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
截止1990年人口为1、221万。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一带。另外在临夏县城郊也有少数保安人散居。
历史由来
保安族原是13世纪后,随“西域亲军”东来这里的已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先在青海同仁一带驻军垦牧,长期与当地回、东乡、撒拉、藏、汉等民族交往、通婚而逐渐形成。明初定居青海同仁县境隆务河一带,万历年间(1573~1620年)在当地设“保安站”,修建“保安城”,应招戍边,遂以地名为族名。清初隶西宁镇统辖,乾隆以后,改属循化营隶兰州府。同治初年东迁今地。清末民初属河州,处在封建军阀马步芳等统治下。
语言文字
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同一语族的蒙古语、达翰尔语等有同属关系,与东乡语比较接近。其语言还受汉语的影响。现在保安人很多都讲汉语。保安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字。
宗教文化
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少数人信奉新教。
保安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保安花儿”优美动听,独具一格;能歌善舞,舞蹈融合了藏族某些特点。造型艺术较为发达,妇女擅长剪纸,家庭木制用具、器皿及保安刀把上均刻有十分别致的花纹或绘有色彩绚丽的图画。
习俗及社会
婚姻及社会习俗深受宗教影响,又保留着某些蒙古族的习惯,喜爱摔跤,善于骑射,好抢。饮食以米面为主,吃牛羊肉。服饰和附近的回、东乡等族基本相同,婚礼一般都选择在伊斯兰教历的“主麻田”(每周星期五)举行。到女家举行婚礼和请阿旬念“尼卡哈”,并举办宴席,进行娱乐欢庆活动。通行土葬。
保安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副业。农作物以大麦、小麦、玉米、养麦和山药为主。所制“保安刀”选材精细,外形美观,锋利耐用,闻名于西北诸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