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07-12-21 15:36 来源:中国台湾网 |
|
西元 |
纪元年号 |
事件内容 |
备注 |
B.C.5000年 |
- |
先陶文化 |
圆山遗址 |
B.C.2700年 |
- |
大坌坑文化 |
圆山遗址,B.C.5000年-B.C.2700年 |
B.C.1000年 |
- |
芝山岩文化 |
圆山遗址,芝山岩遗址,B.C.1600年-B.C.1000年 |
B.C.500年 |
- |
圆山文化 |
圆山遗址,芝山岩遗址,关渡B.C.2800-500年 |
200年 |
- |
植物园文化 |
植物园遗址,圆山遗址,芝山岩遗址,B.C.1000-200年 |
1000年 |
- |
十三行文化 |
圆山遗址,芝山岩遗址,十三行遗址,新庄遗址 |
1600年 |
- |
平埔族文化 |
史载已有平埔族凯达格兰族活动纪录 |
1624年 |
- |
荷兰占领台湾南部 |
以台湾台南为主 |
1626年 |
- |
西班牙占领基隆 |
- |
1632年 |
- |
西班牙传教于台北凯达格兰族北投等社 |
- |
1643年 |
- |
荷兰取得西班牙的台湾北部领地 |
- |
1654年 |
- |
荷兰人绘制《大台北地图》 |
首度出现台北市地图 |
1661年 |
明永历15年 |
郑成功占领台湾 |
以台湾南部为主的郑氏王朝开始 |
1662年 |
永历16年 |
郑成功去世 |
郑经即位 |
1681年 |
永历35年 |
郑经去世 |
郑克塽即位 |
1683年 |
清康熙22年 |
郑克塽降清 |
征台清将施琅被册封靖海侯 |
1694年 |
康熙36年 |
清郁永河到台北采硫磺 |
与北投,麻少翁社(今士林)等平埔族23社交易 |
1709年 |
康熙48年 |
泉州人陈赖章垦号开垦大佳腊地方 |
今万华,大龙峒,大稻埕,松山 |
1712年 |
康熙51年 |
赖科于关渡设庙 |
- |
1714年 |
康熙53年 |
皇舆全览图完成 |
清代地图首度出现台北市 |
1724年 |
雍正2年 |
新竹垦民开垦台北景美 |
- |
1729年 |
雍正7年 |
粤人廖简岳开垦公馆一带与平埔族冲突 |
简岳数百人全数阵亡,清下连坐禁令不准汉人越界 |
1731年 |
雍正9年 |
台北县八里设巡检范围达台北市 |
台北南港与北投 |
1740年 |
乾隆5年 |
郭锡琉开垦台北 |
漳州人首度大量移民台北,今中崙松山 |
1741年 |
乾隆6年 |
何士兰开垦台北士林 |
八芝兰地区 |
1742年 |
乾隆7年 |
泉州人周黄清开辟台北市木栅区 |
- |
1743年 |
乾隆8年 |
泉州人张启祥开垦木栅 |
- |
1744年 |
乾隆9年 |
泉州人高培全开垦木栅 |
- |
1746年 |
乾隆11年 |
清朝开放中国移民携眷来台的禁令 |
官员仍禁止携眷 |
1747年 |
乾隆12年 |
开放携眷来台禁令,补附条件 |
携眷来台需在一年内实行 |
1752年 |
乾隆17年 |
漳州七县移民于建芝山巖惠济宫 |
台北士林 |
1754年 |
乾隆19年 |
开放携眷来台禁令,补附条件 |
携眷来台需在一年内实行 |
1759年 |
乾隆24年 |
淡水都司移至台北艋舺 |
仍称淡水厅,台北市首度设立之行政中心 |
1766年 |
乾隆31年 |
清朝设理番同知 |
台北平埔族归北路管辖 |
1776年 |
乾隆41年 |
清廷废止官员不得携眷来台的禁令 |
- |
1787年 |
乾隆52年 |
林爽文民变,波及松山,艋舺,内湖 |
领袖为林小文 |
1802年 |
嘉庆7年 |
泉州同安首开大龙峒 |
44家店铺,俗称四四崁 |
1805年 |
嘉庆10年 |
大龙峒保安宫落成 |
泉州同安信仰中心 |
1808年 |
嘉庆13年 |
居民开垦锡口通水返脚道路 |
今松山往汐止 |
1808年 |
嘉庆13年 |
设于台北艋舺的都司改艋舺县丞 |
今万华,官方文书首度出现艋舺 |
1819年 |
嘉庆24年 |
台北艋舺设营署 |
- |
1824年 |
