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桃园县:南北宗亲势力依旧,派系长期轮流执政

  时间:2008-05-16 10:07    来源:中国网     
 
 

  桃园县位于台湾岛西北部,面积1221平方公里,是台湾全省面积最小的一个县;人口176.3万人(2001年底),则是台湾省第二人口大县。下辖4市(中坜市、桃园市、八德市与平镇市)2镇(大溪镇与杨梅镇)7乡(观音乡、新屋乡、复兴乡、龟山乡、芦竹乡、大园乡、龙潭乡),共计13乡镇市。其中,复兴乡是唯一的山地乡。县治设于桃园市。

  桃园县曾是台湾农业大县,现在则是工业大县,有工厂企业4600多家,以石油冶炼、化学、制药、橡胶制品等为主,工厂主要分布在桃园市、中坜市与杨梅镇。台湾最大的国际机场即为该县的桃园中正机场,对外交通便利。

  桃园县客家人较多,社会结构特殊,对本县政治生态具有重要影响。

  一、地方社会结构

  桃园县是福建、广东移民开垦之地,也是客家人居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从而影响着桃园县社会结构与政治生态。在当今桃园县的重要选举中,除一对一的重要单一选举取决于政党因素外,其余多名额民意代表选举,则主要取决于宗亲、族群与派系力量,受政党因素影响力相对较小。

  桃园县人口结构在地域分布上比较特殊,形成独特的地域政治文化,即“北闽南客”的社会结构。除复兴乡为山地乡外,其余12个乡镇市,分为南北两区。北区以桃园市为中心,包括桃园市、八德市、龟山乡、大溪镇、芦竹乡及大园乡6个乡镇市,居民多为闽南人。北区外来人口多,选民游离性大,据报道桃园市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具地域观念。南区以中坜市为中心,包括中坜市、平镇市、杨梅镇、龙潭乡、新屋乡与观音乡等6个乡镇市,居民多为客家人,基本呈现“部落型政治生态”,同宗、同乡观念强烈。

  此外,40年代末起,随国民党来台的外省人显著增加,成为桃园县另一重要群体。因此,桃园县的人口结构主要区分为闽籍、客籍与外省人三部分,分别约占总人口的38%、35%与26%,原住民约占1%(也有报道认为桃园县三大族群人口比例约为4:4:2)。其中,闽、客是两大基本族群,占居地方主要经济与政治资源,外省人力量相对较小。

  这种“两大一小”的社会结构影响着台湾的地方政治选举与权力分配。闽客两大群体长期掌控了桃园县的政治权力。在第一、二届县长选举中,日益激化的南北闽客矛盾十分突出,引起地方政坛人士的忧虑。于是在1954年第二届县长选举结束后,在现任县长徐崇德的努力下,北区与南区派系头面人物经协商达成一条不成文的“君子协定”:在北区人士担任两届县长后,轮流给南区人士当选两届,如此循环;在北区闽南人担任县长期间,议长则由南区客家人担任,副议长则为闽南人,反之也然。因此在桃园县政治资源的分配上,自第三届县长选举开始,长期形成县长、议长“南客北闽轮流当政”的不成文规定与传统,因此在前12届县长选举结果中,县长一职,北区与南区各占六届,且每区连任两届。在历届省级以上民意代表选举中,国民党提名席次也以“南北平衡”为基础。

  三个主要社会群体有不同的支持对象。一般来说,早期三个群体均是国民党的支持群众,权力之争在国民党内部分配。民进党成立后,有相当部分闽籍及客籍群众转向支持民进党,国民党群众力量在剥弱。新党成立后,因其被定位为代表外省人利益的政党,从而获得外省人群的支持,原国民党的所谓“铁票部队”的军眷村票源大多流向新党,使新党在桃园县发展较快。亲民党成立后,又取代新党在桃园县的基本支持群众。

  闽客族群在各项民意代表选举中,闽客基本上平分秋色。在客家人居住较多的桃园县,宗亲力量比较强大。客家人的发展史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宗族观念深厚,重视团结,凝聚力强,从而在桃园县形成较强的宗亲势力,其宗亲认同超越党派认同。主要宗亲力量包括刘姓、黄姓、吴姓、邱姓、吕姓、张廖简三姓、彭姓、陈姓与林姓等。

