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台湾新竹科学园光电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时间:2008-01-14 12:1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     
 
 

 

  1980年12月15日设立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是台湾第一个科学园区,23年来已投入新台币385亿元,至2004年6月底止,园区内共设立378家高科技公司,大部分是半导体、计算机、通讯、光电等电子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成功的科学园区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园区的各产业也有大幅的成长。截至2004年6月底累计入区公司378家,累计实收资本额新台币9912亿元,岛内资金占92%,国外资金8%,员工人数为103603人。2003年营业额新台币8578亿元,成长率22.3%;园区公司目前股票上市及上柜公司共有90家,其中台湾集成电路、联华电子、旺宏电子及友达等四家公司进军美国市场,在美国上市。

  新竹地区拥有卓越的研究环境,包括邻近的台湾清华大学与交通大学,学生总数共两万名,其中半数为研究生;台湾最重要的产业研究机构——工业技术研究院提供近六千名研究人员,主要的任务包括配合台湾政策发展前瞻性技术,因应业界需求从事应用科技研究,以及协助传统产业升级,目前科学园区里有40家以上的公司为工研院的衍生公司。此外园区内还有高速计算机中心、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太空计划室、精密仪器发展中心、芯片设计制造中心、及台湾奈米组件实验室。这些大学及研究机构对于园区的技术研发、在职训练及新创公司之育成有很大的帮助。

  素质整齐的从业人员是园区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103603名员工中专科以上人力占67%大学以上占43%,平均年龄32岁,“海归”4340人,由学人参与设立的园区公司有119家,在园区23年发展过程中,“海归”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所带回的科学技术与经营理念在园区逐步生根茁壮,带动并提升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整体发展。

  园区厂商2002年共投注新台币465亿元于研究发展上,占总营业额5.8%,对照台湾制造业平均只有1.3%左右的研发比例,显见园区公司投资研发意愿远高于台湾一般厂商。2002年获得台湾专利核准案件共2688件。在465亿元的研究发展经费中,以集成电路产业研发经费新台币304亿元最多,生物技术产业46.3%的研发比例最高。园区研究人员共计9873人,约占总员工数10%,其中亦以集成电路产业的研究人员最多,共计5375人。

  光电产业发展趋势

  80年代,计算机外设产业为园区带来辉煌的成果,为台湾计算机信息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90年代半导体产业起而代之,带动整体半导体产业发展,使台湾成为全世界晶圆代工王国,也成为全球电路设计第二大地区,其垂直分工营运模式带来之经济效益,改变全球半导体产业经营型态。到2004年6月底入区营运之光电产业,共计60家,实收资本额达到新台币1408亿元,员工人数为19416人,92年营业额为943.3亿元,个人平均生产力则达到新台币487.6万元;开发之产品包括第六代大尺寸TFTLCD、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白光发光二极管、雷射二极管、多功能光驱、光储存媒体及光学读取头等关键零组件等产品,均属亟需建立之技术;2003年园区光电业产值约占全球光电产业1.3%,占台湾光电产业之12.6%,可以看出园区光电产业之发展,对台湾光电技术建立与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之影响,光电产业同时也成为园区继半导体与计算机周边产业之后之第三大产业。

  归纳园区光电产业20年来发展,有下列趋势:

  一、产业Migration(迁移)现象

  光电产业早期人才严重不足,整体结构不是很健全,产品偏重中下游系统产品。经过20年的发展,已达到基础结构完整,专业技术人员养成,建立自有技术,新的技术与产品纷纷投入,着重关键零组件开发,达到建立完整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技术扩散,产业广度与深度提升之目标。在产品开发上,由早期之光电材料组件、LED晶粒制作、光学镜片镀膜、光输出与输入设备、光学组件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等产品,朝向上游关键零组件开发,产品包括LED磊晶量产技术,朝四元高亮度、蓝光、白光、新材料、及光信息与光通讯LD磊晶开发,TFTLCD扩建五G、六G厂量产技术,并开发低温多晶硅技术、电浆显示器面板技术、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等次世代面板技术。在投资型态部分,由早期平均投资额介于5000万至1亿元间之中小型态公司,发展至平均资本额超过20亿元之中大型公司,成长超过40倍,光电产业中资本额100亿以上公司有2家。在技术发展上,则由早期较依赖外商与“海归”建立技术型态,变更为以台湾学研单位及企业自主技术为主要来源,达到技术自主性。

  二、园区LED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台湾成为世界第二大LED生产地区

  园区LED产业之技术发展,系由晶粒制作提升到高亮度磊芯片制作,并迈向长波长通讯与信息用LD发展。园区LED产业,启于1983年晶粒制造,由早期以LPE、MOVPE技术,开发GaAs、GaP等材料,以红光与橘光之晶粒制作为主,中期进步到开发四元高亮度磊芯片,并延续成熟之红、橘光技术,开发蓝、绿光产品,近期更朝向氮化镓GaN、硒化锌ZnSe等新材料,蓝、白光产品为主,技术演进不但带动台湾LED产业发展,同时推动台湾成为世界第二大LED生产地区,2002年产值为新台币235亿元,所拥有的MOCVD机台数列全球之冠;同时延续可见光发光二极管经验,积极开发光信息、光通讯与医疗用高功率雷射二极管等,对台湾光储存产业与光通讯产业发展,颇有助益。

  三、园区TFTLCD产业由2.5代切入,目前朝向6G及7G趋势发展,2004年大尺寸面板产值将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一

