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宜兰县:地域派系争权 绿营势力强大

  时间:2008-07-15 15:28    来源:中国网     
 
 

宜兰县位于台湾岛东北部,面积2137平方公里,人口46.6万人(2001年底)。宜兰县原属台北县管辖,1950年分治设县。下辖1市3镇8乡计12个乡镇市。县治设在宜兰市。兰阳溪横贯东西,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兰阳溪以北称为“溪北”,辖头城镇、礁溪乡、庄园乡、宜兰市、员山乡等五乡镇市,以宜兰市为中心。兰阳溪以南称为“溪南”,辖罗东镇、苏澳镇、冬山乡、五结乡、三星乡以及南澳与大同两山地乡,以罗东镇为中心。溪南、溪北围绕着政治、经济资源和利益分配展开权利之争,也形成溪南与溪北两大地域势力。在县长与议长的权力结构中,也进行南、北均衡分配,如县长为溪南人,则议长为溪北人。60年代后,宜兰地方势力与派系逐渐跨越南北地域分界,形成新的利益集团,但溪北、溪南分野也没有完全消除,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政情与社会资源的分配。党外及后来的民进党在宜兰县一直有较强的实力,并发展成为一支同国民党对抗的政治力量,而被称为反对势力的“民主圣地”,也是民进党在北部地区的重镇,不仅执政达十多年,而且控制约一半的乡镇市长与农会系统。

  一、地方派系与政治势力

  从战后到台湾实施地方自治前,因推动乡镇市民代表、县市及省参议员选举,宜兰县出现蒋渭川、卢缵祥、甘阿炎、郭雨新、兰文炳、陈进东、陈火土与苏东芳等所谓的“八大势力”。1951年实施地方自治后,这八大势力因县长选举的整合与分化逐渐出现以溪南、溪北地缘为基础的全县性地方派系。主要派系先后有卢派、林派-罗许派、陈派、陈火土派、郭派等,这些派系均与地缘有密切关系。同时党外势力长期得以发展,形成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并最终成为与国民党抗衡的另一大党民进党。

  (一)国民党内地方派系

  国民党内主要地方派系包括卢派、林派-罗许派、陈派与陈火土派等。

  卢派。卢派是宜兰县早期有影响的地方派系,代表人物为卢缵祥。卢缵祥是头城大地主卢廷翰的过继后代,后来发展为日据时代的一个主要经营矿业的民族资本家。光复后,卢缵祥先当选为头城乡乡长,不久当选为台北县(辖宜兰)参议员、直到副议长。在第一届县长选举中,卢缵祥在激烈的选举中艰难当选。到了第二届县长选举,卢未出马竞选连任,而是出任省政府委员。卢派势力在卢缵祥时代达到顶峰,也培育了一批政治人物,包括省议员陈火土与县议长林才添等。但卢在1958年病逝后,卢派势力衰落,分裂出新的派系,陈火土与林才添各自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一派势力。但今天卢派依然存在,卢氏家族成员众多,财力较为雄厚,在地方仍具影响力。卢氏家族第三代、卢缵祥之孙户逸峰仍活跃于政商两界,形成新卢派。卢逸峰还曾支持张琼文当选“国大代表”,显示了卢派仍有一定影响力。卢逸峰在1989年与1994年第九届与第十届省议员选举中,连续当选省议员。卢派的大本营即是卢氏家乡的头城镇。

  林派-罗许派。溪北头城人的林才添是林派的最初领导者,后来成为林派及罗许派的始祖。林才添曾出任第三、四届县议长与第五届县长。60年代开始,县长林才添为竞选连任,向溪南发展,并与溪南的新兴势力罗文堂及许文政兄弟(这个家族因特殊的历史原因而一家两姓)结盟,共同对抗溪南的陈进东陈派。至此,宜兰县的地方派系打破南北对抗的格局发展出全县性的两大派系,即溪南的陈派与溪北、溪南结盟的林-罗许联盟派。林才添退出政坛后,罗、许兄弟掌权,而有人称其为罗许派。

