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县位于台湾岛西北部,面积1429平方公里,人口44.6万人(2001年底)。下辖1市(竹北市)3镇(竹东镇、新埔镇、关西镇)9乡(湖口乡、新丰乡、芎林乡、横山乡、北埔乡、宝山乡、峨眉乡、洒石乡与五峰乡)。
新竹原名竹堑,是台湾省北部开发最早的地方,1875年改竹堑为新竹,正式设县。早期县治包括了新竹、桃园、苗栗等地,战后行政区重划时,桃园与苗栗分离出来设县治,新竹县范围缩小,但三地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一直存在。1982年,县辖新竹市升格为省辖市,新竹县地域进一步缩小。而随着县政府所在地由新竹市迁往竹北市,全县地方社会政治生态出现重组,客家人从此成为该县最大的族群,宗亲势力也逐渐超越地方派系力量,成为新竹县最大的社会力量。
新竹县科技、教育、工业发达。知名的新竹科学园区就设在新竹县,是台湾的“硅谷”,也是台湾科技产业的摇篮。科技产业的发展与高学历人口的移入,逐渐改变着新竹县原有的社会结构。
一、宗亲势力
新竹县是台湾客家人密度最高的地方。新竹县在县市分开前,人口结构主要由闽南人与客家人构成,比例相差不大,也因此影响到新竹县的地方政治生态。由于新竹县客家人比较多,闽南人无法在政坛上一统天下,因此形成闽、客轮流执政的传统,行政首长即县长一直由客家人担任,而议会议长由闽南人掌握。在闽南人较多的新竹市从新竹县分离后,新竹县的客家人更为集中,客家人比率高达85%左右。宗亲势力成为新竹县选举中的第一要素,派系退居其次,个人魅力与政党力量更居其后,充分显示宗亲力量在新竹县的重要地位。
新竹县主要宗亲有陈、范、郑、林、张、刘、黄、吴等宗亲。其中,陈姓宗亲是新竹县最大的宗亲势力。陈姓为新竹县第一大姓,约有4万基本支持者的选票,重要代表人物有前县议会议长陈添澄、第四届县议会副议长陈锦相、第九与十届县长陈进兴、“国大代表”陈逸鹏及其父陈廷辉等。其中,在1989年的县长、省议员与“立法委员”选举中,新埔镇镇长、陈姓宗亲的陈庭辉脱离国民党加入民进党,陈姓宗亲势力发生分化。陈庭辉的儿子陈逸鹏以民进党籍身份当选1991年的“国大代表”。林姓宗亲的代表有第七与八届县长国民党籍的林保仁、第十三届县长林光华等。其中,民进党籍的林光华是林姓宗亲会总干事,林姓宗亲逐渐偏向民进党。范姓宗亲的代表为民进党籍的前县长范振宗、前“国大代表”范扬恭、前县政府主任秘书范义渊等。郑氏宗亲力较大,在前14届议长中,郑氏宗亲有6届当选。另外还有罗姓、刘姓等宗亲势力,在议会均有一定力量。可以说过去县政府与县议会大权,基本上由上述几大宗亲势力掌控。
宗亲力量主导新竹县地方选举,与客家人重视宗亲家族组织与地域感情有密切关系。新竹县大姓宗亲组成的宗亲会,加上各乡镇市分会,大姓宗亲成员一般为2万至3万人,宗亲因素因此在选举中发挥着重要因素。从光复到目前,新竹县的部分乡镇市民代表选举,大姓宗亲一直保持“权力世代相传”的格局。宗亲会大老常被各种“选委会”延揽为选举组织的成员,在选举中扮演协调、排解纠纷角色。
然而,在政党政治形成后,各种政治人物都在争取本宗亲势力的支持,宗亲势力开始分化,同一宗亲会支持不同党派的候选人,宗亲力量的影响力相对减弱。一般来说,宗亲势力在小区域选举如乡镇市长、村里长、乡镇市民代表等选举中仍举足轻重,则以宗亲、派系力量为主,政党影响力有限。但在各种重大选举中,政党则发挥着相当影响力,掌握着候选人提名与选举布局,派系与宗亲作用相对较小。如在1994年的省长大选中,陈姓的民进党籍候选人陈定南在新竹县的得票不如国民党的宋楚瑜,宗亲势力未起决定性作用,主要在于政党与个人因素起了更大的作用。
二、地方派系概况
台湾光复到1982年新竹县市分开前,新竹县主要有两大地方派系,即许金德领导的西许派与许振乾领导的东许派。两人各自以经营的新竹货运公司与新竹客运公司为基础形成两大势力。在50、60年代,新竹县政坛由两许控制。两派代表人物许金德与许振乾在政坛呼风唤雨,对地方政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力。斗争的主战场为县政府所在地新竹市。在新竹市于1982年升格为省辖市后,新竹县的两大派系也告解体,地方势力重新组合。