  台湾TFTLCD产业发展,始于1992年园区所建的2.5G厂,随后带动台湾整体TFTLCD产业朝向3.5G与5G技术开发,目前在因应LCDTV市场需求下,纷纷规划6G厂与7G厂之发展。2003年台湾平面显示器产值为新台币3154亿元,较2002年成长34.7%,占全球之18%;其中大尺寸TFTLCD10.4吋以上为2638亿元,世界占有率达34.9%,为全球第二位。目前台湾共有6座五G厂量产,规划与兴建中之六G与七G厂有6座,总投资额超过新台币5000亿元。2004年第四季,大尺寸TFTLCD全球占有率将可达44.3%,将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一。

  在次世代面板技术开发上,园区厂商亦纷纷投入开发低温多晶硅技术LTPSTFTLCD、电浆显示器面板技术PDP、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技术OLED等,以掌握未来技术开发之主流。

  四、技术来源由依赖外来技术逐步朝向技术自给自足

  由园区技术来源分析,80年代主要以依赖外来技术为主,在光电产业中有61%为外来技术支持“海归”23%、外商与国外技术转移38%,台湾学研单位技术转移为39%;然而到90年后期,外来技术比重逐渐减轻,由61%降至37%(“海归”17%、外商与国外技术转移20%),台湾学研单位技术转移提高至46%,同时有17%为团队自行研发技术,可以看出台湾光电技术提升,学研单位成为技术主要供应者,企业自行研发技术比例增加,已达到自主研发技术目标。

  五、产业结构完整,带来群聚效益

  园区产业,由早期系统产品开发,迈入关键零组件产制,堪称达到上下游整合,产业结构十分完整。其中又以光驱产业、投影机产业、LED产业、LCD产业等结构最为完整,带来极大之群聚效应。以LCD产业为例,业者在不断扩厂与开发次世代面板趋势下,对关键零组件与原材料厂商,发生极大磁吸效应,主要关键零组件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光罩、偏光板、背光模块、驱动IC、冷阴极管等产品台湾均已有厂商投入开发,并带动国际各光电大厂纷纷来台设厂,例如Hoya、Corning、ASH、NHT、DNP、Toppan、Unaxis等。

  六、关键零组件自制率逐渐提高

  光电产业在政府政策性辅导下,关键零组件自制率已大幅提升,以LED产业为例,园区在上游磊芯片产制已占台湾86%,在LCD产业更因产业结构完整与群聚效应发挥,带动台湾各项关键零组件开发,产业形成垂直分工经营模式,上下游整合趋势发展,关键零组件自制率亦大幅提升:彩色滤光片83%、背光模块97%、驱动IC78%、偏光板73%、玻璃基板92%。

  产业成功因素

  园区光电产业成功因素,主要在于良好的投资环境、政府所提供之租税优惠政策、研发奖励措施、台湾充足与流通的资本市场、充足的高科技人力资源及水电供应等数项:

  良好投资环境:包括单一窗口提供完善服务、政府参与投资、便捷的交通与运输、良好的光纤信息网络、仓储服务、电信与电力建设、医疗保健与环境保护等。

  优惠租税政策:属于重要新兴策略性产品,可享受五年免税或股东个人投资抵减等租税优惠、进口之机器、设备、原料、物料等均可免征进口税捐、以产品或劳务外销,其营业税率为零等。

  研发奖励措施:提供厂商创新技术研发奖助金、研发费用可抵扣所得税、研发设备可享受加速摊提等。

  台湾充足与流通的资本市场:台湾的创业投资公会拥有会员近200家创投公司,共提供新台币1500亿元之创业基金,供台湾高科技业者所需。另凡属自动化设备、节能设备与污染防治设备等,均可享受低利贷款。

  充足的人力资源:除邻近地区大学所提供近两万名学生与研究生,工业技术研究院提供近六千名研究人员外,海归学人达4300人,成熟的信息电子与半导体产业也提供充沛的电子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同时管理局配合产业需要,积极前往海外延揽相关人才外,并提供各类专业培训课程,园区在群聚效应下,已成为台湾最大人力资源库。

  未来展望

  园区光电产业能在近十年期间内,具有爆发力的成长与表现,有赖多年来基础技术的养成,培育关键技术人才,政府积极辅导政策等,未来园区光电产业发展,将着重下列各项发展:

  一加强新兴技术开发,如有机电激发光极体OLED、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器LTPSLCD、可绕式显示面板FlexiblePanel、微碳管CarbonNanoTube等,降低对台湾光电业者之冲击。

  二加强研发优惠机制,协助培训跨领域科技人才,鼓励企业成立研发联盟,扩大研发之效能。

  三协助建立产业技术交流平台,提供技术信息交流服务,举办技术研讨会,协助参与国际规格制定,建立科技人力资源数据库及信息网站等。

  四结合产业协会资源,协助制定专利权保护措施与解决权利金问题。

  五健全台湾整体投资环境,提供完善基础建设,加速园区开发作业,解决用地不足问题,供应充足之工业用水与稳定电量,并简化行政作业程序等。

  六推动国际技术交流合作,经由世界知名学校及科学园区间合作,及科技人才交流互访,建构技术交流机制。

  七结合台湾精密机械产业,建立自主化光电设备产业,配合台湾TFTLCD产业对设备之需求,结合台湾基础扎实之精密机械产业,逐步切入光电制程设备开发,以提升精密机械产业技术水准。

  (作者系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副研究员)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