  罗文堂与许文政兄弟因开博爱医院(前身为罗许阿隆博爱医院)而在此结识地方政界人士(其中包括了林才添),成为罗许与林合作的最初基础。同为溪南的陈进东家族与罗许家族也曾关系良好,还有姻亲家关系,但因罗文堂与陈进东之妹离婚而结下恩怨。后又因陈进东揭发林才添非法贷款给许文政的医院,进一步促成林、罗许的结合及与陈派的对立。

  为平衡派系力量,在陈进东连任第二届县长后不久,国民党提名罗东博爱医院罗文堂竞选补选的“国大代表”,并当选。一些有意进入政坛发展的地方人士开始向罗文堂靠拢,而对参政期望甚高的罗文堂之弟许文政更是在地方积聚力量,特别是在农会系统发展,争取乡镇市长的选举。在罗文堂当上“国大代表”后,许文政也当选第八、九届县议会议长,罗许派实力大增,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许文政在任县议长后,不断扩大政商关系,在博爱医院旁特别建了一座被称为“白宫”的活动据点,这里经常是高朋满座,成为每次选举的重要议事场所,连县党部也经常到此会商,而有“博爱党部”之名。许文政在争取第九届县长提名不成后于1980年转向“中央”民意机构发展,当选增额“监察委员”,一届卸任后专心经营博爱医院,逐渐退出政坛。罗文堂之子罗国雄后来当选第十一、十二届县议会议长,另一罗许派成员林荣星在连任两届县议会副议长后,当选第十三届县议会议长。1992年底,罗许派还支持黄议联与尤松雄当选“国大代表”,充分显示了罗许派在宜兰县政坛的强大实力。在许文政之子、博爱医院副院长罗国雄在两届“立法委员”选举遭国民党遏制失败后,许文政父子逐渐放弃参政,罗许派力量才开始下降。

  林-罗许派区域性联合独占经济主要是宜兰头城镇农会,参与投资经营的企业主要有博爱医院、罗许基金会、蜜月湾育乐公司、宜大证券、台湾中兴纸业与中华纸浆等企业。

  陈派。陈派势力崛起于溪南,最初领导人物为陈进东与陈进富兄弟,现均已逝世。陈进东是执业医师,他开设的大同医院既是他步入政坛的基地,也是后来陈派的重要据点。陈进东原为冬山乡人,后过继给宜兰首富、大地主陈辉煌的三公子陈振光,为其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他与政坛名人、后来回到祖国大陆从政的陈逸松是堂兄。陈进东自50年代末逐渐在宜兰县政坛崛起。在其弟陈进富于1953年当选第二届县议员后,陈进东于1958年当选县议员及副议长,陈派势力形成。由于林-罗许派横跨全县的发展,也引起国民党的担心林-罗许派坐大,乃破例打破林才添试图争取县长连任的计划,而提名陈进东竞选第五届县长,并当选。同时陈派的邱永聪与谢阿旺担任第六届县议会正、副议长。陈派人马又接连掌控第七届县议会与第六届县长大权。陈进东的弟弟陈进富曾任县议员多年,后任第八、九届县议会副议长及第十届议会议长,后任“国大代表”。按贯例,县长卸任后一般出任省政府委员或省府厅处长之职,而陈进东却没有出任公职。此后陈派势力也逐渐减弱。据说陈派的失势与其堂兄陈逸松回祖国大陆任职有关。陈进富的后代无意从政。陈进富支持林聪明当选第一、二届“立法委员”,显示陈派在地方也有一定影响。陈派区域性联合独占经济主要在宜兰县冬山乡农会、罗东镇农会、宜兰县农会、宜兰县水利会与第一银行等。其主要投资经营的事业为砂石业与建材生意。其中在水利会有较强地方势力。

