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的深圳经大运洗礼更值期待

时间:2011-08-23 22: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起步于一个偏僻的渔村,中国人的群体记忆里增加了一段“春天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深圳业已“三十而立”,成为观察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

  从一个青春的城市开始,大运会历史上写下了诸多“不一样的精彩”。在这个过程中,大运为“而立后”深圳剪彩,祝福一个城市的未来。


  8月23日,深圳大运会落下帷幕,在“书山”火炬塔熊熊燃烧的主火炬也将熄灭。外观像一座“书山”的火炬塔将永久保留,成为深圳第三个标志性的城市景观。

  单从外表看,火炬塔由一本本“书”交错垒积起来,在每本“书”上,铭刻有每一届大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最顶端是“2011深圳”。然而,沿着时间的脉络,品读深圳早期的“拓荒牛”、“闯”两个地标,直至今后将围绕“书山”修建纪念广场的立意,不难看出深圳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性格。

  当初,深圳凭籍毗邻香港和“先行先试”政策,迅速在南中国崛起。1984年7月落成的“拓荒牛”展现的是第一代建设者拓荒的艰辛和速度,在大运会开幕式上横空出世打开“世界之门”的“巨人”,则是10年后深圳第二代城市地标“闯”的“化身”,折射的是深圳改革创新的新性格。

  时过境迁,“三十而立”的深圳在中央政府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被定位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际化城市”,这座城市将如何承载历史的重托,如何续写社会经济发展的“不一样的精彩”,或许,“书山”可以给出答案。

  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当下中国的关键词,一座曾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城市,无疑应加强自主创新,在转型升级中有所作为;一座“而立后”的城市,更应该成长为“智慧城市”。

  一座“而立后”的移民城市,“兼容并包”也是她应有的气质。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大运会期间出席世界大学校长论坛时表示,我们鼓励大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知和感受,培养学生包容多元文化的胸怀和跨文化学习研究能力。而书,正是多元化文化的载体之一。

  以“书”命名城市地标,正是想要唤醒和鼓励这座城市的人文气质、智慧气质、国际化气质。

  与火炬塔将永久保留相呼应的是,大部分深圳大运会志愿者服务站“U站”也将会保留。大运期间,800多座“U站”遍布场馆、社区,为来自152个国家的朋友和市民提供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而其中不少志愿者还是初中生。据统计,活跃在深圳大运的志愿者有127万,他们在大运期间焕发出来的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建设的热情,也将成为这座城市最可宝贵的财富。

  龙岗区紫薇社区的罗润梅说:“大运会给我们的不仅是新的环境,还有我们居民新的心态、新的生活。” 大运会让深圳市民的公民意识和自身素质得以提升。据深圳交管部门统计,在大运会期间,深圳市民在官方没有强迫限行的情况下,自愿停驶车辆超过42万辆,其中绝大部分是私家车。中共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对此表示,城市也好,社会也好,应当把更多的事务、更多的管理交给市民、交给社会组织去办。社会也好、城市也好,应该有一个自动的、应急的、自我的调节机制,这是一个城市社会发育成熟的重要特征。

  8月23日,鹏城将和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的大运会依依惜别,置身于这场缤纷的青春嘉年华中的每一个人,将从这里开始,走向新的开始;8月26日,深圳将迎来自己31岁的生日,经过大运会洗礼,这座中国最年轻的大城市将续写新的传奇。
编辑:李典典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