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新竹公园

  时间:2008-01-09 14:59    来源:中国台湾网     
 
 

  

  新竹公园(又名公二公园)位于市街与十八尖山,创于公元1916年,由新竹厅长高山仰规划,开辟原枕头山一带丘陆,面积约五万坪。开辟期间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物价薪资上升,困难重重,后来加入民间力量。1920年,公园改归地方公共团体经营制度实施后,第二年四月移管至新竹街。1926年完工启用。当年公园入口在今东大路和南大路交叉口附近。公园内有丽池、大运动场、游泳池、儿童乐园等,提供市民休闲使用。

  当时的儿童乐园,是今日的动物园,凡是来公园区的游客都会在此拍照留念。而当时运动场没有观众席,要观赏体育活动的民众得爬上附近小丘,登高远眺。最初的游泳池,使用丽池的水源,但是丽池的水质不佳,后来改用干净的水源,游泳池才逐被大众接受。

  丽池周围环境优美,可以泛舟。日据时期有许多日本人及新竹地区的富买巨商常到丽池畔的湖畔料亭交际宴会。公元1942年日皇太子访台,特于丽池畔兴建自治会馆,供来访的日本军官使用,后来成为新竹宪兵队的所在地。

  1949年国民党当局搬迁来台,丽池池畔的湖畔料亭先成为空军子弟小学(台载熙小学的前身)的分校,后来又成为空军高级将领的住所,直到公元1995年才由新竹市政府收回。

  自治会馆自台湾光复后改为接受委员住所,又变更为美军顾问团,至今日定为新竹宪兵队。50年代,原位于市区的孔庙迁移至公园南侧的小山麓,后来建置的气象台、中国广播电台、体育馆、航空站等,也在整理规划有欠健全的状况下,硬被填塞进来,使得广大绿地减缩,公园日益拥挤。

  绿境的破碎

  新竹公园位于旧市区与十八尖山之间的枕头山,地势由西周向中央逐渐隆起,地形变化丰富,在视觉上形成优势。

  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发展快速,应道路开发之需,公园内地形的整体遭到切割,造成行人动线无法连续,为控制高度落差,道路两旁便筑起高大的文件士墙,造成视觉上的压迫感;公园内大片空地不断地容纳其它地区容不下的文教设施与建筑,然而这些建筑属性不一,且建设年代回异,各建筑的管理单位也不同,以致公园整体动线无法连贯:

  公园内的老树是该区重要的资产,空军十一村、东山街、丽池边、孔庙旁多松树群。丽池边的高大的行道树是和公园路及对面建筑物间的重要视觉缓冲。但生长在坡地陡峭区域的老树,表土多被雨水冲刷流失,土壤无法涵养水分,加上照顾不良,病虫害普遍,植栽多不健康。

  空军十一村日式木造建筑群保存十分完整,但庭园内的小型植栽因废多时,荒草漫生,往日胜景不再。

  丽池过去由于池水无法循环流动,加上游泳池排入含氟碇的废水,导致池中生态破坏殆尽,形成优氧化现象。而池边的空军十一村与宪兵队和丽池互动关系不佳,无法提供足够空间做亲水活动。

  动物园内原有设施已老旧破损,旧有的空间规划及经营方式不符合现代的环保概念,无法发挥休憩、保充和教育的功能,形成资源浪费。
体育场和体育馆活动频率不高,和中广、航空站、气象站一样,占据大部分公园面积,却已暂停使用,十分可惜。

  公园的停车空间没有体规划,皆以就近建筑物旁画设停车格的方式来解决。停车空间也明显不足,特别是在假日时,外围的道路壅塞严重。

  风华重塑艺术形象呈现

  为了串联新竹市破碎的公园绿地,1998年3月,市府结合当地大学、设计精英及施工团队藉玻璃艺术节筹备会之际,将公园动线及空间重新规划,引入公共艺术节筹备会之际,将公园动线及空间重新规划,引入公共艺术的概念于规划及更新设计中,延续基地上活泼使用方式,维持市民对基地已有的活动及流动习惯,使现有的破碎区块发展成线型广场及大尺度之都会型广场。

  新竹玻璃艺术主题园区

  公园提供公共空间作为艺术创作及展示,自成一文化艺术成熟区。新竹公园除建构一个市区内完整的绿带以外,更结合新竹地区的玻璃产业,塑造出一个以玻璃艺术为主题的公园。

  1999玻璃艺术节户外展场范围确定,以废弃航站及东山街区的更新设计为主轴,结合孔庙及中广气站旧址,还有玻璃工艺馆及空军十一村。市政府将此规划为新竹玻璃艺术主题园区,用来做为举办玻璃艺术展示之用,平时亦可做为玻璃艺术创作家聚会、交流、座谈、举办个展、研习活动之场所或开放给民间团体艺文展演使用。航空站旧址则配合户外剧场的设计,东大路入口更新为大尺度的活动广场。以大街廓都市活动广场及线型的带状广场创造新竹公园新风貌。

  丽池
  

  丽池过去由于池水无法循环流动,加上游池排入含氟碇的废水导致池中生态破坏殆尽,形成优氧化现象。目前市府也针对此现象加强补救措施,使丽池重新活化,恢复1931年旧貌。丽池中豢养数对黑天鹅优雅气质在假日及平时吸引不少大人小孩前来观赏。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