  为打破派系垄断,在第七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推荐非派系的党务工作者李凤鸣选竞选县长,并当选,进而连任第八届县长,结束了地方派系对县长的控制权。国民党对地方派系的打压却为党外提供了机会,让国民党在缺乏地方派系的支持下而失去宜兰县执政权。1981年后,党外及民进党取代国民党的执政权,地方派系只能在县议会与省议会及基层发展。县议会议长与副议长基本上由罗许派与陈派轮流,但因国民党内派系失去县长一职,长期成为地方的在野党。

  (二)郭派、党外与民进党势力

  宜兰县政坛的郭派是一支重要的党外势力。郭雨新是其领袖与代表人物。郭雨新被宜兰县党外人士称为“开山祖鼻”,宜兰县也被称为“党外民主发展的圣地”。郭雨新长期活跃宜兰县政坛,任省议员多年。在1975年增额“立法委员”选举中,郭雨新与邱永聪竞争,结果意外失败,愤而出走美国,直到病故(后来民进党将其运回台湾安葬),但其党外影响仍在。1977年,党外人士林义雄当选省议员,党外香火不断。1979年“美丽岛事件”暴发,林义雄被捕;第二年林义雄家宅发生重大灭门血案,林氏母亲与两名女儿惨遭杀害,振惊岛内外。这两起重大事件的发生反而进一步壮大了宜兰县党外势力。1980年,党外人士黄煌雄当选宜兰县第一选区增额“立法委员”,给党外注入新的政治力量,成为80年代以后宜兰县党外及民进党迅速发展壮大的起点。1981年,党外人士游锡堃当选省议员,并连任两届。游锡堃还以罗东镇为中心建立选民服务处,并扩及全县各乡镇市,从而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游氏的选举“庄脚”。在1981年第九届县长选举中,党外推出在台北经营鞋类贸易、曾跟随郭雨新的陈定南回宜兰出马参选,与国民党候选人竞争。而国民党在派系与内斗下,败给陈定南,国民党从此失去了宜兰县的执政权。陈定南接着连任第十届县长成功。在1989年第十一届与1993年第十二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又连续败给民进党的游锡堃。游锡堃与陈定南在县长任内,大力发展环保、观光旅游事业,为政清廉,创造了所谓的“宜兰经验”,使得民进党在宜兰县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民进党籍的刘守成在当选第九届省议员后,于1997年当选县兰县第十三届县长,并连任第十四届县长,宜兰县成为民进党地方成功执政的典范。另外,郭雨新的儿子郭时南也是民进党重要成员,曾任宜兰市长。由此可见,宜兰县党外及民进党势力一直非常强大,并自1977年后连续执政长达20多年。

  二、地方执政权之争

  在宜兰县过去14届县长选举中,前8届由国民党执政;自民进党夺取第9届县长起,已连任6届,成为宜兰县最大的执政党。

  在前八届县长选举中,虽不时有党外势力的竞争,但基本上是国民党内地方派系的权力之争与利益分配。宜兰县国民党党部虽然掌握地方大小选举的提名权,但地方派系力量远在县党部之上,只有投靠大的派系或派系支持的人才能在选举中取胜当选。在第一届县长选举中,经济实力雄厚的卢派的卢缵祥当选。到第二届县长选举,国民党提名县议会议长甘阿炎出马竞选。甘阿炎虽没有发展出一个大的派系,但也曾形成一支政治势力。由于得到国民党的全力支持,甘阿炎当选县长,并连任第三届县长。在第四届县长选举中,县议会议长、林派领袖林才添出马角逐,并当选。到1964年第五届县长选举,新兴派系陈派的陈进东从议会转入县长角逐,并当选。他又接着连任第六届县长。在第七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时任县政府建设局长的李凤鸣竞选,国民党较为有效地整合派系力量支持李凤鸣当选,李凤鸣进而连任第九届县长。

