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初期的台南县经济发展,就如同当时整个台湾经济一般,是处于混乱、百业萧条的状况。由于台南县大部分人口是依靠农业生活,所以基本上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经济形态。
从1950年下半年起,美国开始对台湾实行经济援助,注入大量资金,帮助台湾恢复经济。加上当局实施土地改革及发展“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台南县也积极发展农工商业,推行一连串的土地及经济改革措施,奠定今日台南县经济发展的基础。
一、土地改革与农业发展
战后的台湾,因产销设施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农业生产萎缩,所以需要振兴农业,恢复战前农业的水平。于是,当局在50年代,提出台湾农业史上最重要措施,就是“土地改革”,让实际耕作的农民拥有自己的耕地,提高农民耕作意愿,成为农业迅速恢复的主要因素。这次的土地改革,也是台湾史上第一次成功的例子。
(一)土地改革
台南县的土地总面积为20万1600.75公顷,占台湾总面积5.6%。战后当局为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土地充分利用,增加单位面积的生产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为了充分供应粮食,解决突然从大陆迁入的120万军民的民生问题,乃自1949至1953年先后推行土地改革政策。
1、三七五减租
台湾从1930年代初到1940年代前半期,已经历最初的工业化,但战争末期受到美军大规模空袭,工业受到极大创伤,所以战后仍以农业为主。
但农地大多集中于少数地主手中,地租很高,佃农所得偏低,生活困苦,且经常出现租权纠纷。于是,当局在1949年4月实施“三七五减租”,其用意在于减轻佃农佃租负担,保护耕作权,并增加农业生产。
三七五减租,限定地租最高额不得超过耕地主要农作物正产品全年收获量的千分之375,副产品的收益都归佃农所有。同时规定租期不得少于6年,地主不得任意撤租,且限定地主土地出售,佃农有优先购买权,以便逐渐扶植佃农成为自耕农。
1949年,台南县办理订约面积为27,113.57公顷,佃农户数32,898户。1953年实施耕者有其田之后,佃农户逐渐减少,截至2001年底订约佃农户数,只剩下约4,920户,面积1,753.9620公顷,数十年间减少了2万多户佃农。
2.公地放领
台湾的公有耕地,大多是日据时期要求台湾人民申报土地所有权状之后,才将无主地划归公有,战后则由政府接收。
1951年6月,当局为了扶植自耕农,也为了增产粮食养活突然遽增的人口,将“国有”、省有的公地以及公营企业所有的公有耕地,分期放领予原来的佃农、雇农,及其它耕地不足的佃农、半自耕农。
台南县于1948年已先试办公地放领。放领耕地328.6778公顷,承领农户数719户。至1951年积极推行公地放领,放领地价依主要农作物正产品全年收获量的两倍半,折成实物计算,由承领农民于10年内分期摊还。
至1971年连同试办共办理7期,合计放领耕地12,809.1784公顷,承领农户数31,860户。
3、耕者有其田
1953年实施“耕者有其田”政策。这也是一项扶植自耕农的办法,并进一步限制每一地主私有耕地的面积。每一地主保留限水田3甲,旱田6甲,超过限度的耕地,限期出售,或由当局征收后,直接让佃农、雇农承领。
地主既不能再购买耕地,所被征收的土地地价补偿,3成由当局以台湾水泥、农林、纸业、工矿等4大公司股票给地主,以便辅导地主转投资于工业生产,进而促进台湾工商业的发展。
台南县当年办理承领耕地面积为11,500.485公顷,承领农户18,724户。15
4、农地重划
农地重划为一种综合性的土地改良措施,系将一定区域内,零碎、分散、不合利益的农地,予以重新的规划整理,建立标准坵块,并配置农水路,使每一坵块都能直接临路,方便运输,灌溉、排水、耕作的管理亦甚便利。
农地重划可以说是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扩大农场经营规模、推行农业机械化、降低耕作成本、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农业经营走向现代化的有效措施。
台南县的农地重划,最早是1958年由仁德大甲重划区的183公顷开始。重划面积则以1969年的9,557公顷最多。至于1958至2000年农地重划累计面积,则以后壁乡6,377公顷最多。
土地改革措施的成功,让农业生产快速恢复,除了可供应突然遽增的人口,还有多余的农产品可供“出口”,赚取“外汇”。如1950至1954年,农产品及农产加工品的输出,占全台输出总额的百分之90,其中又以糖、米为最大宗,占百分之75。
