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台中市:三大派系四种势力,三大政党势均力敌

  时间:2008-02-04 10:32    来源:中国网     
 
 

 

  台中市是台湾第三大城市,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98.4万人(2001年底),是台湾省中部经济、文化与交通中心。这里曾是台湾政治权力中心,清朝时为台湾首府,日本侵占台湾后在此设州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发达,素有“文化城”美名。目前高等学校数量超过台湾第二大城市高雄市,仅次于台北市,知名大学计有中学大学、东海大学、逢甲学校等十多所。这里也是台湾佛教文化中心,历年佛法大会都在该市宝觉寺举行。

  70年代后,台中市设立台中加工出口区,兴建台中港,推进了都市化的迅速发展,人口增加,经济勃兴,逐渐成为包括台中县、彰化县、云林县和南投县在内的中部工业中心,全市有工厂5000多家,尤其以机械工业、制糖和食品工业著称。

  台中市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及北屯、南屯与西屯三个郊区。都市化发展造成地方派系发展多变、流动性高的特点,也孕育出具有反抗性格的在野势力的延续与发展。地方派系一方面通过主导市政与议会,强化其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利用这些利益强化政治动员能力。

  一、地方派系与地方势力演变

  早期,台中市有两大地方势力,即林派、邱派。后来,张派取代林派,赖派取代邱派,进而出现廖派,从而形成目前台中市张派、赖派与廖派三大政治派系。

  (一)林派-张派

  林派最初领导人是曾任县参议会议长及第二、三届市长的林金标,1960年卸任后淡出政坛,地方势力逐渐被新兴的张派势力所吸收。

  张派始于1955年第三届议会选举。早年开设启仁医院、有相当雄厚群众基础的张启仲步入政坛,于此年当选第三届市议会议员,随即再当选议长,形成张派的地方政治势力,并逐渐吸引林派力量。1964年,张启仲当选第五届台中市市长。离任后,他于1992年又当选第二届“立法委员”,1990年被李登辉聘为“国策顾问”,同时任“台湾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主席”,在台中市与台湾政坛享有较高地位。张家后代也曾活跃政坛。张的侄子张光仪曾任台中市议会副议长,儿子张光辉为前“国大代表”。张光议的儿子张宏年则为市议员,并于1998年初当选市议会副议长,2002年当选市议长。张派的重要人物还有前“立法委员”张平沼、黄显洲及现任“立法委员”洪昭男、前市议长郭晏生等。以张氏家族为核心的张派是国民党的有力支持者。张启仲先后担任国民党省长选举与台湾领导人选举的台中市竞选总部主任委员,张光仪出任总干事。

  张派领袖张起仲最早由中区(心)的合作社起家,该社金融部改制为第七信用合作社,又有台中市第一家市公交车的台中客运汽车公司,张目前仍是这两个机构的理事主席或董事长。由于张派崛起于市中心,因此以工商业为基础。其中第三信用合作社则是其大本营,有4万多名会员。因此,张派区域性联合独占经济或势力主要集中在台中市第三信用合作社及第七、九信用合作社、台中市合作社联合社、台湾省合作社联合社与台中市客运汽车公司等,同时参与投资许多企业。

  1998年3月,台湾“调查局”在调查一件台湾消费合作社联合社浮报补助款案件时,查出该社理事主席张启仲与儿子张光辉图谋私利弊案。张启仲时任“国策顾问”,是全联社主席,他的儿子张光辉、侄子前台中市议会副议长张光仪、“国大代表”陈启吉等政商界人士担任该社理事或监事及前“立法委员”张坚华任总经理。同时,张启仲的儿子张光明及友人等所设的公司,与该社业务联系密切。此一弊案虽对张派造成不小冲击,但张派仍是地方一支重要的地方势力。

  (二)邱派-赖派

  邱派领袖则是曾任第一届市议会副议长及第二、四届市长的邱钦洲。在邱钦洲过世后,与邱关系密切的省议员赖荣木逐渐成为一股地方政治势力,赖派逐渐形成。赖荣木过世后,弟弟赖荣松出马当选为省议员,成为赖派领袖。赖荣松后因病将赖派权力交给曾在市议员任内兼任国民党党团书记的省议员赖清海。赖清海去世后,由赖的儿子时任省议员赖诚吉掌舵,其子赖顺仁为市议员。赖派重要人物还有前市议长林任德、前“国大代表”林国华与廖文章等人。林任德是台中市前市长,后任政府委员,与李登辉关系密切。

