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台东县逸闻

  时间:2009-02-11 08:52    来源:中国台湾网     
 
 


  大开眼界

  光绪十三年(公元一八八七年),卑南厅第八任同知欧阳骏,有鉴于各社原住民局促一隅,眼界不宽,乃命总通事庄正国于秀姑栾所辖之社(今花莲瑞穗、玉里、富里及丰滨一带)带两头目至彰化、台南、台北、厦门、广东、上海等处游观。两头目见各地人民济济,世界花花,至表惊羡,返回后将所见所闻告知同族,谓外地汉人甚多,我等寡不敌众,不宜肇事云,此后,该区原住民与清廷的关系果然获得改善。

  知州无奈

  光绪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胡传(字铁花)奉命至台东接任台东直隶知州,于五月十七日自台南乘轿启程,经八日行程,于二十四日抵达台东,宿于天后宫(今台东市和平街之东禅封为前清妈祖庙的原址)等候交接。据其日记所载,他在天后宫共宿了六天,当时庙内客房狭窄而潮湿,庙中住持共养了八只狗,七只猴子及六只鸡,每日与禽兽为伍,终日嘈杂之声,令他十分无奈。

  轻率更名

  1952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胡适博士返东(胡传知州之子,幼年曾随父母居住台东),由当年县长吴金玉陪同,乘吉普车前往知本温泉游览。二人一见如故,一路无所不谈,至为欢愉。行经马兰桥时,见桥头有“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建”等字样,知由日据时期的“昭和七年”改书,颇不以为然,脱口谓:“民国二十一年中华民国尚未统治台湾,何来中华民国建……”,旋从吴县长口中获知红头屿因兰花得奖而更名为“兰屿”时,更表不满,谓:“以具数百年历史之地名,竟因一朝兰花得奖而改名,实在不可思议,现今西欧数百年前小说中之地名街道,仍然可以按图索骥而得,国人对文化资产之保存,亟待建立共识。”翌日,应台东各界之请发表演讲,是日县府将火车站前光复路改名铁花路,以纪念其父生前对台东的贡献。

  善良风俗

  台东市康乐地区,原为日据时期“敷岛移民村”,其范围包括今丰乐、永乐及康乐等三里。台湾光复初期,由于地广人稀,全区划为一里,名为康乐。居民除阿美族原住民外,自日据时期已有汉人先后自彰化县的田中、北斗及台中县清水等地移入,从事农耕。境内有卑南水圳通过,水圳两旁,北面称圳顶(中寮),南面称坤下(下寮),居民自日据时期便非常团结,互助合作。遇有圳顶人家举丧时,圳下居民便自动集体出动,协助丧家做搭棚、抬棺、整地等工作,反之,遇有圳下人家举丧时,圳顶居民亦复如是,充分表现邻里互助精神。其后由于人口增多,于1967年二月调整行政区域,将康乐里分为康乐及永乐二里(其后再分出丰乐里)时,便以卑南水圳为界,南为永乐里,圳北为康乐里。虽然各自为里,但两里居民仍然保存以往传统美德,彼此互助合作,历久不衰,弥足珍贵。孔子谓:“里仁为美”,在当今功利社会中有此善良风俗,殊为难得。

  瓮缸之谜

  1975年,黄镜峰县长主政时,鉴于县府厅舍自日据时期1922完工迄今已历半世纪之久,业已陈旧不堪,不敷使用,乃决定改建。是年六月动工,于挖掘地基时,在今庶务股与警察局礼堂之间发现一完整封闭的大型瓮缸,顷刻引来好奇人群围观,不知缸内所装何物,众说纷纭,以猜测装有黄金宝物者为多,适前县长吴金玉老先生路过该地,乃趋前争相探询,吴告以彼处即早年日厅长公馆厕所,该瓮缸系储粪之用,谈论间,忽有一人大声嚷呼:“果然是黄金”,众皆捧腹大笑。