  黄姓的大家长原是黄崇鹏。黄崇鹏过世后,由前“立法委员”黄主文、前省议员黄木添为首。黄姓宗亲人多势众,曾在县议会有较大势力,先后有三位黄姓人士任县议会议长或副议长。黄主文更是曾连续六次当选“立法委员”,后任“内政部长”等,成为李登辉执政后期的亲信。国民党失去政权后,黄主文退出国民党,主导成立台联党,并为首任党主席。前省议员黄木添曾代理黄氏宗亲会理事长,1993年自行参选县长而被国民党开除党籍,成为反对党势力,并于1994年当选省议员。前省议员黄玉娇也是桃园县长期有影响的在野人物,曾因自行参选县长而被国民党开除,变为反对势力,后成为民进党的重要力量。另一重要人物为黄金德,后加入台联党,参加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失败。黄姓宗亲也有3万多票的实力。

  吕氏宗亲势力有4万多票的实力,重要成员包括前“国大代表”吕河清、第二、三、四、五届“立法委员”吕新民、前省议员吕进芳与吕吉助等。吕氏宗亲在选举投票认宗亲而不完全认同政党。在第十二届补选及第十三届县长选举中,吕姓宗亲均支持民进党籍的吕秀莲当选,同时在“立法委员”选举中支持国民党的吕新民当选。另外,吕姓宗亲的吕河清曾是中坜市政坛两大派系之一。

  张廖简宗亲会是一个多姓组合的宗亲会,其成员有8万多人,主要代表人物有张贵木等。与彭姓宗亲会关系密切,均具有浓厚的民进党色彩,对国民党认同度不高。彭姓宗亲以彭添富为代表,连任数届“立法委员”。另有民进党籍前的“立法委员”彭绍瑾、前“国大代表”彭有枝等人。彭姓宗亲人数虽不多,但凝聚加强。在第三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彭绍瑾得到6万多票而当选,而张廖简宗亲会支持的国民党候选人张昌财只得3.6万多票。不过,简姓宗亲已分离,成立了简姓宗亲会。

  邱姓宗亲以邱垂贞与邱创良为代表。两人虽属不同政党,却经常相互支持。邱垂贞是民进党要员,已连任第二、三、四、五届“立法委员”。邱创良曾是国民党地方势力代表,先后任县议会副议长与省议员,1998年当选第四届“立法委员”,后来加入亲民党,当选第五届“立法委员”,在地方颇具影响力。邱姓宗亲也有近5万票的支持群众。

  林姓宗亲约有6万多人,前“国大代表”林木连曾是地方有影响的人物,特别是在70至80年代掌控中坜市政坛的领袖人物之一。目前林姓宗亲代表人物是林传国,曾任县议会副议长,1998年当选县议会议长。

  刘氏宗亲势力主要在桃园南区,组织庞大,能征善战,在政坛影响较大。其中以前县长刘邦友家族颇具影响力。李氏宗亲会在地方也有较大势力,著名人物有台湾农田水利会会长李总集、前“监察委员”李诗益等。李诗益与李登辉是大溪鸿喜山庄的邻居,关系良好;其兄长李诗旺是台湾的砂石大王,财力雄厚。台面人物还有前“立法委员”刘兴善。2001年,刘氏宗亲的刘东隆参选“立法委员”,虽然落选,但仍取得2万多票。

  吴姓宗亲也是桃园县一大宗亲势力,以吴伯雄家族最为有名代表。另外政坛代表还有连任第三、四届“立法委员”吴克清。吴姓宗亲约有3万票的实力。

  许姓宗亲以民进党的许信良与许国泰家族影响最大。许信良曾任民进党主席,后因不满民进党“总统”选举提名而退出民进党,成为民间政治团体“山盟”的负责人。其妻钟碧霞当选第四届“立法委员”。许信良之弟许国泰曾在政届多年。

  陈氏宗亲是桃园县第一大姓,也是最大的宗亲势力,早期由桃园县省议员陈进祥为代表。1998年,国民党的陈根德参选第四届“立法委员”,一举拿下6万多票当选。在2001年“立法委员”选举中,国陈根德又以4万多票当选,民进党籍的陈宗义以4.9万多票当选,显示陈氏宗亲势力庞大。

