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了解台中市的建筑可以追溯到原住民时期开始,台中盆地是昔日平埔人巴布萨族与巴则海族的部落活动的地区,后经汉人移民入垦之下,平埔族人逐渐丧失其土地,汉人修筑水坝、开拓田野,开始了台中地区的建设。
后来随着明清两代的大量移民垦伐,台中地区才开始有聚落的形成,而真正大量建设的起源,要由清朝想在台中新设省会的建城计划说起,当时清朝在外患下推行新政力图现代化,自此诞生了台中第一期的重要建筑物。
而后进入日据时期,在约十余年的过渡期之后,随着市区新计划的推动,也开始了新一波的大规模建筑行动,除了新建许多大型和新式的建筑物,也几乎将之前的清代城池及官署庙宇拆除殆尽,使得台中市市容完全改变,渐趋今日的风貌。
在台湾四百年来建筑发展的历史当中,与其它城市相比(如台南、鹿港),台中市区建筑发展的开始实是比较晚的事情,下表为台中于各年代当中建设的情况。
|
|
全台状况 |
主要建筑现象 |
~1624 |
原住民 |
渔猎农牧生活 |
风土建筑 |
1624~1662 |
荷兰、西班牙 |
殖民 |
军事据点 |
1662~1683 |
明郑 |
兵垦 |
城镇官府初建 |
1683~1788 |
清代初 |
管制性移民 |
停滞期 |
1788~1853 |
清代中 |
开禁;拓垦再兴 |
城镇发展 |
1853~1887 |
清代晚 |
开口通商 |
城镇繁荣,富户大宅兴起 |
1887~1895 |
清代末 |
新政(现代化)伊始 |
程序建设 |
1895~1945 |
日据时代 |
现代性殖民 |
都市计划,近代化公共设施 |
1945~1967 |
国民党台湾当局早期 |
前工业化社会 |
都市计划,现代化公共设施 |
1967~ |
现在 |
工业化社会 |
工业化,都市化 |
清代时期建筑
距今一百多年前的1890年代,清朝政府在台湾建立新行省,并预定将台湾府治及台湾县治由台南改设于台中。以官方的力量,在原本并无聚落的台中盆地中心地区,建立一个政治性都市做为新省会。但是,建城不满三年,由于刘铭传的去职离台、耗资重大等种种原因,遥遥无期的中部省会计划即宣告放弃,省会又迁往台北府城,因此有“未完的省会台湾府城”此一名词,实际上只存在于1890-1894年(光绪16-20年)之间。
由于兴建计划半途而废、实际存在时间短暂以及地方官府档案的流失,台湾府城的相关史料质量远远低于台湾其它城市。当时台湾府城(台中)已完成七大型官署、庙寺建筑群与大致的城围工事,也算是台中有史以来最有规模的建设,也是台湾当时最大规模的建城计划。
当时的建筑物在创建百年后,大都消逝在历史的洪流中,而极少数留存者也多半因不当整修而失去原貌,至今仅存的清代历史建筑尚有吴鸾旗宅邸中的更楼(1982年拆除,移往公园保存),及在民生路内的七开间木造棚架建筑物。
日据时期建筑
甲午战后清廷割台,1895年(光绪21、明治28)台湾的历史进入日据时期。现今的台中市在当时为未完成即荒弃的原台湾府城,日本人对此空城的经营态度,一是顺手接收了大量的官有地和房舍做为临时性使用,二是继承清朝的台湾整体防御概念,完成纵贯和横贯交通线,并且以此地为台湾中部枢纽,巩固台湾中部地区的军政统治。
因此原台湾府城扭转了废城的命运,在日人的锐意经营之下,以“台中”为名走回历史舞台的中央,展现全新的风貌。而台中市做为日据时期台湾进行市区改正的先驱和模范地区,在此时期累积了相当数量的都市计划史料和史论。日据时期所兴造而留下存下来的各式近代建筑物,更是目前台中市历史建筑物的主体。
依照傅朝卿教授以建筑文化的角度对于台湾日据时期的建筑可分为四大类:
西洋风情建筑:主要是藉由日人间接移植过来华丽的西方式样建筑藉以塑造殖民政府权威的意象,大部分用在官署建筑上。
东洋风情建筑:显现设计者的东洋化台湾的意图,除了神社、寺殿与住宅、招待所仍以传统日本建筑式样为主外,其它尚包括强调东方建筑意象,融合部分西洋建筑元素的车站及官署建筑。
现代风情建筑: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为设计者表意图以现代建筑表现出进步的意象,发生的时间正好在日本关东大地震后。
台湾风情建筑:为本地匠师受到日本引进西方建筑技术与形式影响所融合的建筑形式及西方传教士在对于台湾传统建筑的重新诠释而产生。
当代建筑
二次大战结束,台湾归还中国,从1945年之后又迈入另一新的阶段,1949年国民党当局来台,政经发生很大的改变,更使得台中的建筑物临面空前未有的巨变。战后在台湾出生的一代具有较大的本土文化认同感,除了将台湾的中国传统表现出来,也要表达台湾的地方特色,同时也勇于面对整个西方思潮带来的改变。于是中国传统形式、西洋古典样式、国际样式主义、后期现代主义等各式的建筑风格一一出现在台中的街道上。 回顾历史,台中市的诞生与发展,有力团体——政府的主导实是最关键的因素。为了完成巩固台湾中部基地的政治经济目标,在官方强势主导之下,首先是清代府城计划的实施,试图在此建立台湾第一大城,可惜功败垂成。但接下来则是日人的再兴建设,实施市区改正,原来计划区内乏人问津的不毛之地则成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棋盘化街廓,并配置了现代化都市设施和整治后的市内化水系,时人而有“小京都”之称。
以历史眼光来探索台中市发展历程,其被称为“台湾最宜人的生活都市”的结果,除了有一部份是大环境的盆地地理风土使然,另一方面则是人为地投入大量资源为基本条件。可以说,当代台中的建筑是百家争鸣各具特色,传统与现代共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