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竹原为道卡斯族竹堑社(属平埔族的一支)的活动地区,至迟在清康熙五十年 (1711) 年左右,福建泉州人王世杰率乡里族人入垦新竹市,足迹遍及竹堑沿海平原与河川下游土地,发展成数十村落,为闽籍人士开发新竹市之始。 客家人入垦的时间较闽籍人士晚约二十年,至雍正八年(1730)时,始由广东陆丰人黄海元、张附春开发东势庄(今新竹市东势里、三民里或复中里一带)。由于客家人开发时间较晚,只能在今县市交界处一带,如金山面、青草湖、茄苳湖等浅丘地区定居,造成早期闽南庄与客庄壁垒分明的情形。 关于清代新竹地区(范围北至桃园县的中坜、龙潭,南到苗栗县的竹南、头份)客家研究,最详尽的记载为陈朝龙的《新竹县采访册》,内有〈风俗〉篇、“客庄风俗”项,张德南先生撰有〈《新竹县采访册》中的客家历史浅论〉一文,刊于《竹堑文献》第三十二期。 日据时期新竹市的族群分布与人口统计资料,因台湾总督府曾进行七次不同性质的人口调查,留下许多宝贵的史料,罗烈师先生在《新竹市客家地图》中,将大正十年(1921)出版的《新竹州地一统计书》,制成“1921年新竹市闽粤人口统计表”(页22 ~ 23),分别列出当时各大字及现在各里中闽、粤籍(客家)人口数及百分比,“1921 年新竹市闽粤人口统计表”细分成东区、北区、香山区等三个统计表如下: 表一: 1921 年新竹市东区闽粤人口统计表
大字 |
现在里名 |
闽籍人口 |
粤籍人口 |
合计人口 |
金山面 |
金山、仙水 |
86 |
9.30% |
836 |
90.70% |
922 |
青草湖 |
柴桥、明湖、湖滨、高峰 |
359 |
46.40% |
414 |
53.60% |
773 |
柴梳山 |
新庄、关东 |
329 |
57.10% |
247 |
42.90% |
576 |
赤土崎 |
公园、东山、绿水、仙宫、光明、建功 |
590 |
71.20% |
239 |
28.80% |
829 |
九甲埔 |
千甲 |
214 |
74.60% |
73 |
25.4% |
287 |
埔顶 |
军功、埔顶、丰功、武功 |
743 |
74.90% |
249 |
25.10% |
992 |
二十张犁 |
水源 |
639 |
87.30% |
93 |
12.70% |
732 |
溪埔 |
前溪 |
367 |
90.60% |
38 |
9.40% |
405 |
东势 |
复中、三民、东园、东势、光复 |
1,276 |
92.90% |
97 |
7.10% |
1,373 |
大正十年(1921)东区闽籍人口有 4,603 人,百分比为66.8%;粤籍(客家) 人口有2,286人,百分比为33.2%。至今新竹市东区仍是客家族群分布最密的一个区。 表二: 1921 年新竹市北区闽粤人口统计表
大字 |
现在里名 |
闽籍人口 |
粤籍人口 |
合计人口 |
树林头 |
福林、士林、武陵 |
1,260 |
94.70% |
71 |
5.30% |
1,331 |
客雅 |
光镇、育英、西雅、客雅、曲溪 |
1,825 |
95.00% |
97 |
5.00% |
1,922 |
水田 |
光田、文华、水田 |
1,165 |
95.10% |
60 |
4.90% |
1,225 |
新竹街 |
(过多,从略) |
16,160 |
95.60% |
748 |
4.40% |
16,908 |
仑子 |
南势、新民、民富、文雅 |
1,661 |
96.30% |
63 |
3.70% |
1,724 |
吉羊仑 |
|
419 |
96.80% |
14 |
3.20% |
433 |
槺榔 |
康乐、南寮 |
835 |
97.00% |
26 |
3.00% |
861 |
湳雅 |
湳雅、旧社 |
1,143 |
98.40% |
18 |
1.60% |
1,161 |
沙仑 |
士林 |
603 |
99.50% |
3 |
0.50% |
606 |
苦苓脚 |
古贤 |
437 |
99.50% |
2 |
0.50% |
439 |
十块寮 |
南寮、中寮、海滨 |
1,100 |
100.00% |
0 |
0.00% |
1,100 |
旧港 |
新港 |
1,022 |
100.00% |
0 |
0.00% |
1,022 |
油车港 |
港北 |
829 |
100.00% |
0 |
0.00% |
829 |
大正十年(1921)北区闽籍人口有28,459人,百分比为96.3%;粤籍(客家)人口有1,102人,百分比为3.7%。至今新竹市北区仍是客家族群分布最少的一个区。 表三:1921 年新竹市香山区闽粤人口统计表
大字 |
现在里名 |
闽籍人口 |
粤籍人口 |
合计人口 |
香山坑 |
东香、香村 |
330 |
48.20% |
354 |
51.80% |
684 |
茄苳湖 |
茄苳、大湖 |
634 |
69.70% |
276 |
30.30% |
910 |
南隘 |
南隘、中隘 |
675 |
70.40% |
284 |
29.60% |
959 |
海山罟 |
海山 |
726 |
93.30% |
52 |
6.70% |
778 |
牛埔 |
牛埔、顶埔、顶福、中埔、埔前 |
1,377 |
95.60% |
64 |
4.40% |
1,441 |
盐水港 |
盐水、南港 |
1,124 |
97.70% |
26 |
2.30% |
1,150 |
香山 |
香山、朝山、美山、大庄 |
2,066 |
98.30% |
36 |
1.70% |
2,102 |
杨寮 |
杨寮、港南 |
1,385 |
99.40% |
8 |
0.60% |
1,393 |
虎仔山 |
虎林、虎山 |
935 |
100.00% |
0 |
0.00% |
935 |
浸水 |
浸水 |
844 |
100.00% |
0 |
0.00% |
844 |
大正十年(1921)香山区闽籍人口有10,096人,百分比为90.2%;粤籍(客家) 人口有1,100人,百分比为9.8%。至今新竹市香山区的客家族群人口数仍居东区、北区之间。 在整个新竹市的人口统计方面,罗烈师先生在《新竹市客家地图》指出,大正十年(1921)新竹市闽籍人口有43,158人,百分比为90.30%;粤籍(客家) 人口有4,488人,百分比为9.40%。(页21)闽、客人口比例大约微低于九比一。 依2006年四月台“内政部”户役政信息数据库显示,新竹市的总人口数已有 391,965人,从这份资料中并不能了解客家人口的总数或分布。为弥补这一缺憾,可从2004年台“行政院”客委会“客家人口基础资料调查研究”中“台湾客家人口统计表”推估,当时新竹市人口数为383,370人,客家人口数为114,893人,百分比为30.3人。 从大正十年(1921)与2004年的客家人口统计资料,可看出新竹市客家人口的比例呈大幅上升的趋势,从原来的一成,上升到三成,事实上是否如此?这牵涉到不同时代人对于客家人的认定标准,以及研究方法、采样技术、问卷设计、抽样方式及解读等多方面因素。无论客家人占新竹市人口比例的升降,唯一不变的是,客家族群为新竹市的第二大族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