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遗址,是台湾北部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该遗址位于台北县八里乡淡水河海口交界处的南岸,挖掘出陶器、铁器、墓葬等各类丰富的史前遗物。该遗址的主人生存于距今约1800至500年前,在文化上属于台湾史前时期的铁器时代,是目前台湾唯一确定拥有炼铁技术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台湾平埔族凯达格兰人的祖先。该遗址被台湾当局定为二级古迹,目前保留遗址面积约一公顷,并在遗址旁设立十三行博物馆,是台湾第一座县立考古博物馆。
遗址发现及挖掘过程简介
1955年秋天,台湾空军飞行员潘克永少校随机飞越八里乡观音山上空时,突然发现飞机的罗盘出现了磁力异常的反应,他以为是发现了铁矿,所以才会影响到罗盘的运作。
1957年,潘克永找到了在台湾大学任教的地质学家林朝棨,会同中美钻探公司工程师黄瀛东到八里乡顶罟村实地勘查,才知道在地面上到处可见的铁块与铁渣,其实是土法炼铁所遗留的残渣。因为当地并无汉人或日本人炼铁的纪录,他们断定这些残渣为史前人类的炼铁遗址。由于遗址所在地台北县八里乡顶罟村有个别名叫“十三行村”,于是将此考古遗址命名为“十三行遗址”。至于顶罟村别名的由来则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因为清朝时,这里曾为重要商港,有多达十三行郊(商家)在此经商,所以将此处称为“十三行”。可是,也有学者认为“十三行”可能来自原住民语言的音译,为原住民称呼该地的名称。
1959年,石璋如教授率领学生到该址短期试掘,获得陶器、石器、铁器和玻璃器等文物以及二座墓葬,并推断十三行遗址属于台湾住民凯达格兰及噶玛兰系统的史前文化。1963年,台北县文献会委托刘斌雄教授在该遗址开挖二个深坑,发现遗址有二个文化层重叠,下层为赤褐色网纹硬陶文化层(即十三行文化层),上层则是近代的汉文化层。1980年,台当局“交通部”观光局将八里乡十三行文化遗址列为重要考古遗址。
1988年,考古学家臧振华和刘益昌,由于对台湾平埔族和早期汉文化之间的接触这一研究议题感兴趣,而决定选择十三行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却意外引爆了一场文化保存和工程建设的冲突事件。原来,十三行遗址已被前台湾省政府住宅及都市发展处划定为“八里污水处理厂”用地,即将动工。经过文化及学术团体两年多的抗争,还是仅保留了极少部分的遗址。1991年,十三行遗址被指定为二级古迹,保存范围长约144米、宽约22米、总面积为3,161.9平方米。1995年,当局“中央”各部会决议在污水处理厂旁拨地成立“十三行遗址文物陈列馆”。1998年,该馆更名为“十三行博物馆”,同时也开始博物馆的兴建工程,2003年,博物馆正式完工并开馆。
十三行文化
由于十三行遗址在台湾史前史中的重要地位,考古学者通常将台湾北部地区史前时代晚期文化通称为“十三行文化”。除了十三行遗址之外,位于台北市中山区的西新庄子遗址,也是十三行文化的代表性遗址之一。
十三行文化属于北台湾地区的金属器时代,时间大致从2,300年前开始,到汉人进入本地区之后才结束,是台湾史前文化的代表文化之一。十三行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石器减少,只剩下凹石、石槌等无刃器。除了石、铁外,还有为数不少的陶器,主要是红褐色夹砂陶,特征是手工制作,含细沙,火候高、质地坚硬。
如果以史前文化较宽的定义而言,台湾北部地区拥有赤褐色或浅褐色拍印几何纹硬陶的史前遗址,都属于广义十三行文化的范畴。就此而言,十三行文化的分布地区,在西海岸地区由淡水河沿着海岸向南一直分布到大安溪,向东则沿着北海岸、兰阳平原一直分布到奇莱平原北侧的三栈溪。
根据考古学者刘益昌的看法,根据时间、分布区域及文化内涵,十三行文化可以再区分为早、晚两期及七个不同的类型。其中早期为距今2000-1000年之间,包括十三行类型、后龙底类型、番社后类型;晚期距今1000年以内,包括埤岛桥类型、新港类型、旧社类型与普洛湾类型。
十三行遗址出土的主要器物
陶器
