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的农业社会中,牛是农民依赖最大的劳动力。过去台湾乡间常见的牛是水牛和黄牛。从下田拉犁、拖车载货、拉磨,到晒干的粪便当燃料,牛与农家的生活关系息息相关。过去农民对牛都呵护备至,宛如对待亲人一般。因此,牛的买进与卖出,便成了农民们重要的大事,而牛墟就是昔日牛只交易的重要场所。牛墟在台湾已有200多年历史,目前全台湾仅存两处,分别在台南善化和云林北港,但仅善化牛墟仍维持少量牛只交易。而位于北港大桥右侧的北港牛墟,是昔日台湾规模最大的牛市集。每旬3、6、9日的一大清早开市,到中午才散去,在70年代的鼎盛时期,牛只交易量曾高达1000头以上,然而如今牛去墟空,传统的牛只交易已成历史。昔日牛墟的交易过程十分有趣,一头牛被看中后,须经过摸寿、试步、考车及试犁四项考核,以测知牛的健康、性情及勤劳程度,再经过牛贩子和农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双方满意后才会成交,过程高潮迭起,极富乡土气息。完成买卖的牛只,墟长在牛角盖上戳记,并发给牛票,作为买卖证明,据说如此一来可杜绝私下交易,严防盗窃牛只的事情发生。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高度机械化,牛几乎成了乡间的稀有动物,牛墟甚至徒有“墟”名,不见牛影了。目前牛墟市场里,多为各种小吃及杂货摊位,很难想象当年万“牛”涌动的盛况。但是还有几处摊子贩卖牛的配件,如挂在牛嘴上、防止牛偷吃作物的“牛嘴笼”;穿过牛鼻之间、用以牵引牛只的“牛鼻环”;俗称“牛担”、置放在牛肩上方便拉车或拖犁耙的“牛轭”;或者藤条尾端绑了条绳索、好鞭策牛只加快脚步的“牛摔仔”等,足以勾起记忆中那份充满“牛”情味的乡土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