而从1954至1967年的13年间,是台湾农业快速成长的时期,更支持工业的发展,让台湾经济得以起飞。这一切农业成就,可说归功于土地改革顺利的推动。
(二)农业发展
由于战后土地改革成功,大部分的佃农成为自耕农,拥有自己的耕地,愿意在农业发展上求新求变。因此,台南县各种作物的产量,不断的提高,而且项目繁多,从单纯的米、糖传统作物,到今日发展出具有乡镇特产的产业文化,是经历多年农业改革的成果。所以,今日台南县不论在耕地面积,或是农产品的产量及种类,一直高居全台之冠,故有“农业大县”的美名。
稻米为台南县重要农产品之一,但为纾解稻米生产过剩所造成的严重仓容不足,及外销困难亏损等问题,县府在1983年推动稻田转作计划。
1、推动稻田转作
由于县府在稻田转作初期,加强推动集团转作及选定区域,培育8万农建大军,提升农民素质,又推动杂粮集团转作及订定集团转作奖励办法,所以推动绩效相当良好。该县曾经连续两年获得全台推动稻田转作绩效第1区第1名的佳绩。
农田转作计划的成功,解决稻米生产过剩的问题,引进高经济价值产品及推广台南县既有的莲子、洋香瓜、金柑、蕃茄等,以达发展一乡一特产的目标。
2、发展精致农业
为促进台南县农业持续成长,突破现阶段的发展瓶颈,县府于1984年提出“加速推动农业升级发展精致农业”的计划。
这项计划是运用农业科学技术,灌输核心农民现代化农场经营管理与生产技术,并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生产高价值农渔牧产品,以加速农业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增进农民收益,让该县农村能呈现另一种新面貌。而为了让精致农业推动成功,县府也拟定发展精致农业重点方向,如发展技术密集的农业、辅导农产品加工、发展地区性特产、发展观光农业等等。
多年精致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所得,增加农民务农意愿,让台南县各乡镇市都发展出许多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如白河莲子、官田菱角、大内酪梨、麻豆文旦、佳里牛蒡、玉井芒果、归仁释迦、南化龙眼、七股洋香瓜、关庙菠萝等等,提高台南县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再创农业活力与生机。
3、实施地区农业
1991年,台南县被指定为全台西部唯一办理地区农业先驱计划的示范县,这项地区农业发展6年计划,是以照顾农民,发展农业,建设富丽农村为目标。该项地区农业先驱计划,希望达到“生产农业化、生活现代化、生态自然化”的预期成效,做为1992至1997年台湾全面性实施地区农业的重要依据。
县府并于1993年在佳里镇龙安小区,实施富丽农村示范计划,期望整合并调整产销机构,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规划朝向科学化、企业化、艺术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呈现台南县富丽农村的景象。
该计划自1991至1994年度止,投入总经费约14亿,改善农、林、渔、牧、水土保持、农产运销等环境,估计总效益逾65亿元。该县因推广绩效卓著,1993年荣获全台第2区第1名的佳绩。各项计划影响至今,成果斐然,农民反映良好。
4、营造产业文化
产业文化活动的举办,是结合地方农特产品、生态景观及民俗文化等要素,并塑造成观光游憩的活动。其主要的目的,在活络当地经济、振兴地方产业、保存传统文化、提供城乡交流机会等等,是乡镇市未来发展经济、保存地方文化的有效方案。
台南县最早提出“产业文化”的口号,是1995年的全台文艺季“走马濑之春-南瀛产业文化节”。翌年(1996)的“白河莲花节全台文艺季”活动,则将小区产业、历史文化以及自然景观结合,成功塑造地方产业文化的独特魅力。
因白河莲花产业节一炮而红,成为全台注目的焦点活动,县府即提出“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政策。往后数年,以地方自有产业为标题的节庆名号,在台南县各乡镇市不断推出,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消费采购,不仅增进当地观光产业的发展,也促销当地农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
由于台南县产业文化活动年年持续展开,活动内涵也不断推陈出新,慢慢形成“一乡一特产”的产业格局。各乡镇市与农产品结合的印象,深植在游客心中,让台南县农业发展有新契机,同时也让地方文化活络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