歌养心”的地方,在那绝世山水里,人人欢唱自得。
从小台湾的地理课本就写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所以台湾人几乎都会把桂林列为一生必到之处,旅游的首选;曾是省会的桂林,台商不在少数,但台湾人只知漓江,不知桂林还有“两江四湖”,自从后者辟为景点后,已成为桂林旅游的新亮点,平添一个游湖的节目,夜晚的湖边处处丝竹之声,有表演的,有民众自娱的。所谓“四湖”就是:杉、榕、桂湖与木龙湖,只有后者为人工开凿,这四湖贯穿后,又与环绕桂林的两江──漓江与桃花江贯通,成为同一水系。四湖周边景色极美,上有美丽的桥梁十数座,设计个个不同。我曾趁天光步行绕榕湖,湖畔疏朗,有古迹、古建筑,又有参天的古榕,桂林当地人和外国游客,也纷纷绕湖散步,环湖处处皆景,处处皆有可观,若能每天走走,定能驱百病,听说SARS(非典)期间广西无人得病,洵非偶然。
第二天一大早,往龙胜出发,去看那著名的龙瘠梯田,梯田是壮族、瑶族聚居之地,海拔约一千公尺,瑶族世居山上,善于开垦梯田,自龙瘠梯田被人发现后,世人有感梯田之美,纷纷上山写生或参观,因此已发展成瑶家风情旅游胜地。由于空气中负离子高,有益人体,又由于通往瑶寨之阶梯,均符合人体工学,正好一步,不高不低,所以走起山路来一点也不累,路旁小贩贩卖各种特色工艺品,寨里的瑶餐,开胃又美味。黄洛瑶的歌舞,几乎全由女人担纲,瑶女个个长发乌黑如云,最使人羡,因为她们用洗米水洗头。瑶家的工艺品,色调鲜艳,价格便宜,有位老婆婆连找钱都不太会算,也做起生意来,非常可爱。瑶家人极质朴,愿他们永保这片青山。
由于桂林山水早就名闻天下,所以世人反而不知桂林旅游处处有惊奇。例如独秀峰和靖江王城,就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景点,独秀峰位在王城北面,顾名思义,是一座奇峰,而王城,竟然是明朝朱元璋所分封诸王子的居所,是潜龙之邸。我从未在大陆任何一个地点听说过明代藩王城,相信在数百年的战火中,这些明初分封于各地的王城,早已毁于兵燹,但这一切在桂林还保存了下来,并且王城内还有贡院和考场,把科举的种种,不论“状元及第”、“三元及第”的牌匾、小孩戴的状元帽,和科举的相关知识,以及广西历来所出12位状元的生平(其中八位来自桂林),都详细的记载与解说。这一切,使人对存在一千多年,对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有深远影响的科举制度,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彰显出桂林人对读书的重视,桂林学校多,王城如今是广西师范大学校园的一部份,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优秀表现,也在这里得到了印证与解答。
桂林文化底蕴深厚,这不是南宁等暴发城市所能有的,礼失求诸野,比起江南,桂林状元显然少多了,可是桂林人对知识与教育,反而尊敬得多。南宁是个不夜城,几乎整条街都是足浴、按摩,极有成为销金窟的潜力,人人所思,不外房价,但桂林人沈静得多,虽然自认很“穷”,但也很自豪,因为那举世无匹的山水。其实桂林人是最富足的,他们安然的活着,与世无争,不管朝代怎样改变,总还是活在图画里。桂林东郊还保有完整的靖江王陵11座,所有的翁仲、墓道、地宫,都完整无缺,听说王陵将打造成一个大公园,我以为还是保存现状为佳,荒烟蔓草,自有一番情味。至于桂海碑林石刻,又是另一个惊奇,人说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我有幸去年看过西安的碑林,今年又到桂林,饱览宋人的书法、小品、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石刻可说是桂林的另一特色,君不见阳朔码头大大的“阳朔”二字石刻,何等雄浑。