  赖家在台中市北区即屯区(郊区)有较强的势力,成员拥有较多的土地资源。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土地价格的不断涨,赖派经济实力得到加强,地方势力也随着上升。目前赖诚吉领导的赖派主要势力以第九信用合作社(北区合作社前身)与台中市仁友客运公司为中心,同时遍及台中市农会、台中市第二(三、四)联合社、台中市与台湾省合作社联合社、合作金库与第一商业银行等。

  (三)廖派

  廖派是源于张派的一股力量,是台中市新兴的政治力量,是所谓的台中市第三势力。掌门人则是前“国策顾问”、曾任第五至八届省议员的廖荣祺。廖派早期接近张派,后因选举分裂成为另一支力量。连任六届“立法委员”洪昭男与廖派关系也很密切。廖荣祺的女婿纪岳杉与女儿廖佩春也先后进入市议会。

  (四)党外及民进党的地方派系

  目前台中市张、赖、廖三大地方派系,均由国民党党籍的政党人物为主导。但在三大派系之外,也长期存在一种党外势力,代表人物是何春木,也可称为何派。何春木在光复初期就进入市议会,揭开了他从政的生涯,先后任第六、八、九届省议员,现仍任台中市合作社联合会理事主席,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早期活跃在台中市政坛的党外势力还有张深儒、吴一卫、何春树(何春木兄弟)、范政佑等人。何派势力主要集中在台中市第八信用合作社及台中市与台湾省合作联合社等。

  台中市党外势力成为后来民进党在地方发展的基础。1986年民进党建党时,何春木是135位创党党员之一。他不仅支持王世勋接棒,而且儿子何敏诚也当选市议员。党外政治势力逐渐与民进党融合,成为与三大派系为代表的国民党对立的一大地方政治力量。目前活跃在各级政坛的台中市民进党人士有许荣淑、张温鹰、吴乃仁、吴哲郎、刘文庆、王世勋、赖茂州、谢明源、陈阳德、陈大钧、何敏诚、蔡明宪等新生代人物。而另一子何敏豪加入台联党的,并当选为第五届“立法委员”。

  台中市都市化发展程度较高,地方派系在农会系统影响力不大,而主要集中在信用合作社系统。信用合作社则扮演派系资金调动与人力动员角色。上世纪在90年代台中市爆发一系列地方派系涉及的土地弊案,不少官员被起诉,对地方派系生态产生重要冲击。但台中市地方派系势力仍较强大,是选举中一支重要力量。据研究,在1972年到1992年台中市“立法委员”选举中,地方派系得票率为34.2%;2001年得票率为39.6%,显示地方派系在选举中得票率还有上升趋势。

  二、政治权力的争夺

  台中市权力斗争一直很激烈,不仅有国民党内派系之间争夺,而且还有国民党与非国民党(无党籍、党外与民进党)的争夺。在过去50多年总计14届县长权力争夺中,国民党执政10届,非国民党执政4届。

  在第一届市长选举,无党籍的杨基先取得胜利,开创了台中市党外执政的先例。随后进入地方派系力量对决时期。在第二、三届市长选举中,林派的领袖人物林金标均当选,开创了林派的强盛时期。到第四届市长选举时,邱派的邱钦州当选,取代了林派的势力。在第五、六届市长选举中,张派祖鼻张启仲当选,张派势力取代林派达到历史高峰。

  70年代,无党派再次在台中市政坛崛起。在1973年第七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的陈端堂当选,但随后脱离国民党,而成为台中市第二个无党籍市长。在第八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又败给无党籍的曾文坡。

  到了80年代,国民党为了夺回执政权,不再依靠地方派系力量,而选择形象清新的年轻官员参选,试图重振士气。在1981年第九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选择无地方派系背景的林柏榕竞选,结果获得胜利,国民党得以重新执政。在接着第十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又派重要干部张子源参选,结果当选。

  在1989年第十一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首次面临民进党的竞争。民进党派出许荣淑参选。为了保住政权,国民党又派林柏榕出马竞选,并当选。尽管民进党的许荣淑失败,但仍拿下10多万张选票,显示了民进党的实力。在1993年第十二届市长选举中,林柏榕与民进党的林俊义竞争。由于国民党内没有地方派系人物参选,又劝退党内林永安与许幸惠,地方派系力量得以整合,张派与廖派力全支持林柏榕,林柏榕得以再次当选,但民进党的林俊义也拿下10多张选票。1995年4月,台中市卫尔康餐厅发生重大火灾事件,林柏榕因失职而被免职。1996年复职后,林柏榕又因土地弊案而于同年6月被停职一年。