台湾学者对新竹县地方派系有不同的划分。有的学者将新竹县派系划分为老年派、西许派、东许派、朱派、邹派、竹东苏派与竹东宋派,其中目前仅存在后两派。有的学者则认为,朱派接近东许派而划归为东许派,邹派接近西许派而归为西许派。就其发展历程来说,新竹县早期主要分为西许派与东许派,而每个派系内有不同的支流或小派系。在新竹县、市分家后,不再有横跨全县的大派系,但在乡镇范围内仍有不同的小派系,较知名者即为竹东镇的苏派与宋派。
西许派。创始人为地方士绅许金德,曾任第三届省议会副议长,后任台湾电视公司董事长。因许家住西门派出所附近而被称为西许派。许金德拥有的新竹货运公司,是该派系力量发展的基础与起点。西许派区域性联合或独占经济主要为新竹县农会、新竹市第二(三、十)信用合作社、新竹汽车客运公司、新竹区中小企业银行等,同时参与经营不少企业。
早期西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有邹涤之、彭瑞鹭、詹绍华、郑灿里、蓝荣祥、陈俊宏、陈天宝、陈昌瑞、魏云杰、周细满(后成为另一派)、郭俊萍等。其中,蓝荣祥从新竹市第三、四届市民代表起家,历经第五、六届县议员及第七届县议长后,再连任第五、六、七届省议员;邹涤之曾任第三届县长;彭瑞鹭曾任第四、五届县长。其中,出身于芎林乡的邹涤之家族自成一系,共有8个兄弟,曾有数人进入政坛。老四邹洪是一位台籍上将,老七邹涤之是前县长与“国大代表”,老么邹清之在战后曾任新竹县县长及省政府委员,1953年又任省民政厅厅长。邹涤之曾力图脱离西许派自立门户,便失去西许派的支持,力量衰落。在第六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东许派老县长朱盛淇的儿子朱育英参选,却败给无党籍的刘榭熏。国民党将失败原因归罪于西许派,而对其进行打击,西许派也开始走向衰落。
东许派。最初领导者为许振乾,曾任省议员,是地方有影响的人物。许振乾拥有的新竹客运汽车公司设在东门外火车站附近,而被称为东许派。东许派的势力以新竹客运公司为核心据点向客运系统延伸。1963年,许振乾病逝后,东许派力量开始衰落。东许派的基本势力主要在新竹县大湖乡农会、新竹市第一(二、五、十)信用合作社、东区合作社、竹北乡合作社、新竹青果合作社、新竹汽车客运公司等。
东许派重要代表人物还有新竹市议会前议长郑再传、前县辖新竹市长陈玉焜(原是西许派)、国民党籍省议员陈锦相(第二届)、陈兴盛(第三届)、古燧昌(第五届)、邱泉华(第七届)及无党籍省议员何礼东、叶炳煌、郑宗柳和陈天锡等。其中,第一、二届民选县长朱盛淇,因竞选总部设在新竹客运公司而被认为是东许派,也有人称其为朱派。
在两许势力衰落并淡出政坛及新竹县市分家后,新竹县不再有跨乡镇市的全县范围内的大派系,派系主要是乡镇地方小派系,势力主要集中在行政系统(乡镇公所)、农会、渔会与信用合作社等基层组织中。
目前地方派系以前头溪为界,在溪南与溪北有不同的以乡镇为范围的小派系。前头溪以北地方派系主要在新埔镇、关西镇、新丰乡、芎林乡等。新埔镇曾有陈、魏两派,代表人物分别是前镇长陈庭辉与前省议员魏云杰。关西镇地方势力主要是罗派与陈派,罗派以罗姓宗亲为基础,罗家女将罗彭喜美曾任关西镇镇长,后于1994年当选县议会副议长;陈派也以陈姓宗亲为主力,陈派的代表为前县长陈进兴。新丰乡地方势力分为旧派与新派,旧派代表人物有吴俊岸、吴俊雄(县议员)兄弟及前“立法委员”徐益权等人;新派有前乡长叶高火等。另外,芎林乡也有叶派与陈派之分。
溪南地方派系以竹东镇派系为代表。竹东镇位于前头溪以南,有苏派与宋派两大派系。这两派起源于“2.28事件”时两位地方实力派人士苏廷清与宋枝发因检举事件而交恶,形成水火不容的两个派系。这两个派系在50年代到70年代对地方政治影响力较大,也是目前新竹县主要地方派系。
竹东苏派。创始人为苏廷清(已去世),后有代表人物为周细满与吴明增,与国民党关系十分密切。周细满早年经商,后回到家乡竹东,于70年代末参选竹东镇民代表,并在竹东苏派支持下高票当选,进而当选代表会主席,从此进入政坛。在他的领导下,竹东苏派势力逐渐强大,并在近20年的时间里掌控竹东政坛。地方镇公所与农会两大系统也由苏派掌握。后来,周细满当选两届省议员,进一步巩固了苏派的地位,在县长选举失败后被聘为省政府委员。在1993年县长选举中因未被国民党提名而自行参选,被开除党籍。1996年,周细满因涉及中山高速公路弊案而被判刑,但他在地方派系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明增曾是农会系统的“国大代表”。另有渔会系统的前“国大代表”吴俊岸。主要地方势力在竹东镇农会,投资土地与房地产。
