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龙井茶,他们也许是中国最幸福的村民。
戚志兴一家:父亲、母亲、妻子、女儿、连襟,还有两个家庭成员:两条大狗“虎虎”和“妞妞”。
做杭州这个城市中的某些“农民”,也许是件令人向往的事情。这一切都是因为西湖,因为西湖边的群山,因为群山上的茶园。这些天赐的礼物不仅令祖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更因为地理位置与市区的关系紧密,使他们就像生活在城市一角的大公园里。龙井村、梅家坞村、满觉陇村、杨梅岭村、翁家山村……这些在行政区划上被称作“村”的地方,早已不是寻常的乡野,而是人人羡慕,想住都住不进去的风景区。所以,即使杭州西湖区的乡村不是中国最富裕的乡村,但没有争议地,这里居住的一定是中国最幸福的村民。
龙井路18号
尽管西湖附近群山产的茶都叫“西湖龙井”,但真正把“龙井”和“茶”这两个符号地道地融为一体的,那就是龙井村无疑了。因为与龙井茶同名,又在历史上有了风雅的乾隆皇帝做代言,故事也有了,文化也有了,还是最名贵的狮峰龙井产地,因此龙井村自然一度成为杭州茶产地的象征,也是外来旅游者购买杭州茶叶的首选地。
沿着龙井路一路上坡,路过著名的“龙井问茶”石碑,就到了龙井村的村口,也就是满觉陇路与龙井路交叉口那个很急的弯道,经常开车去山里兜风的人应该很熟悉,这里就是杭州最著名的玩“飘移”的路段。沿路的一些农家在十几年前就开出喝茶卖茶的茶庄,龙井路18号的“龙兴茶庄”正在这个路口对面,几幢房子里住着三代土生土长的龙井一家人,和这里的很多村民一样,他们是一家几个兄弟姐妹住在一起,各有分工,构成一个小型的采摘销售体系,共同创造经济效益。他们世代以茶为生,也是见证了龙井茶变迁和生活离茶最近的人。
“销售经理”
茶庄的男主人戚志兴是家中长子,今年53岁,从出生起就居住在这里,他的父亲还曾经当了32年的西湖乡副乡长。戚志兴十七岁开始学习炒茶,也曾经历过满手烫起水泡不能做任何事情的阶段,但是现在他说起这些已经觉得是轻描淡写的事。虽然还有着炒茶的手艺,老戚现在自己已经很少亲自炒茶,大部分时间是在和来喝茶的客人招呼寒暄,处理公关事宜。家里由他的连襟负责手工炒一部分茶,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妹妹主要负责管理采茶的环节和接待喝茶吃饭的客人,而每年采茶最旺季的工作,则大部分由雇工来完成。因为明前茶的产量比较少,没有大量雇工,我们在此时所见到的老戚一家,还是相当忙碌。
女人采茶,男人炒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想像中的田园风光画面,早已不是茶村的主流生产模式。如今前往茶农家买茶早已成为西湖龙井销售的重要途径,所以稍微有点经济头脑的茶农几乎都不需要为他们的销路发愁,除了每个季节慕名而来的大量游客,更多的是杭州本地的老客户。老戚是村民中关系网相对广,头脑比较活络的一个,在经营茶庄的过程中,各行各业交了不少朋友,所以他家的茶叶80%以上都是供应固定的老主顾,很多大客户都是提前预定,到时候他自己开着车送货上门,更像是一个敬业的销售经理。
家门口的“飘移”表演
龙井路也许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是个最浪漫的兜风去处,而对从小生活在龙井的一家人来说,就是再熟悉平常不过的家门口。老戚就在这路边长大,亲眼看着它从石子路变成粗糙的柏油路,再变成现在平坦到非常适合飙车的路;自己的交通工具也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从长安面包变成富康,直到现在的本田奥得赛。在这个路口,他看到过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很多名车,也见证了很多故事的发生。龙井这个坡是最陡峭的一段路,也是事故多发段,他记得亲眼看到有一年两个上海的大学生在这边骑自行车越野,从坡上下来由于刹不牢车直接就撞到路口的树上,当场就没救了,他还惋惜了很久。还有一次看到一辆赛车的飘移绝技,眼看着觉得它要撞到了,还是轻巧地“飘”过去了,老戚对这个车手很佩服,觉得他很了不起,后来在一个加油站碰到了这辆车,他还特地跑过去和那个车手表达了他的敬佩之意,非常可爱。现在去龙井飙车的人越来越多了,老戚一家半夜经常被马达的轰鸣声吵醒,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他还是想提醒那些想找寻求刺激的人们,生命不是开玩笑的,安全真的很重要。
女儿已经不再学炒茶
戚志兴的女儿姗姗今年20岁,在转塘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读大一,是个腼腆的小女生。虽然从小一直很受宠爱,但姗姗还是学会了一些关于茶的基本农活,在忙碌的时节,她会帮家里做很多事情,但是手工炒茶却没有学过,而且那对于女孩子来说的确会很伤手。她的父亲似乎也并不介意这门手艺是否失传,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
问她学的专业,她有些害羞地告诉我是“包装与珠宝设计专业”,也许这是个女孩子都会感兴趣的专业,但对一个从小在茶村长大的女孩来说,不由得让人觉得有些反差的趣味,当然,对于以后做什么她还没想好,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个女孩从态度上已经选择了与父辈那种上山种茶,然后在家门口炒茶、卖茶开农家乐完全不同的生活。这也是现在茶农第二代子女中的常态,他们中更多人已经完全融入了热闹的都市生活,工作和居住都在市区,茶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只是一个有关出生的回忆和并不遥远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