  由上述观察,闽客族群、地域观念、宗亲传统与基层权力共同构成桃园县独特的社会结构特征。

  二、地方派系概况

  桃园县的地方派系主要是由台面上的公职人员挂帅,再结合宗亲势力而成。按台湾学者陈明通的划分,桃园县派系包括北区老派、北区中立派、北区亲客家派、北区新派、南区中坜吴派、南区张芳燮派、南区叶寒青派、南区中坜刘派等8个派系,南北各半。目前,北区实力派为早期徐崇德领导的老派、后来陈长寿领导的中立派与许新枝为代表的北区新派。南区的实力派系主要为吴伯雄家族为代表的吴派与前县长刘邦友为代表的刘派。

  桃园县也没有跨全县的大派系力量存在,主要是以地域与宗亲势力为代表的小型派系,其力量大多分散在各乡镇市农会、水利会及县议会与县政府机构等组织,因此地方派系发展具有兴衰无常的特性。

  (一)北区地方派系

  在北区,有的学者分为老派、中立派、亲客家派与新派等四派,有的学者则划分为老派与新派两派。

  老派。主要是指70年代以前桃园县北区的地方政坛领袖人物(包括徐崇德、简欣哲、张富、陈长寿、李发与李天仁父子等人)所领导的一支地方势力。张富曾任第一、二届县议会议长,徐崇德曾任第一、二届县长,是早期最有实力的派系人物;陈长寿曾任第五届县长(有学者将其归为北区中立派)。老派区域性联合或独占经济集中在台湾省樟脑运销合作社、桃园市信用合作社,同时参与投资经营部分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的重新分配,现在北区老派势力已大大衰落。

  新派。早期重要人物包括了许新枝、吕学仪、李诗益、徐鸿志、李总集、吕吉助、吕进芳、何宝珍等人。新派最初领导人许新枝先后担任过桃园县议员、桃园镇长、省议员、第六届桃园县长、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内政部”政务次长等职,影响力甚大。目前,李诗益、李总集与吕吉助等仍具影响力。

  另外,北区亲客家派最初领导人为许三桶。许曾任第六、七届县议会副议长。主要势力集中在桃园市农会、大溪镇农会、桃园市信用合作社、大园乡合作社等,现在该派也不复存在。

  (二)南区地方派系

  南区主要有六个山头势力,即吴派、叶派、张派、林派、邱派、刘派。其中目前以吴派与刘派力量较大。

  吴派。以中坜市为中心,以吴伯雄家族为代表。早期吴派代表人物是吴鸿森、吴鸿麟兄弟。兄长吴鸿森曾任县参议员、台湾省参议员及终身职第一届“国大代表”。弟吴鸿麟曾出任第二届县议会议长与第四届县长。在台湾光复初期,桃园、新竹、苗栗均属新竹县,吴氏兄弟同时当选为县参议员,奠定了吴家在桃园、新竹与苗栗地区的政治基础。吴伯雄的舅父林为添也曾任苗栗县长。第二代以吴鸿麟之子吴伯雄为代表。吴伯雄曾任省议员与第七届县长,后被提升到省与国民党中央发展。1982年,吴伯雄出任国民党中央秘书长,1984年出任“内政部长”,成为桃园县挤身上层政治舞台的领袖人物,目前为国民党副主席。吴姓宗亲代表人物还有第四届议长吴文全,第十、十一届县议长吴智烈,第十二届议长吴振,第三、四届“立法委员”吴克清。

  吴派区域性联合或独占经济主要集中在龙潭乡农会、新竹中小企业银行、桃园汽车客运公司、第一银行、土地银行、彰化银行、华南银行等。投资经营的企业主要有中坜医院、新国民综合医院、新生医院、中台实业、优美集团、信东化工等。

  刘派。也以中坜市为发源地,主要以刘氏宗亲为势力,代表人物为刘家兴、刘兴善与刘邦友等。刘家兴曾任第四届中坜镇长及第二届中坜市长;刘兴善曾为增额“立法委员”与桃园县农田水利会代表,后因学所限不能再参选而推出儿子刘邦友担任农田水利会代表,刘邦友从此进入政坛,曾先后任第六、七、八届省议员与第十一、十二届县长。刘邦友在桃园政坛的崛起依靠的就是宗亲与派系。刘邦友在政坛发展二十多年后,其势力早已跨出南区,成为全县范围的大派系。他也因此结交了各式各样的三教九流的朋友,在各行各业特别是利益丰厚的建筑、营造与娱乐界均有他的朋友与势力。但因利益分配问题,刘邦友于1996年11月被人杀害,刘派受到重挫。另外刘派代表人物还有刘兴枋、刘利境、刘守箴(前县议员)等。

