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安平港

  时间:2008-03-11 14:4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安平商港

 

  安平港位于台湾台南市,历史上有两个安平港。

  1.安平旧港

 

  又称安平渔港,位于老安平聚落旁,为历史上的安平港,曾为台湾最大港。后来日据时期开发高雄港,加上连结纵贯线的安平杨厝线铁路并未兴建,使安平港日渐没落。1947年旧港已封淤。1949年勉强疏浚,仅容许50吨级船舶通行。今日旧港仍有渔业船只停泊,近年来配合安平周围名胜景点进行美化开发,成立“安平港历史风景区”,2005、2006年台湾灯会皆于此举办。

  2.安平商港

 

  也称安平新港。

  荷兰统治及明郑时期,台江外海有11个岛屿(古籍称“鲲鯓”,大鱼之意)横亘,沙洲南北方各有一个港口,北为鹿耳门港,南为大员港,为台湾最早的海港。

  1823年鹿耳门港被洪水冲毁,而安平则因海沙推移,港口反较前略深,于是与北线尾岛上新兴的四草湖合称台湾港,兼具国防及贸易功能,成为台湾南部及台湾府城(今台南市)的要港。1865年台湾由于天津条约开港,安平港也被列为条约港之一,海关、洋行纷纷设立。但是不久后,安平港被漂砂淤积,湾内的安平岛接连陆地,船舶仅能碇泊于距旧港口两海浬处。

  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利用旧运河水道,自安平海关循盐水溪至海口予以疏浚,但旧运河易于淤积,须经常疏浚,极不经济,台湾港逐渐没落。1908年高雄港兴筑后,台湾港由于港湾条件不如高雄港,地位一落千丈。虽然台湾“总督府”于1921年至1926年间开凿台南新运河,并于终点设置堆货场仓库,码头约1,780米。但由于出口一段河道淤塞,复于1935年至1936年间于旧港口南2公里处辟安平港新港口,取代台湾港的营运,并筑导流堤二道,港口长160米,自港口再挖浚航道2公里,与新运河接通,筑岸约500米,总经费77万日圆,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设备遭受破坏,港口淤积更甚。

  1974年因安平旧港封淤,当局另择安平港南方2公里的“鲲鯓湖”营建新港,1979年峻工。同年新港开始营运,主航道水深负7.5m,可通行6,000吨级船舶,并核定为“国内”商港。

  1997年5月12日,台湾当局“交通部”公告安平港为高雄港的辅助港,安平港由“国内”商港升格为“国际”商港。1999年7月1日,高雄港务局安平办事处改制升格为高雄港务局安平港分局。

  安平商港的兴建目的,即为取代原先旧港的业务,并沿用其名。事实上安平商港位于南区而已非安平区。港运目前以砂石为大宗,业绩稳定成长。2001年10月年装卸量突破1,000,000吨,为二十年来最大量。

  目前安平港在暑期有定期旅客航线至澎湖县马公港,航程约2小时。

  跨海大桥

 

  近期由于要开通安平渔港,使原本与台南安平相连的渔光岛和陆地分离,为了岛上居民的交通,台南市特地规划了一座跨港大桥,名曰“渔光桥”。预计完工后将成为安平港的新地标。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