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三百年前,汉人足迹初垦此地之时,竹堑已是北台湾最古老的文化重镇。到清朝时,更视淡水厅为北台湾的政治经济中心,当时的淡水厅治设在淡水厅城竹堑城内城隍庙旁。为了防御需要,竹堑地区乡绅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兴建竹子城。嘉庆十一年(1806年),为防海盗侵扰沿海而加筑土围,之后在道光七年(1827年)阴历六月十日兴建石砖城,道光九年(1829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落成。道光22年(1842年)因国防需要而加高外部土墙,使竹堑城成为双重城廓的城市风貌。一般所指的新竹城,通常是指现在东门城所代表的道光九年(1829年)所砌的石城墙。
大体而言,竹堑旧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竹子城时期
雍正十一年(1733年),汉人于聚居的城隍庙附近植栽防御用途的蕀竹丛。初期的竹子城是以台湾生长的蕀竹为材料,周长四百四十余丈(约1408公尺)。设有四座城门,东门位于暗街仔(东前街36巷),北门位于北鼓楼(新复珍饼店一带),南门位于关帝庙一带,西门位于石坊街口一带,但在乾嘉年间被毁坏。
石砖城落成
在嘉庆年间,为防海盗作乱,兴建了保护聚落的土城墙,土城周长一千四百九十五丈(约4984公尺),南北距石城不及半里,城高一丈(约3.2公尺),城外植竹开沟,沟宽二丈(6.4公尺)。
土城建有四座大城门:东为宾旸门,西为告成门,南为解阜门,北为承恩门。小城门四座:东为卯耕门,西为观海门,南为耀文门,北为天枢门,形成石砖城外有土城,两道城濠双重防御。
道光七年(1827年),应居民要求又建筑石墙,石砖城材料除了城门取自唐山石外,以本地石材为主。东门迎曦门即今之东门圆环,西门挹爽门位于集贤街和中山路交叉口的基督长老教会一带,北门拱宸门位于北大路和北门街交叉口一带,四座城门楼高二丈零九吋(约6.69公尺)。
兴建土城双重城廓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淡水厅署为防止中英鸦片战争波及竹堑城,在石砖城外加高土城防御工事。土城的兴建有两个阶段,一是为防御海盗建于竹城之后;二是道光年间基于国防理由而建。在此所指的是第二次的兴建。土城、石砖城墙经过多次修葺增高,提供的不只是国防上的保卫,同时也象征地方统治态势的确立,这双重城廓的风貌一直维持到清末。
竹堑城旧址及旧街规划
1905年,新竹厅公布新竹街的市区改正计划,内容有一环状计划道路,包括街路、公园、绿地、排水路等。主要是道路的修改和拓宽,计划范围大致涵盖昔日土城范围。由1905年起至1909年,又制定更具体的计划。
市区改正计划陆续推行后,市街面貌明显改变,例如城墙拆除,潜园被中山路贯穿,明志书院被西大路、西门街分割,考棚被文昌街穿越,东瀛福地为东前街穿过等。此计划使新竹城开始进行超历史纹理的解构发展,旧建物和市街逐渐消失。
日据时期的市区改正计划
新竹街道历经日据时代三次市区改造计划:
第一次(1905-1915)
此时期新竹州厅名新竹厅。当时厅舍沿用清末淡水厅署衙门,为砖木结构的传统建筑,而木材多腐朽,且格局不适合日据台湾殖民地的地方官制,故规划成为符合当时需求的新厅舍。
第二次(1916-1930)
此时期遭遇日本关东大地震,以致台湾的市区计划受到停滞。1918年,新竹州厅架构规划已完成,但延迟至1925年才得以兴建,并于次年完工。藉此新落成的厅舍举办新竹州产业共进会,自此以后仍持续有所增改建。
第三次(1931-1937)
这一阶段着重于道路的新增与拓宽。由竹东道路与纵贯路交叉点经东门接续新竹厅通往新竹神社的路线,因为有部分路段因迂回形成交通上的阻碍,所以重新规划直线道路,成为今天光复路底、东门街、中正路、中山路之直线动向的前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