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
侯孝贤(1947年4月8日—), 中国台湾电影导演、编剧。生于广东梅县。1948年移居台湾。1972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专影剧科。1973年踏入电影界,师事李行导演,并从事编剧。当过场记、副导演、编剧、演员。1975年后编写电影剧本《早安台北》等。1978~1981以编剧身分和名导演、摄影师合作拍摄影片取得成功。1980年首导《就是溜溜的她》Cute Girl、《风儿踢踏踩》1981 Cheerful Wind成名。1982年执导《在那河畔青草青》The 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奠定了作为台湾新电影作家的地位。1983年执导《儿子的大玩偶》The Sandwich Man获西德曼海姆影展佳作奖,《风柜来的人》The Boys from Fungkuei获1984年法国南特大三洲电影节最佳作品奖。1984年创作剧本《油麻菜籽》Ah Fie获第二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执导的《冬天的假期》A Summer at Grandpa’s获1985年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作品奖,获30届亚太影展最佳导演奖。1985年与朱天文合作创作剧本《童年往事》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获第二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因执导该片获三十七届西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及鹿特丹电影节、夏威夷电影节、亚太影展作品奖。1987年执导《恋恋风尘》Dust in the Wind获1987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摄影音乐奖。葡萄牙特利亚国际影展最佳导演奖。《尼罗河的女儿》Nile Girl获1987年意大利都灵电影节第五届国际青年影展影评人特别奖。1989年执导《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获第二十六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台湾中时晚报最佳作品奖、导演特别奖。第四十六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1993年执导《戏梦人生》The Puppetmaster获台湾中时晚报电影奖最优秀作品奖,1993年戛纳电影节审查员特别奖。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台湾三部曲(或称悲情三部曲)─《悲情城市》(1989年)、《戏梦人生》(1993年)、《好男好女》(1995年),亘跨了台湾的殖民统治、后殖民统治和国民党统治这一百年的历史(1895―1995)。反映了台湾的"民族"认同问题。更确立了他电影大师的地位,其中《悲情城市》获得1989年威尼斯影展金狮奖,更是把台湾电影带上国际影展的代表作。1991 Raise the Red Lantern/《少年,安啦》。
侯孝贤喜爱使用长镜头、空镜头与固定镜位,让人物直接在镜头中说故事,是他电影的一大特色。
与他经常合作的作家有朱天文、吴念真等。他还执导了一部纪念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日语电影《珈琲时光》(2004年)。
他最新执导的电影是《最好的时光》。该片讲述了三个时间段(1966、1911、2005)的三段爱情故事。侯孝贤阐述道:“生命中有许多吉光片羽,无从名之,难以归类,也不能构成什么重要意义,但它们就是在我心中萦绕不去。譬如年轻时我爱敲杆(打台球,影片中亦有表现),台球间里老放着歌《Smoke Gets in Your Eyes》。如今我已近六十岁,这些东西在那里太久了,变成像是我欠的,必须偿还,于是我只有把它们拍出来。我称它们是,最好的时光。最好,不是因为最好所以我们眷恋不已,而是倒过来,是因为永远失落了,我们只能用怀念召唤它们,所以成为最好。我有预感,这样的片型,我会再拍个几部。”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小爸爸的天空 (1984) .... 编剧
小毕的故事 (1983) .... 编剧
儿子的大玩偶 (1983) .... 导演
冬冬的假期 (1984) .... 导演
最好的时光 (2005) .... 导演
悲情世界 (1989) .... 导演
风柜来的人 (1984) .... 导演
咖啡时光 (2004) .... 导演
早安台北 (1980) .... 编剧
在那河畔青草青 (1982) .... 导演
尼罗河女儿 (1987) .... 导演
悲情城市 (1989) .... 导演
少年吔,安啦! (1993) .... 监制
来源:本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