竹东宋派。创始者为宋枝发(已亡故),现分为老宋派与新宋派。宋派历来倾向支持非国民党势力。老宋派以曾登基为首,倾向支持党外及后来的民进党。新宋派代表人物为邱泉华、邱镜淳与郑永金。郑永金家族依靠其兄郑万德当选新竹市议员后投资房地产致富,并发展成地方政治家族,主要地方势力在新竹区渔会,并投资建筑、房地产等事业。郑永金曾任县议会议长,1995年与1998年先后当选第三、四届“立法委员”,2001年当选第十四届县长。其弟郑永堂曾任第二届“国大代表”。邱镜淳曾任第九、十届省议员,“冻省”后于1998年当选第四届“立法委员”,2001年连任第五届,其父邱泉华曾任省议员。由此可见,新宋派目前势力强大。
三、地方权力结构的演变
新竹县权力之争实际上就是地方派系、宗亲势力与政党等不同势力对地方权力的争夺。争夺的范围从基层乡镇市、县长县议会、省议会到“中央”级民意机构等个层级的权力机构。
(一)县长权力的争夺
县长是地方行政首长,掌握行政大权与经济资源,是地方权力争夺的核心。在第一届县长选举中,朱盛淇当选,形成一股政治势力,并在第二届县长选举中得以连任。在1957年第三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邹涤之竞选,他在西许派的支持下获得8.9万张选票,击败东许派推出的无党籍人士郑鸿源(6.7万张选票)当选县长。在1960年第四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财力更为雄厚的台湾执业医师彭瑞鹭,获西许派支持,顺利当选。彭瑞鹭进而连任第五届县长,卸任后离开新竹到台北隐居,退出政坛,未形成一股地方势力。
在1977年第六届县长选举中,朱盛淇的儿子、“内政部”科长朱育英获国民党提名参选,却败给无党籍的律师刘榭熏,但刘榭熏当选后加入国民党。在第七届县长选举中,刘榭熏却未获国民党提名,又以无党籍身份参选,结果败给国民党提名的林保仁。林保仁又连任第八届县长,卸任后出任省政府委员,是地方派系有影响的重要人士。
在1981年第九届县长选举中,重新加入国民党的刘榭熏在党内争取县长提名时又败给陈进兴,被迫退党竞选,结果只得到1万多张选票,从此逐渐淡出政坛。无党籍的范姓宗亲代表范振宗也在本届县长角逐中败北。国民党提名的陈进兴顺利当选县长。在第十届县长选举中,陈进兴再次击败无党籍的范振宗当选。在1989年第十一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没有派系色彩的傅忠雄角逐,无党籍的范振宗再次参选,结果范振宗以9.8万多票当选县长,成为新竹县第一个无党籍的县长,国民党从此失去新竹县的执政权。
在1993年的第十二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郑永金竞选,已加入民进党的范振宗争取连任。然而竹东宋派代表人物邱镜淳被国民党指派为郑永金的竞选总干事,但因邱与郑在生意上有矛盾而私下支持范振宗。同时国民党籍的周细满也积极争取县长选举,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由于国民党的不团结与分裂,大大分散了郑永金的票源。范振宗不仅得到民进党与范姓宗亲势力的支持,也得到林姓、罗姓与刘姓等宗亲势力的支持。在这种形势下,范振宗得到9.7万票,当选连任,保住了民进党在新竹县的执政权。
在1997年第十三届县长选举中,有四人角逐渐,分别为国民党的郑永金、民进党的林光华、省议员邱镜淳与无党籍的徐能安。国民党提名“立法委员”郑永金参选后,省议员邱镜淳退党参选,再次造成国民党的内争。民进党则相对团结,只有“立法委员”林光华一人参选。徐能安曾为民进党员,后退出民进党,力量较小,对民进党冲击不大。结果林光华以7万多张选票当选,而国民党籍的郑永金与邱镜淳则分别以6.5万与5.9万的高票败北。再次证明,国民党的团结与否,直接影响着新竹县的执政权。在2001年第十四届县长选举中,郑永金与林光华再次展开角逐,由于泛国民党的团结,无内部之争,郑永金终于以11.3万票占胜民进党的林光华,夺回新竹县的执政权。
(二)地方政党力量的变化
