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新竹市历次移民潮

  时间:2008-01-09 13:35    来源:中国台湾网     
 
 

  新竹市原是平埔族道卡斯族人的活动范围,在清朝,福佬、客家、汉移民先后迁入;国民党当局来台后,又移入了外省的军民;至科学园区建立后,从事科技研究与作业的大量人口又接着进入。在多样性的外来人口迁徙进入之下,新竹人对于土地的认同有着不同的感受。

  第一波汉移民潮发生于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时,由王世杰率领其家乡福建泉州的族人182余人,进入新竹垦拓,开启了汉人入垦新竹之始,更精确的说,应是福佬人入垦新竹的开始。

  第二波来到新竹的移民是客家人。从1725年(清朝雍正三年),广东陆丰人徐立鹏至当时竹堑社西北方的红毛港、新庄仔开始,有许多客家人陆续至今日的新竹、竹北、新丰、香山等地垦拓,形成了第二波的移民潮。

  1949年,随国民党当局来台的外省军民又出现了一波移民潮。当时新竹有空军基地等军事设施,官士们的眷属先被安置在日本政府撤退后的房舍或学校内,后才另建眷村安置军民及其眷属。

  清华大学及交通大学相继于1956年、1958年在新竹复校,而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更进而促成了1980年新竹科学园区的成立,使得新竹成为国际科技产业的橱窗。尤其是科学园区的成立,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与环境,吸引了众多科技人移居新竹,由工业化而产生的城乡移民,形成了第四波移民潮。 

  由福佬人、客家人、外省军民以及科技人所形成的第四波移民潮,使新竹拥有多样性性格的居民。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