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博

时间:2011-03-07 15:52   来源:上海市台办
  在台北的几日,天气大都是雾蒙蒙的,水气给肌肤带来湿润感,这大概是另一种欢迎的方式。我们观花博那天,雾气有所消散,却也不是万里无云的晴朗,于是便有了雾里看花的味道。当然不是看不真切,而是那些遥远的乳白色淡纱为花博增添的温婉气息,让人不自觉地就舒展了开来,倒像是要醉了似的。

  说“醉”,是后来观赏闽式庭园、花茶殿时的感受,红瓦小亭,流水木雕,处处是古色古香的细节。然而,在那天早晨凛冽的寒风中,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展馆是真相馆。它带给我的除了室内的暖意,更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尖锐的自省。同时发现,花博并不是简单的花瓶,只懂得用鲜花装饰自己,她是清醒而仁厚的,她充实的内涵是要告诉人们爱这个世界,用她独特的花语。

  经过一段因交流而变得短暂的等待,我们与参加接待的北一女中同学一同进入了可容纳300人的3D剧院。《面对台湾的真相》讲述的是以一对祖孙为主角,泥石流灾害为主题的故事,效果逼真,情节动人。奶奶因为不想拖累孙子而主动放手,任凭自己被滚滚的洪水淹没。而即使是这样,我也并不认为已然高中生的我们会因此落泪——汶川,舟曲,这些灾难给我们的震撼与伤害让我们在不断痛苦的过程中变得麻木。让我始料未及的是,我身边的台湾姑娘在片尾播放灾情照片时已哭红了眼,漂亮的脸庞淌着泪水,被摘下的3D镜片上还残留一层雾。我看到她真真切切的难过和心疼,手足无措。犹豫着去拍抚她的肩膀,说:还好吧?她摇摇头笑着说,没事啦,就是莫拉克那时候,我妈有亲戚在灾区,都亲眼看到。

  我想起古老的说法,人的肉身即一朵莲花,如同器皿,承载着厚重洁净的灵魂。将这与花博会相联,似乎有些牵强,但真相馆所呈现的棱角分明的事实,被包裹在花博柔若无骨的瓣叶下,也正像是这样庄严并且深重的关系。

  雾气直到中午才几乎散尽,下午又重新聚集。在风味馆品味了诸多台湾美食后,我选择了据说策划人是张信哲之一的故事馆。一路上,期待中的花香四溢并未出现,反倒是泥土的清香让我大饱“嗅”福——在上海,这样的气味只有夏天才有幸闻到,我想念许久了。无花香当然不代表无花,不知是否巧合,我所看到的花博花卉鲜有香气扑鼻者,我只好用眼睛品味。每当有风吹过,成片成片的花朵随着风摆动,齐刷刷的摆动花瓣,颇有风中凌乱之美。

  台北故事馆是都铎式建筑,据说也是整个花博会唯一一栋古迹建筑。庄园里的花卉在第一眼便为我们展现了浓郁的英式乡村气息,内部做工的考究与低调的奢华更使我们惊叹。“故事”二字在没有任何人直接叙述的过程中,从花与瓦中细腻的流淌,在银制餐具与留声机上流连,风情万种。仿佛时间都在此停留,舍不得流走。

  雾亦舍不得花博,不肯只有那么轻柔的交融,我亦舍不得花博,不肯只有那么短暂的邂逅。想起许多个伴着淋漓雨水的世博游,那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就像一个精慧的老绅士,他懂得许多并且倾囊相授,他是世博;就像一个年逾半百的贵妇,她已老,却仍有天真的心,相信许多美好却藏之心里,容于骨里,待我去发现,她是花博。正如名字,他们都博大精深。

  而我总觉得自己看不真切,花博真实的样子,因此雾里看花博。可即便这样,我亦要用尽全力去赞美,我心中的这样一位贵妇,值得所有人尊敬的,骄傲而羞涩的贵妇。 (作者: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张惟怡 )
编辑:李典典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