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工作可以改变历史

时间:2011-08-15 11:17   来源:新华网

    12日开幕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有一个数字让立陶宛青年莱莫纳斯·拉古斯卡斯很惊讶:主办地深圳有127万青年志愿者服务这项赛事。

    在不久前一场中国和欧洲青年间进行交流的论坛上,他向同样年轻的中国同伴提问:“没有任何收入和回报,你们是如何动员和吸引如此多青年加入到志愿服务中的?”他得到的答案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不仅能从中得到锻炼,也能丰富自己的履历。但这并不足以解释他的疑惑,在他看来,能有如此多的年轻人参与绝不可能只有外部动力,一定有自我的动力在。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皮均认为:“这也是世界一直疑惑甚至质疑中国的地方,他们希望找到,如此规模的志愿者背后庞大的管理体系和运作体系。”

    但事实并非如此,张东,一位普通的深圳志愿者表示:“我们的管理者是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或者说是我们自己管理自己。我们参与是因为每个参与的人都认为自己从事了一件伟大的工作,并认为这项工作有可能改变历史。”

    这或许是拉古斯卡斯希望找到的答案。

    在2010年底统计的中国2.61亿流动人口中,40岁以下的年轻人达到82.1%,其中大多数是被称作农民工的群体,老家在湖南的张东是其中之一。

    这种青年因为中国社会的变迁而改变原有生活地域和方式的现象在深圳这个新移民城市中体现最为明显。

    2009年,肖红霞、黄冬艳、彭春霞、邱小院4名来自深圳的年轻打工者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代表,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排行榜。《时代》周刊这样描述他们:“在深圳一家LED工厂,记者遇到了一群年轻的男女,他们都是外地来深圳的务工人员,同时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

    虽然他们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飞跃的巨大力量,这些年轻人中很多还没有改变自己命运,正为不断高升的房价、物价发愁,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希望改变别人和社会的愿望。据统计,目前深圳市的注册义工约为25万,其中大多数是年轻的外来人口。

    34岁的叶平是其中之一。8年前,他来到深圳。“一开始,我只想在深圳创造一个新的自己,梦想很简单: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叶平对新华社记者说。现在,他在深圳买了房,结婚并生了一个小孩。

    但让他实现对这个城市的归属感的方式是工余从事的志愿者工作。他负责为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其他志愿者进行礼仪培训。而他现在的梦想是:利用深圳市义工平台,让他所在的宝安区器官捐献走在全国的前列。

    让这些青年人能够聚集在一起、实现自己志愿理想的重要因素是不断发展的网络。据统计,中国的网民数量在2010年底已经达到4.57亿,这个数字单舀出来可以排在世界第三,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网民占80%。

    皮均表示,统计显示,现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组织有43万多个,吸纳的就业人数大约540万人,而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类社会组织估计有300万到500万个,覆盖人群近1亿人。

    那些在家里乖巧的宅男、宅女,在政府、公司等机构里听话的优秀员工,可能是网络社会组织中的骨干。例如,李森,这个因为在网上积极组织和号召进行志愿服务而闻名的志愿者,在现实中的身份是广东一家电信企业的员工。

    “从2008年的汶川抗震,到北京奥运会、再到深圳大运会,年轻人体现了巨大的参与热情。让这些热情通过制度化的安排成为一种有序的力量,这是中国需要吸取经验并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的,”皮均说。(记者陈思武 乌梦达)

编辑:郜利敏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