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桃园的开发拓垦之路

  时间:2008-05-13 14:54    来源:中国台湾网     
 
 

 

  桃园早期为平埔族原住民的居住地,在有文字史之前,平埔族的凯达格兰人即栖息在南崁里的范围。南崁社即南崁溪流域,直到汉民族入垦后才渐有文字纪录,初称“虎茅庄”,后期因为垦民在村落周边遍植桃树,每当花开时节,大地一片粉红似锦,“有如红霞铺地”,才被改名为“桃仔园”。又因当地溪涧密布,汉人筑堡防卫,因此又名“桃涧堡”。公元1680年,“郑克塽将陈降于南崁构栅防守”,公元1694年,“闽人来桃涧平野,开拓南崁”,是史书上最早的汉民族进入桃园县镇域的记载。

  1727年,“漳州郭天光来台,开拓大园、竹围至淡水、八里岔一带土地”,1733年,台北桃园间公路打通(贯穿龟仑山道,大约今天的台一号省道),建南崁社学,次年再辟新庄、旧路坑、桃仔园至中坜新路,至此闽人渐自南部北移垦拓,部分移居大姑陷(大汉)、员树林一带。桃园的交通,遂由仰赖以台北为出海口的淡水河内陆航运,及以南崁港和许厝港为县境最重要的对大陆通商口岸,演变为水、陆并重的形态。

  早期荷兰、西班牙殖民统治以及明郑之时,并没有大规模的屯垦或产业活动,清时闽粤地区移民渐多,为了生活来到台湾,旋即于此地形成农业型的汉人聚落,凿池引灌现在的桃园市,渐渐发展成为功能和体制完整的都市。乾隆6年霄里大坝开筑,将溪流的水道相连结,汇通陴塘桃园的水利也逐渐组构成一个初步的规模,对于日据时期绵延数百里的桃园大坝有着阶段性的意义。

  日据时期,在日本当局阶段性的移民政策之下,桃园市成为有高度政治意涵的样板城市,例如象征文化统治的神社与参道(今忠烈祠与成功路),军事统治的武德殿(已拆除,原址改建为商业大楼),以及政治统治的桃园郡役所(旧桃园县政府,现亦改建为商业大楼)等。战后的桃园因为处于大台北地区边缘,社会环境的结构改变了桃园县内的生活型态,也引进了更多新的住民。近年来因经贸蓬勃,桃园已顺势发展成为北台湾的重要经济圈,商机处处。台湾桃园国际机场的客货运规模,使桃园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对外门户,及东南、东北亚航运要冲。桃园显然已由昔日的鱼米之乡,蜕变为工商大县。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