  张派。最初领导人为张芳燮,杨梅镇人,曾任二届临时省议员与第三届县长。张派投资较多企业,与银行关系密切,现在势力不大。

  叶派。最初领导人为叶寒青。叶曾任两届县议员和四届省议员。另一代人物谢士枝曾任两届县议员。早期势力主要在观音乡农会,现在力量不再。

  林派。代表人物包括第一、二、三届中坜镇长林添奎,第三、六届中坜市长林焕发。林派曾一度占居桃园县南区半数的市镇长宝座。

  邱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邱垂贞、邱鸿才、邱旺才、邱秀枝、邱秀谋与邱创良等。目前该派系整合程度不高,在政党政治发展下逐渐分化,邱垂贞为民进党的重要代表,邱创良曾为国民党的代表,后加入亲民党,现又成为无党籍。

  地方派系在选举中一直具有重要影响。以历界“立法委员”选举观察,1972年到1992年,地方派系平均得票率为48.1%;在2001年“立法委员”选举中,吴姓、吕姓、彭张姓、邱姓、黄姓与许姓等宗亲家族派系都有代表参选,这些地方派系的得票率仍达46.8%。可见,宗亲或地方派系在桃园县选举中是一支重要力量。

  三、地方权力之争

  桃园县地方权力之争主要是县长权力之争。县长权力确定之后,议会正、副议长也在不成为文的权力分配规则下得以确定。

  在第一届至第十二届县长选举中,桃园县实现了南北轮流执政的传统,且每两届一轮换,北区与南区各当选6次,也即闽南与客家人各当选6次。不过,这种权力轮流均是国民党内部的权力分配,桃园县也一直由国民党执政。

  在第一届县长选举中,有6位候选人,分别为龙潭乡的徐言、芦竹乡的徐崇德、桃园镇的陈阿头、大溪镇的黄宗头及黄又安、魏肇润。第一次投票没人过半,再由得票较高的北区闽南人徐崇德与南区客家人徐言进行第二次投票选举。这是一场典型的北闽与南客的大对决,竞争十分激烈。最后北区的徐崇德以微弱多数获胜。徐崇德在连任第二届后,按南北双方达成的不成文规则,第三、四届县长分别由南区的客家人张芳燮与吴鸿麟出任县长;第五、六届县长则分别由北区的闽南人陈长寿与许新枝出任。

  在1973年第七届县长选举中,南区的客家吴派推出第二代的吴伯雄参选,黄氏宗亲的黄玉娇也投入选举,但黄玉娇因藏匿票据罪坐牢8个月,使得县长候选人只剩下吴伯雄一人参选,从而顺利当选,是年吴伯雄33岁,成为台湾历届县市长最年轻的县长。任期未满,吴伯雄被提升为台湾省烟酒公买局局长,县长由客籍的省政府委员翁钤代理。

  在1977年第八届县长选举中,按惯例,仍由南区人士出任。于是同为中坜地区客家人的许信良与欧宪瑜展开角逐,竞争激烈,被称为“欧许之战”。由于在国民党县长参选提名中,吴伯雄未支持堂兄吴运丰,而支持同学与前任县长时的重要干部欧宪瑜,遭到吴鸿森与吴运丰父子的抵制。许信良争取党内提名失败后,退出国民党竞选,结果高票当选。许信良也逐渐转向党外,党外势力迅速壮大。吴派势力因内部矛盾而大受影响。

  在前两届激烈竞争后,又开始南北轮流执政的传统。即在第九、十届县长选举中,北区客家人徐鸿志连续当选两届;到第十一届与十二届县长选举,南区的刘邦友则当选连任两届。其中在第十二届县长选举中,竞争已十分激烈,刘邦友获国民党提名争取连任,黄木添退党参选,民进党提出名张胜勋竞争。其中,刘邦友得到地方社团(如青商会、狮子会、扶轮社及水利会、农渔会等)、妇女界(刘夫人彭玉英任县妇联会主委)、宗教界与眷村民众等的支持,刘邦友最后以超过对手2万多票当选。黄木添则获得黄姓宗亲的支持,也获得13万张选票。黄姓宗亲拥有十分之一的县议员和黄姓乡长,成为桃园县一股强大势力。张胜勋则获民进党的大力支持,得票率达到36%。