  百年古厝

  座落于今台东市广州街一百三十一号的陈氏古厝,约建于距今一百一十年前,由当时屋主陈潮先生聘请澎湖籍的建筑师傅设计兴建而成。其梁柱材料使用自大陆进口的福州杉,所有接合处均以榫头衔接,不费任何一根铁钉,画栋雕梁极为美丽,整个外形雄伟壮观,是一栋中西合壁的建筑物。当年,正屋前后及两旁尚有许多附属建筑,如仓库、工厂、宿舍等,占地甚广,是东台湾首屈一指的杂货商店,店号“陈绵丰”,经销杂货、油、盐、糖、日用品、服装、布匹等,并有蜡烛及原住民服饰的手工厂,另有轻便铁路直达海边以便利货物进出装卸,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清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五月,日军登陆台东后,见该屋富丽堂皇,以强迫手段征租作为台东厅临时厅署,统台东、花莲两地,历时二年后归还。该屋历经百年来台风、地震、战争的侵袭及岁月沧桑仍能迄立不坠,殊为难得,经历年修葺整建,部分形貌略有改变,曾有意大利学者东来参观,对该屋不费任何一根铁钉而结构坚实完美,认为不可思议至表赞叹。该古厝一度为东花地区行政中心,颇具历史价值。

  莫用旧礼

  1947年二二八事变发生后,当局为防范类似事件再肇事端,严格管制枪枝弹药,将原住民猎枪弹药予以没收,同时规定所有“番刀”均须送验截断后发还。由是山猪为害农作物日益猖獗,农民苦不堪言,尤以卑南乡宾朗村地区最为严重,农作物几乎无可收成。是年夏天,村民在束手无策之下公推王德、林查(后任首届宾朗村长)等率村民二十余人前往县府,欲晋见县长陈情请求发还猎枪以制山猪。一行人来到县府大厅前,便以跪爬方式匍匐前进,当时县长谢真听说民众前来陈情,连忙出来将众人扶起,以温和语气告以:“如今已是民主时代万勿再行古礼……”,随后并答应发还猎,枪大伙始欣然而回。按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知州胡传为准备抗日,曾将部队移驻阿里摆旁的“营头”,村民因以清朝时对父母官之礼沿用。

  尽瘁教育

  颜故校长传福先生,祖籍彰化,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年)生于台东卑南。自幼聪明不凡,十七岁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台东国语传习所后,即受任于麻老漏公学校(今三民小学)任雇员(相当今代课教员),由于教学认真,未几,升为训导(即正式教员),其后由于学校不断增班,校地不敷使用,乃慨然将其大笔田地捐赠学校作为校地。迨1945年台湾光复,奉派为首任三民学校校长,经其惨淡经营,校务蒸蒸日上,有口皆碑。1952年慷慨解囊将其数月之薪捐献公有。1954年不幸病故,享年六十七岁。综其一生服务教界前后长达五十年之久,尤其难能可贵者,五十年中自始至终未易任何学校,其哲嗣、哲孙、孙媳、孙婿,均承其衣钵服务教界,堪称教育世家。

  寺庙沧桑

  据胡传台东日记所载,当年他主政台东时(光绪十九年至光绪二十一年),每逢望例须亲诣各庙焚香祭拜。昔年他常去的寺庙计有观音祠、土地祠、昭宗祠、天后宫等四处。其中观音祠(俗称观音妈庙)位于今台东市立游泳池北面,系三合土所筑,约于民国八年前后毁于台风,土地祠即今海山寺的前身,昭忠祠原址在今台东市精诚路福安宫一带,光绪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毁于台风,其后改建于鲤鱼山(今忠烈祠左侧),民国十七年,日人建神社时被拆除,其所祀神主牌位移至今妈祖庙。天后宫原址在今台东市和平街东禅寺,民国十九年毁于地震,始迁建于今址。世事多变,连庄严神圣的封庙也不免历尽沧桑。

  浸淫鸦片

  前清驻台东官兵军纪不振,吸食鸦片者甚伙,光绪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胡传任台东直隶州知州时,发现在全州总共约二千名官兵中,不吸食鸦片者约仅百人,可见当时兵嗜烟严重性。于是整军饬纪便从戒烟开始,规定军官一个月内戒烟,否则革职,士兵则颁戒丸、限戒期,愿戒者留,不愿戒者资遣内渡,此一措施果然凑效。据悉当年台东瘴气(疟疾)猖獗,一旦染瘴,无药可医,军中谣传吸食鸦片可以预防感染瘴气,由是浸淫者日众。