  到了1981年第九届县长选举,国民党内有陈泊汾、官来寿、王秋郎、林聪明、张文彬、庄正彦、林明正等人角逐党内县长提名。县党部无法摆平地方派系与势力,国民党中央逼迫提名没有派系背景的李赞成出选,但却引起地方派系与政治势力的反弹,认为李是“空降部队”而不愿支持。此时在台北经营鞋类外销贸易业务的陈定南返回宜兰县老家,准备参选省议员,但在党外人士的共同推举与支持下,陈定南代表党外参选县长,黄煌雄担任竞选总干事。党外势力与国民党展开竞争,由于李赞成没有得到地方派系力量的支持,国民党内部不团结,让陈定南以赢对手8千多票的优势击败国民党籍的李赞成当选县长,成为宜兰县历史上第一个党外县长,国民党从此失去了宜兰县30年的执政权,至今未夺回执政权。

  在1985年第十届县长选举中,陈定南争取连任,国民党则提名林建荣参选。林建荣仍不敌陈定南而失败。陈定南在连任两届县长后,国民党又两次派给民进党的游锡堃。在1989年第十一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再次提名李赞成出马竞选。这时,民进党已成立,早期党外人士基本上成为民进党的创始党员,力量更加强大。民进党提名民进党籍的省议员游锡堃竞选,并当选,李赞成再次失败。在1993年第十二届县长选举中,游锡堃与国民党报准的张军堂竞争。张军堂在80年代末从美国返回宜兰县开始经营地方,但由于时间短,没有担任民意代表的经历,在声望与资源上无法与游锡堃相比,结果游锡堃以高出对方约3.5万票取得连任。

  在1997年第十三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廖风德与民进党提名的刘守成展竞争。两人均拥有博士学位,学识、品德、操守等不相上下。不同的是,廖风德以溪北为中心,在地方经营时间短,没有地方派系势力,也被批评为“空降部队”,党内不够团结。民进党籍的刘守成以溪南为中心,曾任省议员八年,颇具执政经验,长期经营地方,知名度高,且获得民进党的全力支持。民进党籍县长游锡堃与宜兰市长郭时南、县议员李鑫城支持刘守成。民进党老大林义雄与陈定南等也全力支持刘守成。刘守成以12.2万张选票当选,保住民进党在宜兰且的执政权。在2001年第十四届县长选举中,有四人参选,但主要是民进党的现任县长刘守成与国民党籍的吕国华之间的竞争,结果国民党以少对手8千多票惜败,民进党保住政权,再次显示民进党在宜兰县不可动摇的政治地位。

  三、地方政治生态的变化

  在宜兰县各级民意机构选举中,党外及后来的民进党一直是一支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其中,省议会是党外势力长期发展的重要基地。在先后十届省议员两个名额的选举中,党外及后来的民进党与国民党平分秋色,每次选举,双方各有一人当选,这在台湾各县市是独一无二的,充分显示了宜兰县的党外传统。在前五届省议会选举中,党外郭雨新一直与国民党平分秋色,他连任宜兰县籍五届省议员。在1977年第六届省议员选举中,党外人士林义雄当选省议员后,党外势力进一步壮大,也标志着党外势力后继有人。在1981年第七届省议员选举中,党外人士游锡×与张川田(两人后均加入民进党)也参与竞选;国民党籍前省议员陈泊汾东山再起,与同党籍的现任省议员、罗许派成员官来寿一同竞争。党外、党内竞争均十分激烈,结果,陈泊汾与游锡堃当选,又是党外与国民党平起平坐。在1985年第八届省议员选举中,罗许派在溪南推杨政诚、溪北推林金喜,陈派推林明正竞选,而无党籍的游锡堃再次出面角逐,结果游再次当选省议员,与国民党籍的陈派林明正成为宜兰县两名省议员。在1989年第九届省议员选举中,初涉政坛的民进党员刘守成以最高票当选,与国民党籍新卢派的卢逸峰分庭抗礼。到1994年第十届省议员选举,陈派又推出陈国贤角逐,而卢派的卢逸峰与民进党的刘守成争取竞选连任,结果卢与刘均告当选,其中刘守成以11.6万多张选票获胜。1996年,台湾当局决定“冻省”后,本届省议员到期后不再举行省议员选举,对地方政治生态产生新的影响,省议会的政治人物开始寻求新的发展出路,或角逐县长或县议员(正、副议长)与“立法委员”等,而刘守成当选第十三届县长就是最好例证。

