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彰化县历史、地理与气候简介

  时间:2008-12-04 10:0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历史

  彰化县最早由台湾原住民族猫雾捒族居住,1661年划给天兴县,1684年划由诸罗县管辖,1723年(雍正元年)由诸罗县独立单独设县。

  清初称彰化为半线,隶属诸罗县,古地名“半线”系采自平埔族“半线社”的语音翻译。于康熙二十三年间,闽南地区居民相继东渡,聚集鹿港一带,造成人口大增,因而于雍正元年(1723年)始将诸罗县中间百余里土地设为县治,南至虎尾,北抵大甲,从此才称彰化。据福建巡抚王绍兰“彰化县碑记”中的一段话:“实获众心、保域保民、彰圣天子、丕昌海隅之化欤”,取“显彰胜化”、“显彰皇化”之意,此为取名为“彰化”的由来。

  1895年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后,彰化由台中县管辖(1901年独立为彰化厅),1909年与台中厅合并,设台中支厅,1920年改隶台中州,划分为1州辖市(彰化市)3郡(彰化郡、员林郡、北斗郡)。

  史前文化

  彰化地区的史前考古研究,始自1933年已故地质学家林朝棨及日本学者早坂一郎在八卦山发现贝冢,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经正式调查,发掘的史前遗址共计32处,涵盖新石器时代长达5000年的牛骂头文化、营埔文化及番仔园文化。

  地理

  地形

  彰化县位于台湾中西部,北邻台中都会区。地形可粗分为彰化平原与八卦台地两种,前者为一海岸平原,由大肚、浊水两溪冲刷而成,占彰县总面积87.71%;后者位于县境东侧,呈西陡东缓、北低南高。

  气候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吹西南风,为台风主要行经路径区;冬季则吹东北季风。

  水文

  除县界河—大肚溪、浊水溪外,境内尚有旧浊水溪、二林溪等溪流、数条排水沟以及流经县内大半区域的八堡圳。

 

地理

经度

东经120.16-120.38度

纬度

北纬23.49-24.10度

总面积

1,074.396平方公里

海拔高程

最高:443公尺(横山)

气候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

23℃

 - 最高月均温

28.5℃

 - 最低月均温

16.2℃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