  厅署数迁

  清光绪元年(公元一八七五年)成立卑南厅,厅署位于今台东市正气路电力公司营业处附近。光绪十三年(公元一八八七年)时,迁于今县政府至省立台东医院旧址(今怡园餐厅旁空地)一带,光绪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年)秋,发生于水尾(今瑞穗)的暴乱蔓延至台东,厅署被毁,同年十一月改卑南厅为台东直隶州。州署建于今台东火车站,正门与火车站同向,四周筑垒,垒外有壕沟,共建有草房一百三十间。日据初期曾引进蔗糖在垒内种植,民前五年营垒因兴建东线铁路被毁。

  敬老尊贤

  台东天后宫是东台湾首屈一指的宗教信仰中心,早年为了提倡敬老尊贤美德,每逢元宵庙庆,迎神赛会,凡六十岁以上老人均可免费享受酒食并获猪肉带回,一时传为美谈。年年相沿成俗,直到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始告中止。

  奉承亲王

  日据时代1940四月,竹田宫恒德亲王(裕仁天皇堂弟)暨王妃伉俪驾临台东巡视,宿于当年台东最幽雅豪华的樱家旅馆(台东市中山路原公教福利中心旧址)。先前该旅馆老板津野君于早获当时台东厅长藤田淳教指示,重新装修门面,增建二楼木造别墅,并委人特地至日本购买质量最精致的御用丝被数条,以备亲王伉俪使用。竹田宫亲王斯次出巡仅在台东停留一夜,翌年,闲院宫春仁亲王伉俪亦东来巡视,仍宿于樱家,次日便转往花莲巡视。台湾光复后,该旅馆为县府所接收,初作为单身员工宿舍,其后部分为大陆来台退役军人所借住,1975年改建为公教福利中心时拆除。该批御用丝被原由县府庶务股负责珍藏,1958年二月八日省府主席周至柔莅东巡视,由当时县长拓荣接待至县长公馆贵宾房住宿,提供该丝被供周主席使用,嗣后改存藏于县长公馆中。1964年六月,黄卸任后,该批丝被不知何故已不翼而飞。

  王威显赫

  卑南族在台东原住民族群中,虽非多数,却因其拥有严密的社会组织及骁勇善战的武士精神,自清朝道光以前即已统御东台七十二社原住民部落,其头目号称卑南王。在所辖七十二部落中,凡有射鹿、杀牛、宰猪者,必送一足与卑南王,名为解贡。

  便器盛饭

  光绪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九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农历四月十三日)日军登陆台东后,便于今台东市中正路海边搭建帐棚权充营房。士兵军纪不良,常侵扰民家任取民物。据悉,当年曾有日军发现某新婚夫妇家中有新制木桶,不知其为新娘陪嫁的子孙桶(又名粗桶,作澡盆或便器使用),便顺手取回作为饭桶之用,事为邻里所知,争相传笑。

  大火焚村

  1969年九月二十七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艾尔西台风来袭,是日午后,焚风持续不断,子夜时分,该县卑南乡大南村某户人家,因烧烤地瓜不慎引起火灾。村民午夜惊醒,不知所措,由于当时村舍多为草房比邻而建,加上风助火势,顷刻之间,全村一百四十八间房屋化为灰烬。死亡四十七人,受伤二百余人,哀鸿遍地,惨不忍睹,堪称台东有史以来最大火灾。灾后该县各界迅即展开救援工作,先于大南小学操场搭建临时棚屋百余间安置灾民,然后在各界驰援及当局辅助下逐步展开重家园工作,费时经年始告完成。1971年四月,省府陈大庆主席鉴于村名大南与大难谐音不吉,因赐名东兴新村(现东兴村),寓复兴之意。

  杏坛双杰

  在距今九十八年前,(公元一九九八年)台湾“总督府”医学校(台大医学院前身)办理第三届入学招生考试。当年,台东籍的谢唐山和孟天成两人,在师长及亲友的鼓励下,前往台北应试,结果双双告捷。修习五年后,两人并以优异的表现囊括毕业成绩的第一及第二名而震惊杏林,也让台东人引为无上光彩。

  谢唐山毕业后在台北行医,当年也是全台第一位本土外科医师,他育有五子,其中四位拥有博士学位,其哲孙谢丰舟先生,现任台大医学院妇产科教授,是闻名国际的妇产科权威。孟天成毕业后远赴大陆东北,在大连开设全东北规模最大,设备也最齐全的博爱医院。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