  在最高层的议会机构“立法院”权力之争中,党外与民进党虽赶不上省议会那样的成绩突出,但也表现出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黄煌雄早在1980年就当选增额“立法委员”,在1989年“立法委员”选举失败后到台北发展;陈定南以无党籍身份当选1989年第一届“立法委员”。在1992年第二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提名林聪明,民进党提名林锡耀,陈定南只好以无党籍身份参选,结果,陈定南与林聪明两人当选(林锡耀后来到台北县发展,于1994年当选省议员),民进党(陈定南当选后恢复党籍)与国民党平分秋色。在1995年第三届“立法委员”选举中,陈定南再次当选。在1998年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在4名“立法委员”中,国民党与民进党各得2席(国民党当选者为林建荣与卢逸峰,民进党当选者为张川田与陈定南)。国民党的得票数为9.1万人,得票率从上届的45.2%上升为49.4%;民进党得票率虽从54.8%降为48.8%,但仍得近9万张选票,与国民党相当。在2001年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仅获1席(廖风德),民进党获得2席,得票率分别为31%与47.8%。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的连战仅得5.1万票,而民进党的陈水扁获得12.3万票,而且是民进党在北部地区唯一领先宋楚瑜的县市,充分显示了民进党在宜兰县的实力不易动摇。

  在基层选举中,国民党的优势在消退,民进党则处于上升趋势。1998年县议员选举与1994年选举相比,国民党县议员席位从19名增到21名,得票率却从57.3%降为50.9%;民进党席次从7名增加到8名,得票率却从18.3%增加到27.3%;无党籍从8席减为5席,得票率从24.4%减为21.8%,再次证明宜兰县呈现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权力之争,第三势力发展空间不大。在2002年县议会选举中,国民党仅获得10席,首次少于民进党的12席。在乡镇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占多数,民进党力量较弱。在1994年、1998年与2002年三届乡镇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分别获得7席、5席、7席,民进党分别获得2席、3席与1席,显示民进党在基层政权的力量不足。

  亲民党在宜兰县发展较快。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宋楚瑜得票达8.7万票,随后以宋为核心的亲民党成立,部分国民党成员加入,成为宜兰县一股新的政治势力。同年6月21日,亲民党宜兰县议会党团成立,也是亲民党县市议会第一个党团,由杨政诚担任召集人,李清林担任副召集人,成员包括县议长林荣星与议员林传泉、陈秀暧、赖翰霆等。在2001年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中,亲民党获得4席中的1席(郑美兰);在2002年县议会选举中,获得2席。

  就宜兰县地方政治生态观察,宜兰县地方派系虽然还存在,但在县级以上单一选举与权力争夺中已转变为政党之争,地方派系对选举影响力有限,已无法左右大局,仅在地方基层社会具有一定影响力。

  就蓝绿两大政治阵营综合实力观察,泛绿占有优势。党外及民进党自80年代初开始,已连续在宜兰县执政6届,长达20多年,在各县市所少见。在近年的重要选举中,泛绿阵营成绩突出,目前拥有4席“立法委员”中的2席,得票数为10.6万张,得票率为51.9%,也是唯一超过泛蓝得票率的县市;民进党也是县议会第一大党,也是除高雄市外第一个超过国民党议员人数的县市。在2002年台湾领导人的选举中,陈水扁也拿到12.3万张票,得票率达47%。泛蓝势力相对较弱,尽管在“立法委员”与县议会席次总数上不输给泛绿阵营,在2002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也拿下13.8万票与68.6%的得票率,但最新一届县长选举与“立法委员”选举得票率均输给泛绿阵营,而且国民党失去地方执政权达20余年,特别是泛蓝阵营内的国民党或亲民党单独一个政党远不敌泛绿阵营的民进党。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