十三行遗址所发掘出土的文化遗物中,陶器是数量最庞大的一批标本。其中,完整或可复原的陶器约126个,破碎的陶片占最大宗,估计约超过80万件。十三行遗址出土主流的红褐色夹砂陶片,依据其施纹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素面、拍印文系统、及压印、刻划、刺点、劙划、捺点等。一般而言,纹饰多施于器物腹部及延伸的底部,大部分皆通体施纹,亦见纹饰呈环带状分布。
在各种出土陶器中,淡褐色陶器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有其它器物少见的粗条纹纹饰。灰黑色泥质陶器数量也不多,但是颇具特色,器型有小口大腹的罐与瓶,质地细致,表面经常抹平磨光,肩部外表装饰有刺点纹及圈点纹,纹样常环绕器表一周。
在所有出土陶器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十三行博物馆誉为“镇馆之宝”的“人面陶罐”。该陶罐在口缘、足部的表面均匀散布圈印、栉点等装饰图样,在陶罐腹部则有生动的人面造型:微凸的眉脊、狭长的双眼、微张的嘴角、再配上脸颊旁立起的双耳。人面陶罐为墓葬出土文物,据学者推测可能为宗教用途。
铁器
十三行遗址出土的铁渣、矿石、煤等,显示该遗址主人已知炼铁。此外,在十三行遗址也发掘出炼铁作坊,证实炼铁是在聚落内进行的。
出土的铁器不多,可能是因为氧化腐朽不易保存,以及再制造利用,以致出土器物数量较少。目前出土的铁器皆器型不明,推断是用来做武器的。一般来说,如果具有农耕文化,应当有金属制的农具,或是类似物。虽然目前已经证明十三行人能够农耕,只是技术并不高明,他们同时也会畜养家畜。
其它器物
除了日常用具外,十三行遗址也出土很多玛瑙珠、玻璃手烛、玻璃耳玦、玻璃珠,以及其它质料的珠子。现址还发现金饰、鎏金青铜碗、银管饰物、铜刀柄、铜碗、铜铃、铜币等罕见遗物。由于这些器物或者来自台湾其它的族群、或者来自南洋、或者来自大陆,因此可能是与外界贸易交换所得。由此推断,十三行在当时是台湾岛内外重要的交易地点,与外地的联系相当频繁。
墓葬相关人骨及器物
十三行遗址还出土了大批和墓葬相关的人骨及器物。依出土的姿势与方向,人骨的姿式可分为九大类型,其中最值得讨论的是屈肢葬。十三行遗址主人的埋葬习俗,以头朝西南脸向西北的侧身屈肢为主,凶死者则往往以头向东北的直肢葬方式埋葬,常见的陪葬品包括装饰品陶罐、青铜柄、铁刀等器物。在十三行遗址出土之前,台湾史前遗址中从无屈肢葬的葬式出现。
此外,由无头葬出现可知聚落或族群间可能有战争或猎杀的行为。
曾经居住过十三行遗址的三群人
十三行丰富的出土文物,对理解该遗址主人的生活型态有不小的帮助。根据考古学者所作的研究指出,在十三行这片土地上,曾经先后有三群不同的人在此居住。最早一批人是所谓的“圆山文化人”,他们大约在2,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定居于此,由于遗留下来的文物不多,可能表示居住的时间不长。
其次,大约在1,800年前,有另一群人迁入十三行,考古学者称他们为“十三行文化人”,很可能就是平埔族凯达格兰人的祖先。他们在这里居住的时间相当长,至少住到距今大约800年前,前后长达1,000年以上。他们除了留下丰富的遗迹与遗物外,也留下了大量的墓葬。十三行遗址上所挖到的文物,大多数是这一群人所遗留的。
最后一群人则是清代中叶之后从福建渡海而来的汉人移民,他们在此建立了一个村庄。
“十三行文化人”的食衣住行
十三行人以农业为主要生计,种植稻米等农作物。除了种稻外,渔猎也相当发达,他们到淡水河边采取贝类、捕捉鱼类、海中哺乳类,并到邻近的山区狩猎鹿、山猪、羌、山羊等野生动物,充分利用了河海口及山林的丰富资源。吃完贝肉后,他们多会将贝壳丢弃在同一个地方,形成考古学家所称的“贝冢”。
由于遗址上发现了史前人用来织布的陶纺轮,可知十三行人应会利用简单工具做衣服。但是因为这些衣服埋在地下太久而腐烂,已无法知道它们的颜色和样式。
十三行人住在由木头架高的屋子里,藉以避免潮湿,并防止野兽的侵袭,学者称此为“干栏屋”,而台湾原住民部落也都有类似建筑。
十三行人和台湾岛内、大陆东南沿海以及南洋地区应有密切往来,所以才会在遗址上发现外来的陶器、青铜器、汉人钱币、琉璃珠等。此外,十三行人的工艺技术相当发达,他们不仅会炼铁,用铁制作各种生活用品,还拿来和其它族群交换物品;他们也会烧制精美而细致的陶瓶、陶罐等,闲暇之余,还会利用陶土制作生动而精巧的人或动物形的陶偶。
学界对于出土人骨的研究也显示,十三行人很可能和台湾原住民一样,喜欢嚼食槟榔、烟草,并常蹲在地上聊天、吃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