道光4年 |
台北艋舺设参将 |
台北成为台湾北部军事与政经中心 |
1824年 |
道光5年 |
台湾班兵常设于台北营 |
设于艋舺,台北一词首度出现于文书 |
1825年 |
道光5年 |
设军工厂于艋舺 |
兼办樟脑 |
1825年 |
道光5年 |
艋舺营署升格为参将署 |
- |
1831年 |
道光11年 |
移八里官仓至艋舺 |
- |
1833年 |
道光13年 |
禁采北投硫磺 |
- |
1841年 |
道光21年 |
芝山岩文昌宫设义塾 |
台北士林 |
1846年 |
道光26年 |
台北地区漳泉械斗 |
八芝兰与艋舺 |
1853年 |
咸丰3年 |
漳泉等四县籍顶下郊拼 |
艋舺县丞,祖师庙燬,同安人败走大稻埕 |
1859年 |
咸丰9年 |
英国要求艋舺亦设通商码头 |
于艋舺设海关 |
1859年 |
咸丰9年 |
漳泉械斗 |
漳州所居旧士林全燬 |
1875年 |
光绪元年 |
清朝批准台北建立一府三县 |
沈葆祯奏 |
1879年 |
光绪4年 |
台北城开始筹款兴建 |
陈星聚 |
1882年 |
光绪7年 |
台北城正式动工 |
台湾道刘璈与台北知府陈星聚兴建 |
1884年 |
光绪9年 |
中法战争爆发,一度危及台北 |
攻击至暖暖 |
1884年 |
光绪9年 |
台北府城完工 |
面积一点多平方公里,大稻埕与艋舺中间 |
1887年 |
光绪12年 |
设铁路总局于台北 |
北门附近 |
1888年 |
光绪13年 |
在台北试行电灯与邮政 |
城内 |
1894年 |
光绪19年 |
巡抚邵友濂奏请正式将台南府迁至台北 |
实际上行政中心已移 |
1895年 |
光绪20年 |
台湾民主国成立 |
维持数天 |
1895年 |
明治28年 |
台湾日治时期开始 |
台湾总督府仍设台北 |
1899年 |
明治32年 |
台湾总督府医学校于台北成立 |
今台湾大学医学院前身 |
1900年 |
明治33年 |
台湾总督府拆除台北城墙 |
只留四座城门 |
1900年 |
明治33年 |
大稻埕成立台北天然足会 |
黄玉阶 |
1904年 |
明治37年 |
台北成为全台湾人口最多城市 |
不含中国人,达八万人 |
1910年 |
明治43年 |
台北开始通行公共汽车 |
台北-圆山 |
1914年 |
大正3年 |
台湾同化会成立于台北 |
隔年解散 |
1928年 |
昭和3年 |
台北帝国大学成立 |
今“国立”台湾大学 |
1940年 |
昭和15年 |
台北出现第一座红绿灯 |
御成町 |
1945年 |
昭和20年 |
盟军加强空袭台北 |
台北大空袭 |
1945年 |
|
二战结束 |
台湾进入"国民政府"时期 |
1947年 |
|
二二八事件 |
起火线于台北大稻埕 |
1949年 |
|
台北发生四六事件 |
台大、师大 |
1957年 |
|
台北发生刘自然事件 |
美国驻台北"大使馆"遭捣毁 |
1961年 |
|
琉公坝分尸案 |
- |
1967年 |
|
台北升格为"直辖市" |
- |
1982年 |
|
李师科抢劫土地银行古亭分行 |
台湾第一宗银行抢案 |
1987年 |
|
台湾解严 |
- |
1988年 |
|
台北发生农民与警察冲突 |
李登辉为“总统” |
1990年 |
|
野百合学运 |
- |
1994年 |
|
台北政党轮替 |
陈水扁当选改制后首届民选台北市长 |
1996年 |
|
台北第一条捷运开通 |
台北捷运木栅线 |
1997年 |
|
白晓燕命案 |
台北治安危机 |
1999年 |
|
九二一大地震 |
台北东星大楼倒塌,岛内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建筑 |
2001年 |
|
纳莉台风 |
台北车站与捷运淹水 |
2003年 |
|
SARS疫情 |
台北市立和平医院封院 |
2004年 |
|
3月20至4月20蓝营集结府前抗议 |
“三一九”枪击案、“总统大选”中国民党败选 |
2004年 |
|
台北101正式落成启用 |
目前世界第二高楼 |
|
|
|
|
|
|
|
|
|
|
|