  此后,由于政党政治的发展,民进党势力的迅速崛起。刘邦友任内,于1996年被人杀害,进行县长补选。由于该案涉及国民党的黑金政治内幕,国民党的形象受损,代表民进党的吕秀莲获得大胜,获得32万多张选票,超过国民党候选人10万多张选票,国民党再失去桃园县执政县权,原地方派系南北统轮流执政的格局被打破。在1997年第十三届县长选举中,竞争更为激烈,民进党的吕秀莲、国民党的陈根德与社会改革党的徐运德角逐,但主要是国民两党的竞争。吕秀莲不仅获得民进党的支持,也获得吕氏宗亲的支持。选举结果,吕秀莲以37.6万张选票再次当选,国民党的陈根德以28.7万张选票、少吕10多万张选票败北。在2001年第十四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朱立伦与民进党提名彭绍瑾展开竞争,结果,国民党的朱立伦以44.2万票战胜民进党的候选人,夺回桃园县的执政权。由此可见,政党政治已成为桃园县政坛的主导力量。

  四、地方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

  桃园县地方政治权力结构中,民进党力量发展较快,与国民党实力日益接近,其他党派力量相对较小。

  (一)党外势力与民进党的发展

  桃园县一直是党外力量较强的一个县。其中,在1977年县长、省议员、乡镇市长和县议员选举中,党外新兴势力兴起,形成所谓的“桃园帮”。其核心人物、新当选的县长许信良虽为国民党党员,但却支持党外,其成员包括其弟“立法委员”许国泰、简锦益、林清松、黄玉娇、吴仁辅、黄金春、黄俊民、范巽绿、徐松川、卓庆东、许应深、张富忠、林正杰、许义雄等人,邱垂贞、吕秀莲稍后加入,这些人大多是党外人士。许信良后因政治改革言论脱离国民党,并于1978年流亡海外,他的弟弟许国泰成为“桃园帮”核心人物。在1978年的省议员选举中,“桃园帮”大胜,当选该县应选5席中的3席,分别是黄玉娇、简锦益与林清松,党外势力一度达到高峰。“桃园帮”后来尽管因选举等多种因素而解体,但对桃园县政治生态影响巨大。特别是民进党成立后,不仅原党外人士成为其骨干,而且不少国民党党员精英加入民进党,如张贵木、郑宝清、陈宗仁与陈宗义兄弟等。

  民进党内部,也存在着派系与山头势力。一是许信良家族,被称为“许家班”,它以宗亲、血缘为认同,以感情为动员的一股势力,其基地就是许信良故乡的中坜市过林里周围的客家村社。其重要支持者包括观音乡农会理事长王金春、前观音乡长许金灿、前大溪镇镇长林熹达、大园乡前乡长林清松、前省议员简锦益等人。吴伯雄的侄子吴仁辅是幕后支持许信良的金主。许信良的同学袁阿井经商有成,也一直支持许信良政治活动。二是与许家相对抗的是以彭添富、张贵木结盟的“彭张集团”。三是从民进党中分离出来黄玉娇一系。可见,民进党在桃园县有较强的势力。

  民进党在桃园县“中央”级民意代表选举中,也同国民党势力相当。在1992年第二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曾担任桃园县民进党党部主任的邱垂贞在“许家班”的支持下以第三高票当选,吕秀莲也当选“立法委员”;在1995年第三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民进党总计拿下3席,分别是邱垂贞、吕秀莲与郑宝清,与国民党平分秋色。在1998年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民进党在12席中因内部提名矛盾与斗争只获得4席,分别为许信良之妻许钟碧霞、郑宝清、彭绍瑾与邱垂贞,得票数为21.7万人,得票率为32.3%,较上届略有下降,但仍是仅次于国民党的一大政党。在民进党执政后的第一次也即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民进党当选13席中的5席,分别为邱垂贞、彭添富、陈宗义、郭荣宗与李镇楠,得票数为27万张,得票率为34.4%,居各政党之首。