终于到了游览漓江的时刻,而漓江也果然美不胜收,那绵延的石灰岩地形山峰,像插屏,像玉簪,江山如画,绵延不绝。江上数峰青,这蜿蜒的青峰,配合着一弯东流的绿水,加上岸边浸在水中的水牛、吃草的山羊、休息的鸬鹚,这就是古今中外多少人迷醉的漓江山水,我已词穷,找不到文字形容。晚上的重头戏,是著名的山水实景大戏“印象.刘三姐”,由于天落大雨,还打着雷,虽然身穿雨衣观看,还是全身湿透,因此说不出什么观赏印象,结束时只落得匆匆走避,留下满地的雨衣垃圾。我常想,前人所看到的桂林,应该比现在更美,因为那时桂林和阳朔一带,还没有大兴土木,大盖房子,而刚富起的农民,也还没有盖上“现代化”的楼房,挡住桂林的好山好水,如果桂林政府不在这方面多做限制,日后桂林千百年来的风景,将大打折扣,使人游兴锐减。
旅途已近尾声,还剩最后一个景点,就是桂林兴安县的灵渠。秦始皇开凿灵渠,也是从小课本里提过的,一直以为灵渠不过就是条运河,岂知真正到了灵渠,才知灵渠的伟大,不仅是艰难的水利工程,并且还是拦河水坝,也是有三十多个船闸(陡门)平衡河水落差以利行船的“巴拿马运河”。原来湖南的湘江,发源于广西境内的海阳山,而漓水的上游,也在这附近,所以古人向来有“湘漓同源”的说法,虽然现代人找出两者的源头其实不同,但这句话广义上来讲并没有错。难怪这两条河叫“湘漓”,因为他们在这里“相离”了,一条向北流下潇湘去,成为三湘大地的母亲河,最后汇入长江水系;一条向南流向八桂大地,成为桂林的母亲河,最后汇入珠江水系。
2200多年前,秦始皇有意进攻岭南,但苦于运粮不便,于是命史禄开凿灵渠,历四年,渠成。灵渠对一统中国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并且开凿的困难度也非常高,但这挡不了善于治水的秦人。秦始皇生于天水,是羌人之后,而羌人是最擅长于治水和建筑工事的古老民族,大禹是羌人,都江堰的李冰是羌人,郑国渠的郑国,虽是战国时韩人,但间接与羌有关连。总之,秦地之人善治水,不仅透过灵渠把华中和华南的水系贯穿,也透过大运河,把华北也连系起来,成就了帝国的运输与功业。灵渠最盛时每天有上百艘载重六吨左右货船进出,为求加快速度,两岸曾有纤夫无数...而今灵渠只是条静谧的水道,默默穿过兴安县城,上有不同形制的古老桥梁、亭榭,是为“水街”,兴安县人民至今依然在水中洗衣,洗米,洗鸡,洗脚,水里水草漂荡,游鱼优游,与江南水乡最大的不同的是,灵渠仍然是活着的,与当地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虽然如此,灵渠仍非常幽静,干净,绿荫遍地,古老但不沧桑。
爱死了灵渠,它提供我一幅前人生活活生生的写照,让我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地方,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浪潮冲倒,灵渠这样有灵气,它是楚越的分界,虽不似都江堰灌溉了岷江平原,郑国渠灌溉了关中盆地,造就出沃野千里,但它使岭南纳入中国版图,使得“分派”的湘漓二水,连为一气。灵渠的人字形水坝,又称“大、小天平”,至今还可以涉水走在上面,江水哗啦哗啦的流泻……就是在这里,湘水“三七分派”,七分水入北渠注入湘江,三分水南流入漓江,前人有诗云:
湘江北去不舍城,漓河南流更恋根;
分得兴安七三水,派反故土千百恩。
那湘江好比大陆,漓江好比台湾,湘漓分派,各灌溉一方水土,各闯出一片天下,但湘漓实同源,命定要在既分又合的灵渠联系下,合为一体。
湘漓分派,湘漓同源。静待海峡两岸人民心灵之渠,水到渠成。(张依依)
台湾世新大学教授张依依在“情系八桂”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