  1997年第十三届市长选举更为激烈,出现四大政党派人参选局面。国民党为保住政权,派出“立法委员”洪昭男参选;民进党则提名女将张温鹰出马;新党派出政坛新秀宋艾克竞争;建国党也提名郑邦镇参选。洪昭男连任六届“立法委员”,是一个职业政治活动家,是国民党重要人物,但他却背着国民党执政数十年来的政治包袱,由于现任市长林柏榕被“监察院”弹劾,休职半年,对国民党选举形势极为不利。民进党的张温鹰曾当选省议员,长期在基层经营,又是陈端堂的儿媳,优势较大。选举结果,民进党的张温鹰以17.9万票当选市长,得票率接近50%。国民党候选人洪昭男以14.9万票败北,国民党得票率降为41.3%。新党与建国党分别获得2.7万票与0.7万票,对选情影响不大。

  在2001年第十四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前政务官胡志强参选,民进党提名蔡明宪参选,及退出民进党的张温鹰争取连任,三人实力相差不大。最后,国民党的胡志强以较大优势当选,收复失地;民进党因分裂参选而失去台中市的执政权。

  不过在市议会的权力之争主要是国民党内的派系之争。早期议会由几大派系共分天下,市议会正、副议长通过国民党党部的协调由张派、赖派两大派系人物轮流执掌。以1990年的市议会为例,在43名县议员中,赖派占19名,张派占16名,而其他8名则为国民党“黄复兴党部”、中间势力与民进党成员。

  三、地方政治生态的调整

  台中市在逐渐发展为大都会形态后(目前讨论升格为院辖市),外地人口大量流入,新社区兴起,加上政党政治十多年的发展,台中市的政治生态正在发生变化,地方派系的力量在萎缩,政党对抗成为政治斗争的主流。

  民进党在台中县势力发展较快,特别是在80年代末以来的各种重大民意代表选举中,民进党均有重大进展。在1989年第8届省议员选举中,民进党的张温鹰获公公前市长陈端堂脱离国民党的有力支持而当选,进而接连当选第九、十届省议员,后当选第十届市长,得票率达到49.6%。在1992年第二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民进党获得4席名额中的2席;在1995年第三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拿到1席,得票率达到32.2%。在1998年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民进党提名的候选人包括蔡明宪(现任)、沈显堂、曾坤炳与王世勋,结果蔡明宪与王世勋当选,得票总数为9.7万人,得票率从上届的32.2%降为26.7%。在2001年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民进党获得7席中的2席(李明宪与谢明源),得票数为14.1万张,得票率为32.7%。若加上同属泛绿阵营的台联党(何敏豪),则泛绿阵营在台中市有3席“立法委员”,总得票数为18.3万张,得票率为42.4%。民进党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也获得19.4万票,较上届选举增加11万票,得票率达40%,显示民进党在台中市具有较强的实力。

  同时,民进党在国民党地方派系垄断的县议会势力也不断增加。在1998年市议员选举中,民进党议员拿到7席,较上届增加1席;得票率从18.6%略降为17.8%。在2002年市议会选举中,民进党增加到11席,占总席次的24.4%。

  国民党在台中市的政治势力在不断削弱,但泛蓝阵营总体力量仍处于优势。在1997年的市长选举中,国民党首次败给民进党,失去了执政权;在2001年市长选举中,因民进党的分裂,国民党重新夺回台中市执政权。国民党在市议会虽占居多数,但席次在减少。在1998年市议员选举中,国民党拿下应选45席中的32席,较上届少了4席;得票率从71.2%降为60.5%;在2002年市议员选举中,国民党当选席次进一步减少为26席,但仍居各党首位。若加上亲民党的2席,则泛蓝军总计有28席,占总席次的62.2%。

  国民党及泛蓝阵营在台中市“立法委员”选举中优势明显。在1995年第三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取得2席,得票率为43.8%;在1998年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有3人当选(分别为黄显洲、沈智慧与卢秀燕),得票总数为13.3万张,得票率降为36.5%;在2001年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获得2席(卢秀燕与洪昭男),得票数为11.2万张,得票率为25.9%,若加上亲民党的2席(黄义交与沈智慧)及新党的得票数,则泛蓝阵营有4人当选,得票数为23.9万张,得票率为55.3%。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因国民党分裂,国民党只得到11万张选票,得票率只有21.2%,但若将宋楚瑜(得票数为21.7万张,得票率为41.4%)及新党得票计算在内,则泛蓝阵营在这次选举总得票数为32.9万张,得票率为62.6%。

  上述情况表明,在政党政治冲击下,地方派系力量在选举与政治活动中的影响在减弱。不过,地方派系为了争夺经济与政治利益仍将存在下去。在台中市政治生态中,泛蓝阵营总体实力在泛绿阵营之上。其中在泛蓝阵营内部,国民党势力在下降,亲民党取代新党,力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着明显的相互消长关系。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