  在县级政权中,民进党不仅曾撑控了县政府,而且在县议会的力量也在增加。在1998年的县议员选举中,民进党拿下57席中的10席,较上届增加了3席;得票率从14.2%与19.2%,桃园县成为民进党议员最多的县份之一。在2002年县议员选举中,由于民进党执政后经济不景气,选举受到影响,民进党当选议员只有6席,较上届减少4席。民进党在桃园县基层势力相对较弱。在1998年乡镇市长选举中,民进党当选3席(分别为观音乡的郭荣宗(连任)、芦竹乡的李清彰与桃园市的陈宗义),较上届增加2席;得票率从20.5%增为25.1%;在2002年乡镇市长选举中,民进党当选4席。其同盟军台联党,在桃园县基层势力更弱,尚未进入县议员与乡镇市级权力机构之中。

  (二)国民党及泛蓝军在桃园县势力较强

 

  在“中央”级民意代表选举中,国民党基本上保持相对多数,在1995年第三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取得8席中的3席,得票率首次低于半数,在桃园县出现了“三党不过半”的政治结构。其中,有军方背景支持的朱凤芝得票为全县第一名。在1998年第四届“立法院”选举中,国民党拿下12席中的7席,分别为朱凤芝、陈根德、郑金玲、吕新民、吴克清、朱立伦与黄木添,超过半数,得票数达31.7万票,得票率为47.3%,显示了国民党在桃园县仍有较强的实力。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结束后,亲民党成立,影响了国民党的发展,但同属泛蓝军的一部分。在2001年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获得总计13席中的5席(分别为杨丽环、张昌财、朱风芝、陈根德与吕新民),与民进党相同,若加上亲民党的2席(郑金铃与孙大千,当选后的邱创良后退出亲民党),泛蓝军有7席。

  在县议会与地方基层,国民党及泛蓝军仍居主导地位。在1998年县议员选举中,国民党拿下57席中的32席,较上届增加2席,得票率58.81%降为45%;在2002年县议员选举中,国民党获得58席中的27席,仍居各政党第一位。在1998年桃园县13个乡镇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取得9席,与上届持平,但得票率从65.6%降为49%;在2002年乡镇市长选举中,国民仍有8席。均显示,国民党在基层仍居优势,但支持群众(得票率)在持续下降。

  国民党势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党与亲民党的先后成立。新党曾在桃园县有一定发展。外省籍人口占桃园县人口的20%,眷村票约有13万张,是新党的重要支持者。在“中央”级民意代表选举中,有一定支持群众。在1995年的第三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新党总得票数达11.6万张,得票率达18%,在桃园县8个“立法委员”名额中取得2个,分别是郁慕明与赖来*(火字旁一个昆)。在1998年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新党全军覆没,得票数不足5万人,得票率为7.1%。这也显示新党势力与国民党势力在桃园县有此消彼长的特点。在县级以下选举中,新党力量较小。在1996年年底的县长补选中,新党因内讧不断,得票数迅速下降,只取得4.5万张选票;在1997年第十三届县长选举中,更没有推出候选人。在基层仍相当溥弱,在1998年乡镇市长选举中,新党只有1人参选,没有取得一个乡镇市长的执政权,得票率只有0.5%;在同年的县议员选举中,新党当选2人,得票率从上年的2.4%提高为5.2%。

  2000年亲民党成立后,逐渐取代新党在桃园县的势力,国民党的实力受到一定影响。宋楚瑜在2000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在桃园县获得41.3万票,均超过了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得票,显示了亲民党在桃园县具有相当实力,其中得到新党群众与国民党部分群众的支持。原国民党籍的“立法委员”郑金玲与无党籍“立法委员”邱创良加入亲民党阵营,剥弱了国民党的力量。同时在2002年县议会选举中,亲民党一举拿下8席,超过民进党2席,成为桃园县议会第二大党。未来新党、亲民党与国民党的互动对桃园县选情与政治生态具有重要影响。

  国民党、亲民党与新党作为一个整体观察,桃园县仍以泛蓝军占有较大优势。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泛蓝军得票数达62.3万票,得票率达66.1%;在2001年“立法委员”选举中,泛蓝军得票数达43.4万票,得票率达47.2%。在基层,泛蓝军的势力更远超过泛绿军。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