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台南市都市结构

  时间:2008-03-11 14:09    来源:中国台湾网     
 
 

 

北区东丰路

 

  台南市的发展在清代前多半集中在中区、西区,以及安平等地,其它地方多仍是良田亩亩的农业社会,城内虽繁荣,但卫生条件极差。且台南城与安平中间尚隔有海滨,市区并不互连,彼此还是贸易竞争对手的关系。

  明永历十八年(1664年),郑经改东都为东宁,并升二县为二州,设立所谓“十字街”(今民权路、忠义路),以十字街所发展的四坊已成形,分别为东安、西定、镇北及宁南四坊。城内重要建筑的布置仍是以四坊为基础,东安坊有社稷坛、县儒学、崇文书院、府城隍及台湾府署;宁南坊有府儒学、东海书院;镇北坊有县城隍、台湾县署、总镇衙及城守营等军事机关;西定坊较繁华,有不少民间的庙宇及商业街。

  日据时期,曾多次进行“市区改正”,建设下水道及开辟新道路。并由于车站设于东方,都市因而向东区发展,逐渐扩大原有的市区范围。随着近海陆化作用,台南与安平间形成大片土地,市区逐渐相连。日据时期台南最明显的中轴线是“台南驿(今台南车站)=明治町(今中山路)=台南州厅(今台湾文学馆)=末广町(今中正路)=台南运河”,可说是台南市的主干,也是商业精华区所在,同时取代清代最繁荣的民权路一带。

  战后,中山高速公路掠过台南市东侧,在仁德乡及永康市设有交流道。因交通便利,使得过去地处偏僻的东区及永康市快速增加大量人口,并分别成为台南市及台南县人口最多的一区。战后都市发展多延续日据时期即已拟定的都市计划,例如40米公园道(今林森路、健康路、夏林路、东丰路)等。除公园道外,台南尚有一处外环道系由永康市中华路、中华东路、西路、南路、北路所围成的环状区域,可算是台南都会中心。在圈外的安南区、南区南部、老安平区则仍维持旧有的聚落型态。值得注意的是安平区分为新、旧两区,新安平区为近代形成的海埔新生地,早期鱼塭片片,但在1997年10月1日成为台南市政府新址,人口及建设得以快速发展,是台湾全岛人口迁入率最高的几区之一。但由于交通及商业地位仍远不及旧城区,目前偏向住宅机能。

  台南市目前基本上仍维持单核心发展的都市空间结构,核心区约略位于成功路、金华路、健康路、北门路所围绕的区域。虽然在都市扩张的过程中,许多既有聚落被并入发展区,但其规模均不足以和核心区相匹敌。目前台南市都市发展政策有意改变此结构,朝多核心方向发展。例如,过去的二期重划区,近年来也已有相当的发展。而政府的有关单位也已逐渐倾向把台南市附近外围的保护区做土地变更并允许开发使用,如变更有成,将有望使二期重划区与台南县仁德乡拥有如同永康地区的发展规模。如此可见,台南市的都市发展除了以本来既有的都市规模来进行发展之外,台南市与台南县的共同发展将会更加热络。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