长期以来,国民党在新竹县一统天下,长期掌控地方政权。党外势力虽早已出现,但对地方权力结构影响不大,但一直在发展。其中,范振宗是新竹县一支较有影响的党外势力。早在1978年,在台北经商的范振宗返乡参加县议员选举,并当选,后又以无党籍身份当选县议会副议长。80年代的第九、十届县长选举,无党籍的范振宗均投入县长选举,虽告失败,却积累了从政经验,显示了实力,终于在1989年第十一届县长选举中获胜。另一位党外势力代表是施性忠。在1981年的新竹市长选举中,无党籍的施性忠击败了国民党提名人郑耀宗,并迅速形成一个党外势力的“施家班”。新竹县市分家后,“施家班”成为随后新竹市一股政治势力。
民进党成立后,逐渐吸收党外力量,在新竹县政坛得到迅速发展。其中范振宗当选县长后加入民进党,不仅成为民进党在新竹县的重要代表,也开创了民进党在新竹县的执政权。后来,在民进党与宗亲势力的支持下,范振宗连任第十二届县长,民进党得以连续执政。在第十三届县长选举中,民进党的林光华获胜,民进党得以继续掌握新竹县大权。不过,民进党这两届县长选举的得票率变化较大,分别为50%与36.1%,但均高于国民党,居第一位。在2001年的县长选举中,民进党虽然失去县政权,但仍获得9.7万张选票,得票率为46.4%,较上届有所增加。
总体观察,民进党及整个泛绿阵营在新竹县政治实力相对较弱。具体而言,在“中央”级民意代表选举中,与国民党实力相当,但在地方基层中的力量较弱。在1995年、1998年与2001年三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民进党均获得1席,得票率在25.6%至35.5%之间。在县议会选举中,民进党虽呈上升趋势,但仍属少数。在1998年县议会选举中,民进党只拿下4席,得票率为15.7%,并获得副议长一职;在2002年县议会选举中,民进党只当选3席。在乡镇市长选举中,民进党一直未获有人当选。即使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也只获得6.2万票,得票率为24.7%,远赶不上泛国民党或泛蓝军的势力。同盟军台联党在新竹县更无发展空间,尚未当选重要公职。
国民党及泛蓝阵营在新竹县实力相对较强。国民党虽然曾失去十多年的县执政权,但在民进党执政后又夺回执政权,而且在各级民意机构与基层选举上仍居上风,特别是在县议会与地方基层权力结构中仍占绝对优势。在1998年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获得3席中的2席,得票率由上届的51.9%上升为57.5%;2001年,国民党获得1席,得票率为31.7%,高居各党第一,若加上亲民党的1席,泛蓝阵营有2席,得票数为10.8万票,得票率达52%。在1998年县议会选举中,国民党拿下33个席次的19席;在2002县议会选举中获得16席。在1998年乡镇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拿下13个乡镇市长中的12席,较上届增加2席;只有尖石乡被无党籍取得;在2002年选举中仍获得11席。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尽管国民党只获得5万多票及只有20.7%的增长率,但整个泛蓝阵营则获得18万张选票,得票率为72.2%,远高于泛绿阵营。
同为泛蓝阵营的亲民党在新竹县发展较为迅速。宋楚瑜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获得12.8万票,得票率达51.6%,显示了其雄厚的群众基础。在2001年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中也获得3席中的1席(陈进兴),得票率超过20%,与国民党、民进党三足鼎立。不过,亲民党建党时间不长,在基层权力结构中力量尚呈不足,还无较重要的公职。由于亲民党与国民党、新党有较高同质性,未来发展如何仍取决于各党派的互动。
另外,无党籍在新竹县基层有较强的实力,尤其在近两届县议会选举中,无党籍分别取得34席中的10席与15席,远在民进党与亲民党之上,是仅次于国民党的一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